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变形织构:多晶材料因塑性变形后的晶粒取向偏离非随机分布状态所形成的组织。2最小阻力定律:变形过程中,物体各质点将向着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3附加应力:物体不均匀变形受到其整体性限制,而引起物体内相互平衡的应力。4应变增量:变形过程中某一短阶段的无限小应变,其度量标准不是原始尺寸而是变形过程中某一瞬间的尺寸。5热变形:材料在高于再结晶温度下进行的塑性变形过程。6本构方程:描述特定物质或材料性质和响应特性的方程(反映物质宏观性质的数学模型。)7温度效应:塑性变形过程中因金属发热而促进金属的变形温度升高的效果。8热效应:指物质系统在物理的或化学的等温过程中只做膨胀功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9屈服条件:其实就是用应力状态表示的加载函数,主要用于判断材料当前的应力状态,即处于弹性状态还是弹塑性状态,达到屈服条件就处于弹塑性状态,否则处于弹性状态10变形热处理:是对金属材料有效地综合利用形变强化及相变强化,将压力加工热处理操作相结合,使成形工艺同获得最终性能统一起来的一种工艺方法。11塑性状态图:表示金属塑性指标与变形温度及加载方式的关系曲线图形。12动态回复:热变形时由于温度和外力联合作用下发生的回复。13动态再结晶:是指金属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再结晶现象。14超塑性:是指材料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呈现出异常低的流变抗力、异常高的流变性能的现象。15金属塑性: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其完整性不受破坏的能力。二问答题1论述工程法要点:(1)把实际变形过程视具体情况的不同看做是平面应变问题和轴对称问题(2)假设变形体内的应力分布是均匀的,仅是一个坐标的函数(3)采用近似的塑性条件(4)简化接触面上的摩擦(5)不考虑工模受弹性变形的影响,材料变形为均质和各向同性等。P2062分析影响材料塑形的外部因素:变形过程的工艺条件(变形温度、速度、变形程度和应力状态)一级其它外部条件(尺寸、介质与气氛),对金属的塑性也有很大影响。P1493润滑的目的以及润滑剂选择的要求:(1)降低金属变形时的消耗(2)提高制品质量(3)减少工模具磨损,延长工具使用寿命P122润滑剂选择的要求(1)润滑剂应具有良好的耐压性能,在高压作用下,润滑膜仍能吸附在接触表面上,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2)润滑剂应有良好耐高温性能,在热加工时,润滑剂应不分解,不变质(3)润滑剂有冷却模具的作用(4)润滑剂不应对金属和模具起腐蚀作用(5)润滑剂应对人体无毒。不污染环境(6)润滑剂要求使用、清理方便、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等。4冷性断裂的特点:(1)是一种高能量的吸收过程(2)通常表现为多断裂源(3)是个缓慢的撕裂过程(4)变形一旦停止,裂纹的扩展也将随着停止。P995热变形优点:(1)变形抗力低,消耗能量较少(2)塑性升高,产生断裂的倾向性减小(3)一般不易产生织构(4)不需要中间退火,可使生产工序简化,提高效率(5)可引起组织性能变化,满足对产品某些组织与性能的要求。P1816压力加工摩擦特点:(1)在高压下产生的摩擦(2)较高温度下的摩擦(3)由于高压变形,会不断增加新的接触表面,使工具与金属之间接触条件不断改变(4)金属与工具的性质相差较大。P1087影响金属塑性抗力因素:(1)化学成分(2)组织结构(3)变形温度(4)变形速度(5)变形程度(6)应力状态(7)接触面摩擦。P498塑性热变形对铸态组织的改造:(1)通过多次反复变形,可使粗大柱状晶粒锻炼成较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粒,还能使某些微小裂纹愈合(2)由于应力状态下静水压力分量作用,可使铸锭中存在的气泡愈合,缩孔压实,疏松压密,变为较致密结构(3)由于高温下原子热运动能力加强,应力作用下,借助原子自扩散和互扩散,可使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减小。9比较冷热变形纤维组织:相同点:使材料产生各向异性。不同点:冷变形中基体晶粒沿最大主变形方向拉长;热变形中基体是再结晶等轴晶粒。。10热变形中如何控制晶粒的大小:(1)保持加工终了温度及应施加两变形程度(2)在压力机上加工时,应采用比在锻锤上加工时大一些的到次变形程度。P18411比较两个屈服准则:对于屈雷斯加屈服准则,中间应力61在62和63之间任意变化,也不影响材料的屈服,但在密塞斯屈服准则中。中间应力62是有影响的。12影响金属塑性流动与变形的主要因素:(1)接触面上的摩擦(2)变形区的几何因素(3)变形物体与工具的形状(4)变形温度及金属本身性质。P5913金属塑性变形的特点:(1)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同在(2)加载卸载存在不同的应力应变关系(3)应力应变关系与加载历史有关(4)金属塑性变形伴随着机械性能的变化。P3414附加应力对压力加工的不利影响:(1)引起变形体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使应力分布更不均匀(2)造成物体的破坏(3)使材料变形抗力提高和塑性降低(4)使产品品质降低(5)使生产操作复杂化(6)形成残余应力。P6915静水压力提高材料塑性的原因:(1)体压缩能遏止晶粒边界的相对移动,使晶间变形困难(2)体压缩能促进由于塑性变形和其他原因而破坏了晶内联系的恢复(3)体压缩能完全或局部地消除变形物体内数量很小的某些夹杂物甚至液相对塑性的不良影响(4)体压缩能完全抵偿或者大大降低由于不均匀变形所引起的拉伸附加应力,从而减轻了拉应力的不良影响。三填空题1金属塑性加工外力可以分为:作用力和约束反力。2等效应力表达式:σe=1/√2*√(εx-εy)²+(εy-εz)²+(εz-εx)²+6(τ²xy+τ²yz+τzx²)P163等效应变表达式:εPe=√2/3*√(εx-εy)²+(εy-εz)²+(εz-εx)²P265金属塑性变形的三个阶段:弹性、均匀塑性变形、破裂6什么是简单加载:应力张量各分量之间的比值保持不变,按同一参数单调增加。8断裂过程的两个阶段:裂纹重核、裂纹扩展。9塑性摩擦分类:干摩擦、流体摩擦、边界摩擦10润滑油中常用添加剂:硫化棉籽油、石油磺酸钡、三氯化二硼。11多晶体变形不均匀性:在晶界附近变形量较小,而在晶粒内部变形量较大。12多晶体变形机制:滑移和孪生13冷变形显微组织变化:纤维组织、压结构、变形织构、晶内晶间的破坏。14什么是形变力学图:主应力图与主应变图的简单结合。15真实变形量具有可比性和可加性的特点18研究残留应力方法:(1)机械法(2)化学法(3)X射线法19裂纹产生部位:表面、内部。21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反而增大解释:22金属超塑性特点:大延伸、无缩颈、小应力、易成形。24塑性变形体积不变性塑性表达式:25第一类第二类附加应力存在于:整个变形区内的几个区域之间、晶粒之间。26冷变形温度:回复温度一下。27塑性变形织构:丝织构和板织构29形变热处理按材料分为:金属材料的范性形变和固态相变两种过程30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1)减小材料在加工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形变(2)热处理(3)机械处理。32润滑剂表面处理方法:表面磷化处理,表面氧化处理,表面镀层。33接触面摩擦力计算:r=m*k35形变热处理的重要点在于:相转变必须在塑性变形所形成的晶格缺陷增多的情况下进行,两者应当有机地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