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天第19课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修改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9课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上海市第二中学金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的和战史实:契丹的建立、澶渊之盟、西夏的建立、金的建立、靖康之变、北宋的建立、大蒙古国的建立、蒙古西征、元朝建立、南宋灭亡。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以上史实,理解战争与和平是民族交融的两种方式,学会正确分析、评价该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和影响。理解民族融合对统一的促进作用。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少数民族与汉族和战不是种族战争,而是民族融合过程中的插曲,是推动融合的催化剂;汉族在抵御少数民族中斗争中的英雄的赤胆忠心值得大家赞扬。【教学重点难点】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的民族关系表现形式,以及对民族关系影响【教学设计】唐朝经过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的局面越来越严重,中央政府对全国的掌控也力不从心,晚唐的衰败不可避免。唐灭亡以后,中原地区先后有五代,南方地区加北汉先后有十国,称为五代十国时期。不过在各政权力量此消彼长的过程中,统一的趋势也逐渐明显。赵匡胤代后周而自立宋朝后,为了避免重蹈唐朝覆辙,吸取教训,推行了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这使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经济文化额繁荣。不过我们看地图,北宋的版图没有完全继承唐,而只是统一了五代十国的大致区域。在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趁势得到了很快发展,他们的实力已经足够和中原王朝相抗衡。又加上宋朝不同于唐朝的外重内轻政策,它的注意力放在了防止内部的颠覆上,所以是内重外轻。所以宋朝确实没有唐那样的实力可以实现大一统,中国在这段时期的历史就呈现出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特点。一、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在北宋时期,主要是和北方的辽与西北地区的西夏长期对峙。我们首先看辽。(1)辽的建立:首先我们看契丹人,契丹国比北宋早,它在五代十国时期就已经独立建国。916年的时候契丹领袖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各部,建立了契丹国,后来把国号改成了辽。关于契丹这个民族的起源,在中国史书中有记载,讲的是一个神话故事。中国古代史书往往都有这类写法,把一个民族或者领袖给神化,以昭示它后来能大有作为。再看图,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样貌上,看出他们是一个游牧民族,比较善战。这样的民族在扩张过程中通过武力往往能快速占领农耕民族。我们看地图也确实能感觉到辽确实很“辽”,版图是极其辽阔的。辽能在它占据的北方汉人地区扎稳脚跟还跟它比较特殊的政治制度有关。用史书上的话来说,辽在其管辖范围内,“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比如南北面官制。提问:从这材料中,我们能看出契丹族的什么优点?它聪明的吸取了中原汉文化的政治制度,以强化它所缺乏的对于农业社会的管理能力,使得它处理好了国内的民族矛盾,可以继续把武力专心对外。所以它时时南下骚扰北宋。当时,辽占有着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这个地区本来是五代里的后唐的领土,当时后唐的石敬瑭为了自己称帝,讨好北方,认辽的首领耶律德光为父皇,借了契丹并立消灭后唐,自己成立了后晋。所以这个地方就当做赠礼送给了辽。这个地区对于军事来说意义是很重大的。我们看知识链接,为什么很重要?因为它一是一个产量要地,二是燕山山脉是北方和中原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这里若被北方政权掌握,则北方南下侵入南方是很方便的。(2)北宋与辽:北宋在赵匡胤建国之后,通过迅速的征战,平定了南方和中原,巩固了统治。对于北方,宋也多次和辽交手,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在这段时期也诞生了著名的抗辽英雄故事——杨家将三代人都以生命为国效忠,震慑了契丹。这个故事大家可以自己课后查阅。总而言之,在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之后,宋转为了守势。辽凭借强大军事力量不断南下打击北宋。1004年辽的萧太后和辽圣宗率大军南下,与北宋在澶州大战。辽打着打着感觉胜算不定,可能腹背受敌,于是又加上宋真宗历来主和,双方最终在1005年议和,订下澶渊之盟。我们看看这个盟约内容:(PPT)提问:你怎么评价这个盟约内容?(结合宋在澶州胜利的背景)双方都有所获利。虽然宋损失了经济利益,但是得到了和平;辽虽然降为弟,却得到了实际的好处,双方还通过榷场进行了贸易,促进经济交流。这个盟约的订立,为北宋和辽双方了一百多年的和好关系。因为是兄弟之国,而且名义上北宋还是辽的大哥。每年给辽许多好处,双方霎时间友好了起来。经常互相通使,而且辽有时候遇到饥荒北宋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驾崩的消息传到辽,辽圣宗也吊唁。(3)西夏:另外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位于西北,是党项族的首领元昊在1038年建立起来的。历史上称之为西夏。这个国家文明程度比较低,经济也相对凋敝,所以它没有像辽一样很强的侵略性。它和北宋还有辽也有战争,不过不多。在相互的战争中,谁也灭不了谁,最终都签订了和议。西夏和北宋的和议对它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帮助。名义上做了北宋的臣子,但是得到的经济援助确是实实在在的。在三个政权都两两签订和议之后,形成了宋辽西夏三国鼎立的局势。二、金与南宋(1)介绍女真兴起:9世纪的女真人还是狩猎采集地生活。10世纪初期,耶律阿保机建立的辽灭掉了当时的渤海国,女真各部归顺辽。11世纪初,女真的完颜部逐步统一女真。不过女真还在辽的控制之下。12世纪初,女真族的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开始率军起兵,反抗辽的统治,并且不断取得军事胜利。在1115年,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为金,他也是金的太祖。(2)金灭辽:辽朝到了后期,国力不振,政治腐败。皇帝不关心朝政,贪官污吏问题严重,民众对辽的抗争接连不断,更加削弱了辽。1125年,辽朝的皇帝被金军俘虏,辽灭亡。(3)金灭北宋:在和北宋一起攻打辽的时候,金有了意外的发现。那就是北宋十分虚弱。于是就在灭辽的冬天(1125年)挥师南下大举进攻北宋。当时北宋防备空虚,1126年初金兵就不费吹灰之力渡过了黄河,逼到了北宋都城东京城下。金兵在1127年最终攻陷了东京。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并把他们的后妃、宗室、大臣将近3000人一起抓回北方。北宋就此灭亡。那么这一变故成为“靖康之变”。(4)南宋建立: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时任北宋河北兵马大元帅的赵构,在河南商丘被拥立为皇帝,成为了宋高宗。后来定都到了临安,把宋朝的政权延续了下来。(5)宋金对峙: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追击南宋统治者。在1130年南宋军民就利用大风大雨的有利时机阻击了金军,抗金将领韩世忠率8000人把金军逼到了建康的东北,阻截长达48天之久。抗金名将岳飞趁势收复了金军占领的建康。1140年金军又一次大举进攻南宋,南宋派兵分路抵抗。岳飞带领的中路军在郾城大败金军的精锐骑兵,追杀金军几十里。就在抗金斗争顺利发展的时候,南宋内的主和派声音开始占据上风。宋高宗自己也是一个主和派。他的他的权臣秦桧害怕抗金主战派的力量壮大会危及自己的利益,便打算向金求和。(为什么宋高宗不想收复山河呢?——若迎回了徽钦二宗,自己的合法地位不保)宋高宗连下诏令要岳飞班师回朝。1141年,宋高宗解除岳飞韩世忠兵权,和金签订《绍兴和议》。岳飞最后被谋反的罪名处死。他精忠报国的心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右边是一首岳飞著名的词,满江红。我们从中看出他的心愿是什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光复失去的国土。(6)绍兴和议的内容:我们看PPT。提问:我们比较之前的澶渊之盟,有什么变化?如何看待。1,宋对金称臣、受其册封。2.岁币改为岁贡,数额大幅度增加。虽然有所屈辱,造成财政巨大压力。但是为南宋争取了时间发展。在后来,南宋又两次北伐失败之后,又签订了两个和议。基本大的战事就没有了,双方维持着南北对峙的局面。(7)榷场:在宋金议和之后,双方的紧张关系得到了很大的缓和。这一时期,有一种和平的交流方式取代了武力战争。就是我们之前在说宋辽关系时提到的榷场贸易。这种形式的贸易是在宋辽西夏金并立时期一直都存在的。那么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榷场的基本信息。(请同学看书回答其性质,特点,交换内容)。再从地图上:我们看到榷场基本是建在国境线边上的,而且双方在自己的一侧有对应对方一侧的榷场。这个是和它的交易方式有关,我们看小字部分的介绍。……在多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少数民族由于经济文化不发达,生产水平落后,它们比较需要物资,中原汉族也对北方产出的东西感兴趣,这就形成了相互的需求。这种货物的贸易在缓和国家之间关系上做出了贡献。所以我们说它的意义是:促进边境地区商品交流,成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三、蒙古崛起与南宋灭亡跟女真的兴起一样的,蒙古在南宋和金对峙的时候悄悄在大漠南北迅速崛起。这支民族的实力更强悍,它们的崛起即将改写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有一个人大家都知道,就是“天之骄子”成吉思汗。他就是统一蒙古部落的人,本命叫铁木真。在1206年的时候被蒙古其他的贵族推举为全蒙古大汗。成吉思汗是尊号。这个时候,蒙古才从部落联盟走转身一变成了大蒙古国。骁勇善战的蒙古大军在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带领下,兵分多路进行扩张,向西发动了三次西征,一直打到了欧洲的多瑙河。向南也依次灭掉了西夏和金和南宋。把领土覆盖了大半个欧亚大陆。是当时面积最大的国度,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面积仅次于后来的日不落大英帝国。我们来看看13世纪蒙古征服的地图(PPT)。蒙古大帝国后来由成吉思汗的子孙继承,把国家成为了五大部分,就是元朝和四大汗国。1271年的时候,蒙古本土加中国部分由勃尔只斤·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南宋在1276年被元朝占领首都临安,一路南逃。三年后在崖山战役中被消灭。这样,中国在隋唐之后又一次实现了大一统,也是第一次由少数民族建立大一统政权。【巩固复习】:1.完成这张表格:填写这些并立政权的创建者名字和民族。2.给出的四张地图,按时间顺序排序。(请学生讲明理由)3.练习与测评2。结合上面第2题,思考两宋三百多年多民族并立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究竟有哪些?给出史实。小结:两宋时期,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民族先后在中国境内崛起,并建立了辽、西夏、金、蒙古等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对峙。在战争冲突与和平交往的沧桑变迁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逐渐融合。【板书设计】一、辽西夏北宋的和战1.辽的建立:9162.辽宋关系:澶州之战——澶渊之盟10053.西夏的建立:10384.宋辽与夏关系:战—和—三国鼎立二、金与南宋对峙1.金的建立1115(1)金灭辽1125(2)金灭北宋:1127靖康之变——北宋灭亡4.南宋建立11275.南宋与金的关系:郾城大捷——绍兴和议11416.榷场贸易:时间、特点、内容、意义三、蒙古的崛起1.大蒙古国建立12062.蒙古西征3.忽必烈建立大元12714.元灭南宋1279,完成统一【教学反思】课后,在几位老师的指导下,我发现和认识了几处备课的不足1.在提问方面,处理得还是略微粗糙。有的问题问法也不够巧妙。例如对于南北面官制,原先设计的提问是“这种制度好不好”,这样的绝对性倾向要避免,问题要有给学生多面思考的余地,所以不如文“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它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样反而和民族融合的这个重点挂起钩来。还有问题需要有递进性,给学生一点铺垫,往往能起到好的效果,可以由表及里地深化,把思考推向深入。2.在材料运用上,要学会筛选。不是越多的材料就越好,一定要为中心服务。而且如果是针对材料提问,那么材料就必须要慎重选择。文字材料要简短不宜过长。图片材料不能乱用,比如宋高宗赵构的图片,不要用人物画像,因为这些都不是史料,多是不准确的。史实留给学生思考而不要老师太多介绍,让学生自己眼睛脑子过一遍,从而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3.板书设计要注意不要错别字,不要漏项。尤其是作为本课B级考点的榷场,在板书中没有出现,所以导致在小结提问民族关系表现方式的时候,学生很容易能回答出和与战,但是在和的内容中仅仅能根据黑板回答出政治层面上的盟约,而往往就漏了经济上的商品交流。而且板书要有体系,小标题和大标题对应要准确。4.语言语调还有待加强,声音的洪亮程度不够,在最后一排听起来可能略模糊。吐字咬字要清楚,在讲到重点的地方,语速放慢,起伏要明显,保证学生注意到上面。开场白要大气,虽然用了五代十国的图片,但是语言搭配不够好。在讲述南宋抗金时忘记了韩世忠的姓名,结果造成了尴尬,说明在备课时没有把这个点看熟,所以要加强应变能力,不要冷场。5.多关注学科前沿,了解动态,可以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