食品风味化学-6食品风味的调整和香味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裴占阳电话:15180703061食品风味学FoodFlavorChemistry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第一节食品的加工与风味第二节食品香气的控制与增强第三节食用香味料第四节各种食品的调味第六章食品风味的调整和香味料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一、在食品加工中风味与营养的关系食品风味物质(主要是香气成分)形成的基本途径,除了一部分是由生物体直接生物合成之外,其余都是通过在贮存和加工过程中的酶促反应或非酶反应而生成。这些反应的前体物质,大多来自于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如糖类、蛋白质、脂肪以及核酸、维生素等。第一节食品的加工与风味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因此,从营养学的观点来考虑,食品在贮存加工过程中发生生成风味成分的反应是不利的。这些反应不但使食品的营养成分受到损失,尤其使那些人体必需而自身不能或不易合成的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得不到充分利用。当反应控制不当时,甚至还会产生抗营养的或有毒性的物质,如黑色素、稠环化合物等。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若从食品工艺的角度看,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风味物质的反应,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前者如增加食品的多样性和商业价值等;后者如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产生不希望的褐变等。因此,这种风味成分的反应很难下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这要根据食品的种类和工艺条件的不同来具体分析。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对咖啡、茶叶或酒类、酱、醋等食物,在发酵、烘烤等加工过程中其营养成分和维生素虽然受到了较大的破坏,但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风味特征,所以这些变化是有利的。对粮食、蔬菜、鱼肉等食物来说,它们必须经过加工才能食用。若在不很高的温度、受热时间不长的情况下,营养物损失不多而同时又产生了人们喜爱、熟悉的风味,这也是有利的。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有些烘烤或油炸食品,如面包、饼干、烤鸡、炸鸡等,其独特风味虽然受到人们的偏爱,但如果是在高温下长时间烘烤油炸,会使其营养价值大为降低,尤其是重要的限制氨基酸赖氨酸的明显减少。对于加热乳制品,美拉德反应对其风味并无显著影响,但却会引起营养成分的严重破坏。当婴儿以牛乳作为赖氨酸的主要来源之一时,这种热加工则是非常不利的。水果经加工后,其风味和维生素等也受到很大损失,远不如食用鲜果。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一)控制作用1.酶的控制作用酶对食品,尤其是植物性食品香气物质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食品的贮存和加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加热或冷冻等方法来抑制酶的活性对酶的利用主要有下列两个途径:第二节、食品香气的控制与增强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在玻璃容器内将酶液与基质作用生成香气,这种方法可以筛选出能生成特定香气成分的酶。用于这种目的的酶类通常称为“香酶”。如果为了提高乳制品的香气特征,可以利用特定的脂酶,以使乳脂肪更多地分解出有特征香气的脂肪酸。(1)在食品中加入特定的香酶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有些食品中含有少量的具有不良气味的成分,从而影响了风味。这时可以利用酶反应去掉这种气味不好的成分,以改善食品香气。例如,大豆制品中由于含有一些中长碳链的醛类化合物而产生豆腥气味。这些醛类大部分和大豆蛋白结合在一起,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完全除掉相当困难,而利用醇脱氢酶和醇氧化酶来将这些醛类氧化,可除去它们产生的豆腥异味。(2)在食品中加入特定的去臭酶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2.微生物的控制作用发酵过程是微生物加入食物内进行人为管理的繁殖。发酵香气主要来自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发酵乳制品的微生物有三种类型:一是只产生乳酸的细菌;二是产生柠檬酸和发酵香气的细菌;三是产生乳酸和香气成分的细菌。第三类菌能将柠檬酸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α—乙酰乳酸转变成具有发酵乳制品特征香气的丁二酮,故也将它叫作芳香细菌。因此,可以通过选择和纯化菌种来控制香气。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此外,工艺条件对食品香气也很重要。例如,当氧气充足时,上述第三类菌能将α—乙酰乳酸氧化生成丁二酮;但在缺氧时,则会生成没有香气的2、3—丁二醇。有时也可以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来抑制某些气味的生成。例如,脂肪和家禽肉在贮存过程中会生成气味不良的低级脂肪醛类化合物。加入相应微生物能抑制部分低级脂肪醛的生成,并且还会使过氧化物的含量降低。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香气物质在蒸发过程中会造成相应的损失,因此要通过适当的稳定作用来减少损失。在一定条件下使食品中香气成分的挥发性降低的作用,叫稳定作用(缓慢性挥发)。香气物质的稳定性是由食物本身的结构和性质所决定的。稳定作用必须是可逆的,否则会造成香气成分的损失。目前对食品香气的稳定作用有两种方式:(二)稳定和隐蔽作用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1)形成包含物即在食品微粒表面形成一种水分子能通过而香气成分不能通过的半渗透性薄膜。这种包含物一般是在食品干燥过程中形成的。组成薄膜的物质有纤维素、淀粉、糊精、果胶、琼脂、羧甲基纤维素等。这些物质通常能与较大分子的营养物或香气成分结合而不能与水分子结合,当加入水后又易将香气成分释放出来。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2)物理吸附作用对那些不能形成包含物的香气成分,可以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如溶解或吸收)而与食物成分结合。一般液态食品比固态食品有较大的吸附力;脂肪比水有更大的粘结性;大分子物质对香气的吸收性较强等等。例如,可用蛋白质来吸附醇类化合物。但若用蛋白质来吸附酸类、酯类化合物,则效果要差很多。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理论上将某一气味完全抵销的另一物质是存在的,但实际上要找到这种物质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对异味进行隐蔽或变调就成为常用的方法。使用其他强烈气味来掩盖食品的某种气味,称为隐蔽作用。使某种气味与其他气味混合后使食品性质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变调作用。从感觉的角度看,人们在感受了A和B气味之后,经过大脑的溶合,变成另一种嗅感或无嗅感的现象足存在的。这种“补嗅”的关系与颜色中的“补色”现象有某些类似之处。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目前增强食品香气主要采用两种途径:一是加入食用香料以达到直接增加香气成分的目的。二是加入香味增强剂。香味增强剂:是指能显著增加食品原有香味的物质,它们具有用量极少、增香效果显著、并能直接加入到食品中去等优点。(三)增强作用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香味增效剂本身不一定呈现香气,也不改变食品中香气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它的作用在于改变人的生理功能,即加强对嗅感神经的刺激,提高和改善嗅细胞的敏感性,加强香气信息的传递。不同类型的香味增效剂呈现不同的增香效果。也有的增效作用较为单一,只对某种类食品有效果。有的增香范围广泛,对各类食品都有增香作用。目前在实践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有麦芽酚、乙基麦芽酚、IMP、GMP等。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第三节食用香味料香料是能被嗅觉闻出气味或被味觉尝出香味的、用来配制香精或直接给产品加香的物质。香精是由多种香料(有时含有一定量的溶剂和其它添加剂)调配出来的、具有一定香型的、间接用于产品加香的混合物。人类使用香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以前,中国、印度、埃及、希腊等文明古国是最早使用香料的国家。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早期使用的香料都是未加工过的动植物发香部分。大约在8-10世纪,人们已经知道用蒸馏法分离香料。在13世纪,人们第一次从精油中分离出萜烯类化合物。到19世纪,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出现了合成香料。随着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品种的日益增加及调香技艺的提高,香精得到了快速发展。时至今日,人们在加香产品中使用的大都是香精,直接使用香料的已经非常少了。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一、食用香料的特性和分类为了提高食品的风味而添加的香味物质,称为食用香味料,习惯简称食用香料。除了直接用于食品的香料外,其他某些香料如牙膏香料、烟草香料、口腔清洁剂、内服药香料等,在广义上也可看作为食用香料一类。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一)食用香料的特殊性(1)食用香料以再现食品的香气或风味为根本目的。因为人类对食品具有本能的警惕性,对未经验过的全新的香气或风味常常拒绝食用。而食用香料则可以具有独特的幻想型香气,并为人们接受。(2)食用香料必须考虑食品味感上的调和,很苦的或很酸涩的香料不能用于食品。而其他香料一般不用考虑味感的影响。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3)人类对食用香料的感觉比日用香料灵敏得多。这是因为食用香料可以通过鼻腔、口腔等不同途径产生嗅感或味感。(4)食用香料与色泽、想象力等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例如在使用水果类食品香料时,若不具备接近于天然水果的颜色,就连香气也容易引起人们认为是其他物质的错觉,使其效果大为降低。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二)食用香料的分类1.按香料组成分类按香料组成分类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为单体香料,是指薄荷醇、香兰素等具有单一化学成分的香料。单体香料只在特殊情况下才直接作香料使用,通常主要用途是作为调合香料的原料。第二类为调合香料。这是由于单一化合物的香气很难满足实际要求,因而人们常将各种原料经过巧妙配合后,配制出符合一定目的要求的香料。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2.按香料形态分类(1)水溶性香料:是将各种天然或合成香料调配而成的香基,再溶解于40%~60%的乙醇(或丙二醇等其它水溶性溶剂)中,必要时再加入酊剂、萃取物或果汁等制成。其特征主要是在一般用量范围内透明溶解或均匀分散,具有轻快的头香,但对热敏感。(2)油溶性香料:是普通的食用香料,通常用植物油等作溶剂将香基进行稀释而成。特征是香味浓度高,留香性好,具有香感强硬的体香香韵。它在水中难分散,耐热性好。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3)乳化香料:是将油性香料加入适当的乳化剂、稳定剂使其在水中分散为微粒而成。其特征是香气温和,有保香效果,而且由于它在水中的分散性产生浑浊作用,可以加入着色剂。但稳定性较差,应防止腐败变质。(4)粉末香料:一种是以乳糖一类物质作为担体,将香基混合后附在担体面上制成。另一种是先将香基制成乳化香料后,再经过喷雾干燥制成粉末。两种产品均方便于使用,稳定性强,但易吸湿结块,要防止腐败变质。经喷雾干燥法制成的产品,由于香料被赋形剂包围覆盖,其香料的稳定性、分散性相对较好些。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3.按香料香型分类按香料香型分类通常可分为:1、柑桔型香料(如甜橙、柠檬、桔子香料等)2、果香型香料(如苹果、香蕉、草莓香料等)3、薄荷型香料(如薄荷、留兰香香料等)4、豆香型香料(如香荚兰、咖啡、可可香料等)5、辛香型香料(如肉豆蔻、肉桂香料等)6、奶香型香料(如牛奶、白脱、乳酪香料)7、肉类型香料(如牛肉、鸡、鱼类香料)8、坚果型香料(如杏仁、花生等)9、酒类型、蔬菜型香料等。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4.按香料构成分类按香料构成分类是为了与食品卫生法取得一致的一种分类法,分为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两大类。天然香料包括精油、含油树脂、香料提取物、回收香料、加热香料、发酵香料以及由天然物调配而成的调合香料。合成香料是指与天然成分化学结构相同的合成物质(天然等同物),以及天然等同物以外的有香气的物质,如乙基麦芽酚、乙基香兰素、C16醛等。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二、食用香料的原料(一)动物性香料动物性香料品种很少,目前被利用的仅有4种。麝香是雄性麝鹿生殖腺的分泌物,主要香气物质是麝香酮。灵猫香是灵猫分泌腺的分泌物,主要香气成分是灵猫酮,其他成分有吲哚、甲基吲哚等。海狸香是海狸分泌腺分泌的香气物质,叫海狸香素,化学结构不明。龙涎香是抹香鲸的肠内结石,一般是从海上浮游物中采取的,香气成分是龙涎香醇。这些动物香料从稀少动物身上采取的,来源困难,价格昂贵,目前大都用于高级化妆品或药类,很少用作食品香料。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二)植物性香料用于食品的天然香料几乎全是植物性香料。已知可从1500种植物中都能得到香气物质,目前用作食品香料的约200多种,但是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承认的只有70多种。每年天然食用香料的国际贸易额在10亿美元以上,其中中国、印度生产和出口最多,美国进口量最大。根据植物性食品香料的使用情况,可将其分为辛香味香料和植物精油两大类。食品风味学科技学院1.辛香味香料辛香味香料主要是指在食品调味调香

1 / 8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