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谈实事求是思想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实践意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实事求是的学习思考毛主席曾经说过:“党内要是能多几个真正实事求是的同志,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就会大大增强。”对于当今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而言,按照实事求是的标准办事,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深入认识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我觉得是一个既深奥高原又紧贴生活的话题,毕竟在今天这种充斥着很多社会转型时期躁动、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浮华的社会中生活,要始终坚定不移地保持自我,天天向上,有一定的困难。我觉得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不断提升自我素质,脚踏实地,在每一项实践活动中,首先树立起牢固的“实事求是”观念,时刻保持“实事求是”之心上面。在最浅显的认识层面来看,与“实事求是”这一概念最相近的就是我们很熟悉的“诚实”,对主观的人真诚相待,对客观的事物尊重规律,总是“求是”,根据客观事实来主导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言行,是人的基本道德规范。看起来,诚实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在阶级社会中利益分配的差异、个体禀赋的区别、评价标准的单一,很容易使人动摇这一基本准则,这样还如何做到“实事求是”呢?而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最多的不诚实体现在学术上,比如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抄袭论文甚而是发明专利。我自己就有亲身的经历,每次看中文论文的时候,总感觉同研究领域的论文有多篇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并且言之无物,根本没有任何实际的参考意义。这些论文的撰写都没有建立在真正的实验基础上,没有任何的事实基础就胡乱发表,只为了一时的名誉,如此的不尊重科学事实,是对于“实事求是”精神的亵渎。所以,我觉得我们学生首先要做到学术诚实,学习的时候做到正确而真实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情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术研究的时候要尊重科学事实,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进展成果。而要做到这些,其实是要从小就开始的,如同美国一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灌输要独立思考,自我创新绝不抄袭的观念,于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就时刻很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渐渐地也就形成一种原则和习惯了。所以,我想说,要做到学术诚实是需要我们时刻把它作为一种信仰和原则明确在心的,在遇到诱惑时,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给自己开先例,渐渐地内化于心,也就成为一种习惯一直延续下去了,如此做到在学术上“实事求是”。正确认识利益与劳动,从长远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做到对客观实际事物的诚实就有了坚实基础。然而,对自己诚实,也就是正确看待自己,有自知之明,对自己负责,就需要更多智慧与勇气。有一位哲人曾说,人最难认识清楚的其实就是自己。原因也很简单,人总是需要找到各种理由来支持自己的内心,从心理学来说,人总是要不断地自我肯定从而获得内心的安定和安全感。而在这个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自我的认为与客观事实不相符,于是“实事求是”就无法做到了,而人是无法直接感知到这一点的,所以这时,我们就需要有一种反省机制。“吾日三省吾身”,反省自己的行为、思想、言论是否与实际相符,是否有夸大和虚浮的情况出现。那么,我们反省所需要的参照物从哪里来呢?首先可以是他人的评价,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般情况下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总是具有一定客观性的,广泛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带着一颗虚心接受的心去思考和反馈这些看法,甚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反向思考自我,你就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然后还可以通过查看一些书籍和报刊来了解我们想要成为的人应该是怎样的,标准有哪些,再来和自己的现状作一一对比比较,这样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而做到了对自己诚实,正确认识自己,也就能向“实事求是”迈进一步了。其实,学习就是一个追求“实事求是”的过程。我们学习医科知识,是为了清晰地且客观地认识生命规律,从而将认识成果应用在保证人类健康事业上,从“实事”出发,探求一个“是”字。而学习社科知识,是为了明辨事理,掌握思考这个世界和自我人生的方法,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也就能在分析判断事物时不主观臆断,而是主动去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思路,引导自己的思想走上“求是”的道路。人无知识,则只能胡思乱想,“思而不学则罔”,到最后是无法追求到真理的,这时候就需要广泛地涉猎文化知识,研习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不断给自己的大脑输入正的能量,在这个基础上再形成自己的思想,才能保证不会走偏,不会走向自我而与“实事”背道而驰。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时常与他人多交流多讨论则更好,思想火花的碰撞只会带来更多更新更正确的认识。“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事物的真实存在形态和发展规律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而社会实践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应运而生。我们这些身着白大褂“书生”平时总是只在校园里生活,很少有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这样就导致我们对社会的了解只能停留在感性的基础上,甚至是零,以这样的认识去思考社会、思考国家层面上的问题,难免会因为缺少对事实的认知而无法做到尊重“实事”,而没有“实事”的基础也就无从谈起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的探究,即“求是”。所以,我们需要好好珍惜进入到社会中去实践的机会,并且在每次实践时要注重对社会的真实状况的感知,越是与自己的想象或是原有的认知不符的地方,就越是要积极地去了解、去挖掘,从而来修正我们认知的错误。人总是有一个共同的弱点,那就是容易趋于大众化,意即其观点和思想容易受社会舆论的影响而将自己的想法弱化了,而谁又能保证大多数人掌握的意见就一定是对的呢?“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量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十分正确的,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一定要让他人的观点凌驾于自己的深思熟虑上呢?要“实事求是”就需要我们拥有批判性思维,“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时候对待事物都要持有批判和怀疑的精神,不要轻易地下结论,也不要随意“跟风”,将他人未经检验的观点作为自己的观点,而要从不同角度、辩证地去重新审视这个问题,结合事实、结合多方的观点,再加上自我的思考,慎重地得到结论。对待事物,如果能总是做到这一点,克服轻易下结论、顺从他人观点的弱点,就离“实事求是”不远了。创造性的思维和工作总是需要以事实为基础的,脱离了“实事”的创造性是幻想,是空中楼阁,于实际、于社会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要做到创造性首先就需要我们努力去做到“实事求是”。而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最大的创造性体现在学术和社会工作上,比如说学术上,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是前人的成果,其中有很多地方是空白的,或者是没有研究清楚的,还有待我们去探求、去发现。以上便是我认识到的我们想要达到实事求是所需要学习和发展的地方,时刻把握这些要点,就能在追求“实事求是”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