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B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18页一、判断题1.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就是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所创立的一切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2.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又开辟了新的时代。(A)3.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A)4.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A)5.所有唯物主义者的思想都是科学的,所有唯心主义者的思想都是荒谬的。(B)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在于,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精神第二性。(B)7.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A)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A)9.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A)10.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A)11.矛盾的斗争性就是指矛盾对立的双方你死我活的对立和对抗。(B)12.在社会发展中有矛盾的存在就没有和谐,要建立和谐社会就是要消灭一切社会矛盾。(B)13.客观辩证法就是唯物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就是唯心辩证法。(B)14.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唯物主义通常主张反映论,而唯心主义则主张先验论。(A)15.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的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它对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A)16.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发现“永恒真理”和“终极真理”。(B)17.绝对真理就是完全正确的真理,相对真理就是不完全正确的真理。(B)第2页共18页18.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也可以作为进一步检验其他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B)19.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A)20.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对人的性格、气质及社会的性质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如人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B)2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的总和。(B)22.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发展历程都必须按顺序经过五种社会形态的发展,否则就违背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B)23.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再是通过辛勤劳动,而是通过掌握知识。(B)24.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意味着工人受剥削程度减轻,资本家获取的利润量减少。(B)25.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性,因此,它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B)26.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A)27.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可以通过统治阶级进行社会改良或改革来实现的。(B)28.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A)29.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所以在生产力较落后的一些东方国家社会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是一种“历史的误会”。(B)30.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A)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B)第3页共18页2.认识辩证过程的方法论意义之一,即认识论化为群众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A)3.私有制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第一个基本原则。(A)4.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又离不开流通而产生。(A)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B)6.掌握适度原则就是强调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超出事物的度。(B)7.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这一结论的完整意义,即劳动创造了人本身。(B)8.认识必然,是获得观念上的自由,掌握必然,才是自由的实现。(A)9.“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说明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A)10.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结果。(B)11.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者价格,之所以具有欺骗性,就在于一切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A)12.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A)13.劳动人民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B)14.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物,因而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不存在竞争。(B)15.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A)16.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B)17.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A)18.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上留下明显“痕迹”,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人。(B)19.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A)2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现实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A)21.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可参与企业决策,以及职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改变了工人的地位。(B)2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A)23.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B)24.劳动既然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这说明它本身也有价值,是商品。(B)第4页共18页25.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A)26.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A)27.主、客观辩证法在表现形式上的区别是,前者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后者采取观念、逻辑的形式,与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B)28.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虽说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但并非一般趋势。(B)29.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在于它造福人类,还在于它“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而使技术的胜利要以道德的沦丧为代价。(A)30.国家的消亡是指政治国家的消亡,也包括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一并消亡。(B)二、单项选择题31.(B)是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A.绝对的正确性B.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对现实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D.以崇高的社会理想为精神动力32.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最大成果”的是(A)。A.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唯物辩证法3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C)。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D.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具有统一性34.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意识往往不同,这说明(B)。A.意识不受客观事物的制约B.意识受人们主观状况的影响C.意识的内容是与生俱来的D.意识是主观自生的3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36.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体现了(A)。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统一第5页共18页3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38.“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D)。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B.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C.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D.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39.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C)。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原有的度D.事物的变化是否合乎规律40.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C)。A.普遍联系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具体分析法41.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C)。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C.一切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4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A)。A.成正比B.成反比C.不成比例D.反向变化4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B)。A.生产资料B.劳动力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44.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其本质都是为了(D)。A.垄断先进技术B.控制商品生产C.操纵销售市场D.获得垄断利润45.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B)的总和。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和购买时间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46.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C)。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第6页共18页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47.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A)。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48.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D)。A.价值如何增值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C.剩余价值的实现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49.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控主要是运用(A)。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计划手段50.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C)。A.实现社会单一的公有制B.按需分配C.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D.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3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和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32.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在于说明(B)。A.实践对理论有指导作用B.理论对实践有能动指导作用C.理论比实践重要D.实践比理论更重要33.“世界上没有一种力量能够挽救资本主义免于崩溃”,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两句话的主要依据是(B)。A.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矛盾的不可调和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D.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和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34.哲学的党性和党派性是指(D)。第7页共18页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C.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3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观点是(B)。A.唯物主义观点B.实践观点C.辩证观点D.群众观点36.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B)。A、《(资本论)第一卷》的发表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共产主义同盟的创立D、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37.认为“一切事物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这是(A)。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3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C)。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39.梁启超“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的观点是(B)。A.客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B.主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