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学生参赛指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首届全国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学生参赛指南一、大赛宗旨全国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旨在考察我们通过历史探究获取新的历史知识的能力,而非作文写作能力,尽管这项能力在历史写作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仍然居于次要地位。二、比赛要求(一)命题范围:“发现身边的历史”是整个中学生历史征文大赛的基本命题,但为了突出重点,每届比赛都会在这个范围内,选取一个更为具体的年度主题。本次大赛的年度主题是“我写我家”,要求各位同学从各自的家庭或家族入手,探索自己生命的源头,通过讲述自己家族的历史,展现时代浪潮下个人或家庭的命运沉浮。此类作品,个人和集体均可参赛。在年度主题之外,大赛还为其他符合“发现身边的历史”这一基本主题的学生作品提供了参赛机会。此类作品,只接受集体参赛,由教研部门或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参加。(二)内容标准1.所有学生作品均要求一组两篇,分为A、B两文。A文:探究活动成果。真实地记录通过探究活动所发现的历史。A文的选题不能脱离“发现身边的历史”这一基本命题。要求同学们从自己身边——家人、家庭、家族及所在的城市、乡村——去发现和记录历史。因此,凡是与自身的实际生活及环境关系不够密切的选题都不符合要求。在此,请同学们特别注意,“历史”(已经过去的人的活动)和“史料”(文物、遗迹、历史文献、音像资料甚至人的记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史料并不是历史本身,它只是历史信息的承载和记录。因此,单纯地罗列探究活动所获得的史料并不是历史写作。只有通过充分挖掘史料,在合理推测、论证的基础上还原形成的故事,才是我们所要发现的历史。B文:探究活动总结。B文不能泛泛地谈历史感悟。首先,为了展现同学们的历史探究能力,交流活动经验,需要忠实地记录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其次,对比活动前后,个人或小组成员对历史的态度、认识方法上的变化,总结本次探究活动的经验教训,即通常所说的历史感悟。因此,B文至少应该包含活动过程记录和历史感悟两个核心组成部分。2、A、B两文应同时投稿。评审权重A、B两文各占50%。(三)稿件格式为了方便文件传输和处理,本次大赛只接受word文件。文件中的插图要求图像清晰,图片大小不低于640X480像素。三、活动建议(一)明确选题:首先必须明确大赛的选题范围,命题类主题是“我写我家”,特别策划类命题不能超出“发现身边的历史”这一命题范围。在确定选题时尽量做到“小切口,大纵深”,用具体的人或人群的命运来展现某个历史潮流,避免选取人物模糊,缺乏细节,流于表面的宏大选题。(二),将主题陈述细化为写作提纲。写作提纲是主题陈述的具体化,它必须构建于对讲述对象严密的逻辑分析的基础之上。从最浅层的意义上讲,同学们至少应该清晰地回答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对于一般的记叙文而言,这一逻辑链条的构建已经足够。但是,对于历史写作而言,埋头讲述故事本身却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把一个具体的故事,放置在它自身存在的时代背景之中。因此,大家还必须弄清楚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我们所说的时代背景并不是同时代重大历史事件或潮流的总和,而是与故事发生、发展和结束息息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潮流。如果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时代背景并不是静止不变的,恰恰是它的变化影响和改变了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的命运。对于历史写作而言,故事本身的发展构成其明线,时代背景的变迁构成其暗线。暗线的发展是主线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但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故事的主人公总会对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潮流做出符合自身要求的反应,要么与之对抗,要么主动顺应潮流。如此一来,同样的时代大潮中,不同的人物会有不同的行动,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历史的丰富性之所在。于是,能否明确故事的明线(起因、经过和结果)、暗线(时代背景),并理清二者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是一篇历史写作成败和优劣的关键。搞清楚了明线与暗线的具体内容及因果关系,一个历史故事的框架就基本成型了。但是,如果足够细心,你一定会发现,明线与暗线并不是直接起作用的。在明线的主体——个人与暗线的主体——社会之间,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特定的人群。事实上,每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总会对特定的人群产生影响,再经由人群的变化作用于具体的个人。同样道理,个人的反应也必须通过影响自己周围的人群,才能间接反作用于整个社会。因此,找到特定的人群,并搞清楚社会——人群——个人三者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一个清晰完整的历史故事便呼之欲出了。(三),让文章增色的写作技巧。客观上讲,按照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把一个故事讲清楚,就是一篇合格的历史作品了。但是,这样的叙事方式相对平淡,很难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有没有办法把一个真实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呢?“文似看山不喜平”(袁枚《随园诗话》),一篇好的历史写作一定是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首先,我们看看如何开篇。好的开篇总是引人入胜的,对于历史写作而言,一个充满矛盾,富于变化的历史场景总会催人思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这种历史场景往往存在于历史的转弯处,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后,个人的命运亦将随之改变。这时候,明线与暗线形成交集,个人面临重大抉择,矛盾冲突也最为强烈。归根结蒂,好的历史写作大多开篇于平衡被打破的时刻,既可以选择个人命运的谷底亦可以选择其巅峰处。其次,文章必须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必须是故事矛盾变化的自然展开,而不能靠作者的生拉硬拽来实现。第三,合理取舍与安排故事的分支。在搜集资料或采访的过正中,我们总会获得许多颇有趣味的历史细节,但这些细节往往与我们的主题并非直接相关。这时候,作者往往陷入两难,讲述这些细节吧,又担心冲淡了主题;不讲吧,又弃之可惜,心有不甘。这时,同学们不妨静下心来,做一下分析:如果这些细节有助于主题的表达,就可以留下来,如果,它与主题关系不大,甚至可能把读者带入歧途,就应该毫不犹豫地丢弃它。事实上,每一个有价值的分支最终都会回到主题上来,它要么独辟蹊径,带领读者更轻松快捷地抵达目的地,要么证明此路不通,必须回归正途。因此,好的故事分支总会给主题提供有力的支持,反之则是对主题的拖累,使文章拖沓冗长,变成漫无目的信马由缰。第四,结尾的处理。对记叙文而言,一个故事的结束便是文章天然的结尾,学生写作能做到这一点就算是合格了。不过,即便是故事的自然结尾,依然存在不同的角度,有的平淡无奇,有的却发人深省。如果有同学期望一个更加完美的结尾,以下几种情况,或许对大家有所帮助。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