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9-2010第一学期考试A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南京晓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试试卷(开卷)学年度第学期共6页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院(系)主任审核签名:命题教师:王文建校对人: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单向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在方框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1、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是否承认国家的存在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在矛盾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3、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根据和条件的关系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5、“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句话体现了A.矛盾着的对立面互相排斥B.矛盾着的对立面互相渗透C.矛盾着的对立面互相依赖D.矛盾着的对立面同时消灭26、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A.唯心论B.不可知论C.机械唯物论D.朴素唯物论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显著特点是A.科学性和阶级性B.原则性和灵活性C.实践性和阶级性D.科学性和革命性8、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A.不需要任何条件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9、事物的质是指A.事物的规模和发展程度B.事物中所包含的维持其存在的方面C.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D.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10、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两种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11、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劳动A.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B.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C.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D.使人更好地适应自然12、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A.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C.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13、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一种A.抹煞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观点B.折衷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绝对主义的观点14、“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A.要抓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B.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C.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D.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15、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读书不能获得真知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6、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是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二元论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17、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社会实践B.个人的主观努力3C.社会的客观物质条件D.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统一18、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A.事物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方面B.事物中消极的方面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D.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19、人口因素是指A.一定质量的人口B.一定数量的人口C.一定构成和分布的人口D.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20、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C.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1、资本主义利润率反映的是A.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C.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D.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2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为A.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C.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C.具有历史的继承性D.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2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说的“客观实在”是指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24、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B.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C.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25、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A.永恒性B.客观性C.不变性D终极性26、社会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是A、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B、购买、生产和销售C、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D、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27、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A、商品与货币的对立B、商品与商品的对立C、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D、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立28、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提高了,而从价值量考察则A、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不变B、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提高C、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提高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不变29、马克思说:“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这就是说4A、只有出现了货币,商品价值才得到了外在表现B、价值的内在尺度是劳动时间,外在尺度必然是货币C、货币可以将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准确表现出来D、价值的内在尺度只有通过外在尺度30、资本的周转速度A、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D、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3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32、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3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它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34、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A、随着生产耗费而逐渐消失B、能够发生价值增殖C、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D、借助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35、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A、降低劳动力价值B、追逐绝对剩余价值C、追逐超额剩余价值D、追逐相对剩余价值36、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因为它能够把A.真理变成现实B.谬误转化为真理C.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提高D.人的认识器官无限延长37、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B.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38、加快资本周转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根本原因是A、预付可变资本增加了B、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了C、剩余价值率提高了D、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39、必然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是A、泛指客观必然性B、泛指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受到客观必然性的支配C、指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状态D、指人们的行为受着盲目必然性的支配和束缚的一种社会状态40、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5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作用发展的条件”,这是指A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无产阶级专政D、共产主义社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在方框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414243444546474849504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因为它是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D.唯物辩证自然观和唯物辩证历史观的统一42、剩余价值是A.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创造的价值B.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C.商品价值中补偿劳动力价值后的剩余部分D.商品价值中补偿资本消耗后的剩余部分43、辩证的否定观认为A.肯定中包含着否定B.否定中包含着肯定C.肯定中不包含否定D.否定中不包含肯定44、区分社会意识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在于看它是否A.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B.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C.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D.反映一切阶级要求和愿望45、从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上来判断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实事求是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C.画饼充饥D.纸上谈兵46、垄断利润的来源包括A.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非垄断企业利润的一部分C.垄断本身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通过再分配手段获得的收益4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体现在A.它并没有了经济和社会矛盾B.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C.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它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48、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内调整的表现形式是A.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B.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6C.股份公司的出现D.国民经济计划化的实行49、空想社会主义萌生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之际,并随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在19世纪初达到以了顶峰。当时,欧洲有三个最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是A.莫尔B.圣西门C.傅立叶D.欧文50、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A.他们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B.他们长期参加和亲自领导了工人运动C.与此同时进行了大量艰苦的科学理论研究工作D.当时已经具备了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三、辨析题(先判断对错,然后进行分析,每题5分,共20分)5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52、新事物就是新产生的事物。5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54、“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四、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分析后面提出的问题,1题,共10分)55、下面是关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的材料:材料1: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材料2: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摘自《毛泽东选集》第3卷材料3: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是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摘自《邓小平文选》第2、3卷请回答:(1)材料1的中心思想。(2分)(2)材料2的中心思想。(2分)(3)材料3的中心思想。(2分)(4)贯穿于材料1、2和3的共同思想及其现实意义。(4分)五、论述题(1题,共10分)56、一些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凡物必有合,……有合各有阴阳”。“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简析上述论点包含的辩证法思想(3分),阐明马克思主7义哲学在这方面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7分)。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