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调查及处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食物中毒调查处理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遇晓杰yxjie2008@sina.com2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32004年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452006年国内食品安全大事记2006年以来,北京的福寿螺事件、武汉的人造蜂蜜事件、台州毒猪油事件、南京“口水油”沸腾鱼、上海瘦肉精中毒事件、河北的“苏丹红”鸭蛋、“嗑药”的多宝鱼等食品安全事件频频爆发,食源性疾病引起的食品安全形势非常严峻。62006年9月,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实验小学因食用由志贺氏菌污染的食物,发生300多名小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2006年国内食品安全大事记72008年国内食品安全大事记2007年8月,我省佳木斯市发生一起因食用由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引发的上百名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2008年中国河北省石家庄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奶粉遭三聚氰胺污染事件。2008年夏季,我省鸡西市发生一起上百名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原因是食用由变形杆菌污染的食物。82006年国外食品安全大事记2月23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紧急召回由美赞臣公司生产的婴幼儿人工配方奶粉,召回原因是该批产品中含有金属颗粒。3月4日泰国北部难府167名农民肉毒素中毒。出现呕吐、腹泻、吞咽困难、口干、肌肉乏力等症状,其中143名患者住院治疗。9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受大肠杆菌污染的菠菜,引发了3人死亡、200人患病。9俄罗斯各地自今年8月份以来一再发生假酒中毒事件,截至11月26日该州因饮用假酒而中毒的人数总计达到912人,其中44人死亡。10月爱尔兰地区爆发波纳米亚虫病毒。11月12日全球知名巧克力生产企业、美国好时公司召回在加拿大生产和销售的多种巧克力和糖果,原因是这些食品被沙门氏菌污染。11月韩国养鸡农场发现H5N1型禽流感病毒,扑杀了鸡鸭近10万只。2006年国外食品安全大事记10不安全食品食品安全恐慌症11误区一:食品就应该是100%安全的食品安全的目标:一是保护到不出现危害为止二是对潜在的危害也要防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吴永宁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世界上没有100%安全的食品,而且食品安全问题永远发生。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和科学家仅能将风险降低到一定的水平。”12误区二:吃了含致癌物的食品就会得癌中国毒理学会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乔传令博士对机体产生危害需要一个剂量上的积蓄过程,只有在长期摄入危害物质的情况下才可能对机体产生危害,偶尔微量摄入一般不会对机体产生危害。平衡膳食、科学膳食,不要老盯一种食品吃。13误区三:重视化学性污染,忽视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指凡是通过食入病原体而患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此类疾病已成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刘秀梅一是原料污染或变质、原料储存和加工不当导致的集体聚餐中毒。福寿螺事件。二是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肉和肉制品、水产品导致的疾病暴发。据监测,我国每年至少有3亿人发生食源性疾病。由沙门氏菌污染肉和肉制品导致的发病率最高,约占97%。14食源性疾病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foodbornedisease)”。•从这个概念出发当不包括一些与饮食有关的慢性病、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然而国际上有人把这类疾病也归为食源性疾患的范畴。顾名思义,凡与摄食有关的一切疾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均属食源性疾患。?15•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也强调“食源性疾病是一组重要的传染病和中毒性疾病”。•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经食物和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疾病。?食源性疾病的定义16食源性疾病的现状●由食品污染而引起的疾病是当今世界上最广泛的卫生问题之一,据报告,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第二位。大多数食源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蠕虫和真菌引起的。●流行病学监测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0年间全球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有严重暴发流行。●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为5%~10%。●食源性疾病除了损害受害者的健康外,还会造成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不良后果,严重时甚至影响一定区域内的社会安定。17食源性疾病的现状美国的食源性疾病每年患病:70000,000-80,000,000住院治疗:325,000人死亡:5000-9000人经济损失:1,100亿美元18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人口统计学变化世界人口剧增,可导致食品安全、环境及生态系统改变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人口老龄化,扩大了疾病抵抗力低下人群的比例。●环境变化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导致城市人口拥挤,居住条件变差,饮用水供应和废弃物处理处于重大压力之下,增加了食源性病原体传播的机会。农业、化学物质和工业废弃物排放量增加,污染加重,有毒化学物质可进入人类的食物链,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而损害人体健康,降低人体抗病力。●社会因素贫穷和落后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贫穷曾经被称作世界上最致命的疾病。19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与食源性疾病关系密切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对快餐的需求量增大,在外就餐机会增多。就餐注重口味,以鲜为快,喜吃生食(如生的贝类和生鱼等)。喜吃货架保质期长、无防腐剂等粗加工食品,而目前一些食品安全管理措施不完备,食品制做不够规范。其他因素食品贸易国际化可引起食源性疾病跨国传播;新的食品生产技术(如基因工程技术);病原微生物适应性改变(沙门氏菌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新食源性病原体不断出现,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薄弱。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20WHO在欧洲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监测规划欧洲的沙门氏菌病的变化曲线050100150200250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Incidence发病率(cases/100000)Estonia爱沙尼亚Lithuania立陶宛Latvia拉脱维亚Austria奥地利Germany德国RussianFed.俄联邦Switzerland瑞士Cyprus塞浦路斯UK英国21WHO在欧洲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监测规划空肠弯曲菌病变化曲线020406080100120140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Incidence(cases/100000)England&Wales英格兰、威尔士Denmark丹麦Switzerland瑞士Israel以色列Iceland冰岛Finland芬兰Sweden瑞典Norway挪威Slovakia斯洛文尼亚22•病人有食用某种被污染致病因子食物史,但不一定全部发病,其流行波及范围与污染致病因子的食物供应范围一致;•不吃该食物者不发病;•如系一次大量污染,在用餐者中可出现暴发,如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23•如果食物被多次污染,或多次供应,则可有持续的暴发,病例的时间分布可以超过一个潜伏期;•停止污染食物供应或采取有效措施后,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很快终止。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224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包含了食物中毒的内容,是比食物中毒更广泛的概念,但与食物中毒又有不同之处:•食源性疾病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染过程,如甲肝,痢疾等;•潜伏期较长,如旋毛虫病;•不一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部分寄生虫病等。25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急性、亚急性)霍乱食源性疾病食源性传染病甲肝菌痢食源性寄生虫病戊肝食源性病毒感染伤寒其它26食物中毒的定义(Foodpoisoning)?•1994年卫生部新颁发的《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标准中首次从技术上和法律上明确了食物中毒的的定义: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把误食列为食物中毒的范围,使概念更完善、确切。27按病原分:•微生物性(细菌性、真菌毒素)•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原因不明性食物中毒分类28食物中毒的特征-1尽管食物中毒原因不同,种类繁多,发病情况复杂,症状有异,但一般均有以下共同的特点:•突然发生。潜伏期短,发病急,很多人在短时间内同时发病或先后发病,其病势急剧,很快形成高峰•所有病人都有相似的临床症状29中毒者在相近的同一段时间内均食用过同种食物,与食物关系比较明显,未食者不中毒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常无明显的余波一般人与人之间不传染夏秋季高发病程短食物中毒的特征-230细菌性和化学性食物中毒特征的比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征•多发生在炎热季节;•潜伏期2-5小时或更长;•一般有全身中毒的表现如发热、血象的变化;•预后较好。化学性食物中毒的特征•全年均可发生,无季节性;•潜伏期短,最短的10min•病情重,可出现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发病与进食含有的化学物食物有关;•剩余食品或呕吐物、胃内容物可检出毒物。31重大食物中毒发生情况2003年全国共收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379起,12876人中毒,323人死亡。与2002年比较,重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分别增加了196.1%、80.7%、134.1%。2004年1月,卫生部共收到重大食物中毒24起,376人中毒,28人死亡。其中,集体食堂食物中毒6起,301人中毒,1人死亡;餐饮单位食物中毒1起,9人中毒,1人死亡;学校发生的食物中毒4起,104人中毒,无死亡。2004年2月,卫生部共收到重大食物中毒21起,448人中毒,14人死亡。其中,集体食堂食物中毒10起,403人中毒,3人死亡;学校发生的食物中毒9起,399人中毒,1人死亡。32卫生部曾发布的三次食品安全预警公告卫生部(3月1日)发布2004年第一次霉变甘蔗中毒食品安全预警公告:北方地区甘蔗销售商应仔细检查每根甘蔗,严禁出售霉变甘蔗。2004年2月17日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发生因食用霉变甘蔗引起的食物中毒,5人中毒,其中1名10岁儿童死亡。卫生部(3月8日)发布2004年第二次河豚鱼中毒食品安全预警公告:近期是的高危险期,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辖区内水产品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发现违法销售河豚鱼行为要依法严厉处罚。2004年2月27日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白莲片仁心村一村民食用河豚鱼引起食物中毒导致死亡。卫生部(3月19日)发布2004年第三次甲醛中毒食品安全预警公告:各酒类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严把进货渠道,严禁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严禁未取得卫生许可证非法生产、销售白酒;同时提醒消费者不要饮用私自勾兑和来源不明的散装白酒,以防甲醇中毒。从食物中毒发生情况,也是触目惊心,政治影响之大,可惊动了政府,危及消费者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使生产经营单位声誉度降低,使大家造成心理障碍。所以食物中毒防治任务是非常艰巨。33从食物中毒报告数量来看,2003年以来报告数量与过去几年相比明显增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2003年国家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食物中毒的报告管理明显加强,食物中毒的漏报、瞒报情况有所减少;二、是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力度明显加大;三、是进一步加强了食物中毒报告制度建设。食物中毒报告数量为何增多?34食物中毒报告数量为何减少?近几年,从食物中毒报告数量来看,报告数量与过去几年相比明显减少,主要原因:一、机构的改革,工作职能的变化,部门间的协调(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执法部门与疾控部门);职责?分工?协作?二、政府的职责、干预;三、削弱食物中毒报告制度建设。四、观念的认识不足。35(一)食品加工和保存不当。不正确的食品加工或保存方式,导致食物被蜡样芽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包括食品未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某些食物中的致病因素未被彻底灭活等是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二)一些消费者缺乏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和鉴别有毒动植物的能力,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因误食或食用毒蕈、河豚鱼、蟾蜍等有毒动植物,引起的中毒事故增长幅度明显。(三)投毒或误食化学性有毒物质

1 / 1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