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珐琅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华文物之瑰宝—珐琅器11级人文教育黄冬梅金属珐琅器的介绍•金属珐琅器是集金属制作工艺和珐琅加工处理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品。相对于其他工艺品,其生产历史短、使用范围窄、存世作品少,但却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作为皇家制作业的一个侧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盆硝和瓷土等,它是以纯碱、硼砂为溶剂。用氧化钛、氧化锑、砒霜、氧化物为乳浊剂,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熔融之后倾入水中急冻成珐琅块,再经细磨后而得的珐琅粉,或配入粘土经湿磨后成珐琅浆。在珐琅原料中还要加入一些矿物质材料如淀粉、紫石等,以充分发挥珐琅的装饰性特点。珐琅器的制作步骤•1.制胎;制胎是金属胎珐琅器制作做基本的工序之一。其制作过程是按照器物造型设计图,将铜板材切成需要的铜片、铜叶,并锉刮平整,然后收镂、合对、嵌接或烧焊成器。•2.填蓝;又称“上药”、“点蓝”,即在制成的金属胎上按照图案设计要求填注珐琅釉料。•3.烧蓝;将填蓝后的器物放入炉中,用500~900度左右的焰火焙烧,一般需要反复焙烧三四次。使珐琅附在金属胎•4.镀金;又称“鎏金”近代称“火镀金”。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其法是将金和水银合成,制成“金汞齐”,涂施于器物表面,经过水银蒸发,使金附着在器物表面。•5.磨光;珐琅器在经过金属加工和上篮填釉后,其表面不完全平整,需要用黄浆石磨平,然后用磨碳加清水打磨,使之光滑平整。珐琅器的前奏•三彩陶骆驼载乐佣•唐高58厘米长43厘米•1959年由陕西西安墓葬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骆驼立于长方形座上,背上坐7男乐佣1女子,施蓝绿黄等色釉,色彩艳丽,为珐琅器的发展做了技术上的准备一、掐丝珐琅器篇•掐丝珐琅器又称“景泰蓝”是金属胎珐琅器中的一种其具体的制作方法是在已制成的金属胎表面按照图案设计要求先描绘图案纹样轮廓线然后用细而薄的金属丝或金属片焊着或粘合在纹样轮廓线上—即掐丝,组成纹饰图案再于纹饰轮廓线的空白处,点施各种颜色的珐琅,经过多次入炉焙烧及镀金、磨光而成掐丝珐琅熏炉•现藏于故宫博物院•铜胎镀金,双耳为直立戟形,顶部有镂空珐琅盖,盖面饰勾莲纹,盖顶有狮形钮,四个炉足为兽首足。该炉通体以黑釉为地,四个面上饰有掐丝牡丹纹掐丝珐琅兽耳三环尊•元高70.6厘米口径36.2底径23.1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铜胎镀金,以浅蓝色珐琅为地,纹饰共有红、黄、白、紫、浅绿、墨绿等七种颜色,器底足印有“大明景泰年制”掐丝珐琅双陆棋盘•明宣德•通高15.7cm•口径33cm•长•53.3cm•座足径宽•34.5cm•长•54.6cm•现藏故宫博物院•棋盘为长方形,四壁直立,束腰,下承六足带托底座。盘内底沿四边有镀金长方框,两长边上各有12个小圆点,内嵌螺钿,是为棋位。框内卍字锦地上饰七狮戏球纹。盘内壁饰缠枝花,外壁共10开光,开光内宝蓝地上饰各种花果。盘座饰缠枝花掐丝珐琅花卉纹玉春瓶壶•明,御用监制造,高27.1cm,口径7.4cm,足径9cm。清宫旧藏•瓶小撇口,细颈,垂腹,双凤耳。除颈部两周镀金弦纹间饰紫地红白两色灵芝纹外,瓶体余皆浅蓝地,通饰缠枝花卉,有栀子、梅花、菊花等,腹下部饰红色菊瓣纹一周。•此瓶为明御用监所造,釉质细润,色泽纯正。瓶壁被打磨得光滑如镜。其装饰集多种花卉于一器,星罗棋布,繁而不乱,艺术效果极佳,在早期珐琅器中风格独特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出戟觚•明宣德高28.4cm口径16.4cm足径9.6cm现藏于故宫博物馆掐丝珐琅角端•明万历年间•高36.5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角端独角,垂尾,昂首欲吼,四爪立于盘蛇之上,舌头翘在其胸前。掐丝珐琅双鹤香炉•皇家香炉,为弘历为雍正皇帝贺寿而制。该对香炉自清末后长期流落在外,为英国“放山居”之旧藏。其体型硕大,做工精细,又为皇家御制,为传世珍品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元高28.4cm口径17.1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炉的造型为仿上周青铜器,朴实庄重具有传统的民族风格。珐琅色彩纯正,光泽耀眼,质量上乘,反映了元代珐琅质地的独特风格弘治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梅瓶掐丝珐琅天神八宝佛教祭器大放光彩的掐丝珐琅二、錾胎珐琅器篇•顾名思义,就是将金属錾刻技法运用于具体的制作过程中•工艺制作过程:1、描绘纹样轮廓线。2、在纹样轮廓线以外的空白处进行雕錾减地。3、在其下凹处填施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4、焙烧、磨光、镀金錾胎珐琅象•这件珐琅象是通体铜胎镀金。是四足直立的姿势,卷着鼻垂着尾,背上有蓝黄底的鞍垫和一个宝瓶,寓意是太平有象。下边设带栏束腰长方座。瓶、象、座都是用铜胎錾饰的勾云和缠枝花卉纹两种主要纹路,填充的彩色珐琅釉。象背上的垫子左右饰云龙纹,是用掐丝珐琅工艺做成。•此象为佛堂供器,共两件,这里展示的这件是其中之一,是清朝年间在广州制造的,大体是在乾隆十年(1746)由两广总督李侍尧贡奉。•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清乾隆御制錾胎珐琅八吉祥纹展翼法螺•法螺,亦称海螺,为藏传佛教常用法器之一。此件法螺洁白细腻,器表光素,仅于上、下部分刻有弦纹,口部及法螺一侧分别采用鎏金錾刻纹饰的技法镶嵌吹口及护板。工艺考究,先采用錾刻技法制成缠枝花卉及八吉祥纹,再向内填以蓝色珐琅料,纹饰雕琢精美,填饰彩釉一丝不苟,整器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于翼内侧刻有“乾隆御制”四字楷书竖款,以表其宫廷制作之身份。原配五色彩绣佛教意义中象征圆满的莲花流苏三、画珐琅器篇•画珐琅器是用珐琅釉料直接在金属胎上作画,经烧制而成,富有绘画趣味,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珐琅画”。•是用单色珐琅釉直接涂在金属胎上作地子,再依设计用不同色彩的珐琅釉描绘人物、风景、花卉等图案,经高温烘烧,出窑后磨光镀金而成。因此工艺是清康熙时由西方从广州传入、后至宫廷烧造,故在广州也称为“洋瓷•清康熙,高6.3cm口径11cm•现藏故宫博物院•铜胎,双层圆冠式盖,镀金球钮,碗腹錾成浅浮雕式三重瓣的莲花。器内施浅蓝釉,盖面自中央向外绘莲心、三层莲瓣及莲叶。碗口饰一周莲子纹,腹就浮雕的三重莲瓣绘饰花脉,圈足绘成莲柄。底白地书红色「康熙御制」双方框两行楷书款。此件文物曾于公元1935年参加英国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画珐琅莲花式碗清康熙画珐琅观音尊•画珐琅寿同山岳、福共海天观音尊一对•高:13-2-13.3公分,口径:3.9公分•铜胎,侈口,削肩,梨腹,外撇圈足瓶。器内施浅蓝釉,口沿与圈足绘卷草纹,颈部浅蓝地绘四朵图案花卉,肩饰四片如意云头,并垂挂书有「寿」「同」「山」「岳」,和「福」「共」「海」「天」之璎珞至腹部,腹部黄地绘桃、佛手(香橼)、石榴、荔枝,和莲、无花果、葡萄、瓜;腹下方饰莲花四朵。底白地书红色「康熙御制」蓝双方框双行楷书款。此组文物曾于西元1961年赴美参加中华文物巡回展清乾隆画珐琅壶式盖罐•画珐琅壶式盖罐是铜胎,仿战国青铜壶的形制制成,桃钮之二阶式盖,肩附铜摩羯耳。器内施浅蓝釉,器表白地,以纵横蓝线划分成许多格子,格内黑色雷纹锦间饰各种姿态之貂。底白地书红色“乾隆年制”双方框双行楷书款。雷纹锦地的线条细密而工整,是画掐丝珐琅效果器物中的精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清乾隆画珐琅海棠花式瓶•[文物原属];清代宫廷御用器物•[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高50.5cm口径16cm•足径14cm•瓶身、口、足均作四瓣海棠花形,束颈,体修长,近肩处两侧各有一兽头铺首衔环耳。通体捶揲隐起的法国“洛可可(ROCOCO)”艺术形式的洋花图案并作描金,间饰画珐琅写生百花纹。腹部两面开光,内绘西洋山水楼阁、人物风景。足内白釉,中心蓝色长方栏内署“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清乾隆金胎画珐琅杯盘•通高15.8cm,杯口径4.5cm,盘口径14cm•杯、盘为一套,黄金为胎。杯圆形,圈足,两侧有金质卷草纹耳。托盘圆形,菱花式折边。盘内底中心凸起杯槽。杯身、杯槽、盘内底及折边均以金属錾花技法装饰蕃莲纹,除折边留金外,分别施用绿色和红色珐琅。杯身两面开光,内彩绘西洋妇女图。画珐琅玉兰花式烟壶•制造年代:清材料:珐琅釉铜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介绍这件仿玉兰花,共计有花瓣六瓣,三瓣饰花卉,三瓣饰淡色山水楼阁,互为间隔。这件器物有“乾隆年制”的御书款,是清养心殿造办处珐琅做的作品。锤胎珐琅烛台•规格:高47厘米,大盘径18厘米,足径13厘米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器胎为全铜镀金,呈双盘连座式,烛台与灯座均作六瓣葵花形,灯柱也相应为六棱体,全身锤以勾莲纹,填浅兰色珐琅,花芯以红珊瑚嵌成,座与中盘、柱与灯盏衔接处都加了过渡造型体,线脚严谨,各部分比例恰当,其内部为素金,外面金地上饰以珐琅纹饰,素雅相间,匠心独运。整个烛台透露出贵重典雅、富丽堂皇的神气,据考证此烛台是用于佛堂的供器之一•1.錾胎透明珐琅面盆•高14厘米,外口径47.5厘米,内口径34厘米•透明珐琅器是金属胎珐琅工艺的一种,主要是利用釉料的透明特性,涂施在经过加工工艺处理后的金属胎上,经烧制后可显现出金属胎表面的图案花纹。透明珐琅器始制于清雍正年间,清中期乾隆年间兴盛。此件錾胎透明珐琅面盆为铜胎,胎壁轻薄。口呈圆盘形,折边,口沿镀金,圈足•2.透明珐琅提梁壶,清晚期•通体施蓝色透明珐琅,四面作凸起开光,内饰描金石榴、莲蓬、瓜、蝴蝶,寓意瓜蝶绵长、多子多福。足内施蓝色珐琅,光素无款无胎(透明)七宝烧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