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敬畏之心人生于天地之间,但怀敬畏之心。古人说,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从官员贪腐案动辄几千万、上亿,到暴力伤害案及于无辜幼童,还有令人发指的教师猥亵女童、医生贩婴、法官嫖娼。。。。。。这些丑恶现象一次又一次突破了社会底线,使人心失范社会失序。在社会转型中,尤其要重塑敬畏之心。党政干部尤其要带头树立敬畏之心。敬畏并不等于恐惧,敬畏是发自内心的对于公序良俗和自然规律的认可和遵从,是对终极价值自觉追求的体现,敬畏之心反映了一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最恰当、最合理的关系。有敬畏之心,方能做到“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首先,要敬畏法度,敬畏道德。法度是他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道德是自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行为的底线,人生的边界。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辽宁考察时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这把戒尺,就是党纪国法。第二,要敬畏群众,敬畏民生。曾子说:“大畏民志,此谓知本。党政干部要明确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要铭记并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敬人者,人恒敬之。领导干部只有首先把群众放在心上,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尊重。第三,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在我们的头顶,永远高悬着灿烂的星空。敬畏之心,是面对永恒的自然积极追求生命价值的出发点。在资源越来越紧缺的今天,必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决不能为了急功近利而肆意浪费资源、破坏自然环境。敬畏法度和道德,体现基本操守,方能坚守底线;敬畏群众和民生,体现社会关怀,方能气正风清;敬畏自然和生命,体现终极关怀,方能实现人生价值。重塑敬畏之心,不仅是一个人的修为,更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一个社会健康有序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