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概述单选题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指导原则D:前提条件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4、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5、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空想社会主义6、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A:配第、斯密、李嘉图B: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7、黑格尔、费尔巴哈是()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8、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A:理论品质B:理论基础C:理论核心D:理论内涵9、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多选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2、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反对的错误倾向有()A:相对主义B:经验主义C:教条主义D:折衷主义物质世界发展规律单选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5、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B:世界是统一的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世界是不断发展的6、“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这是一种()A: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7、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感觉的集合D: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广延性B:持续性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9、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10、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1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位置的移动C:事物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3、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D: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中1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15、“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种()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16、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A:客观性B:普遍性C:特殊性D:斗争性17、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是()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18、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原有的度D:事物的变化是否合乎规律19、下列选项中,表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有()A: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20、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D: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走势21、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22、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2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可能和现实的关系24、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A: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B: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C: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2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外因和内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26、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会导致()A:宿命论B:唯心主义先验论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D: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27、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A:认识客观规律B:制定周密计划C:依靠广大群众D:参加社会实践28、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29、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A:学习书本知识B:进行社会调查C:参加社会实践D:研究实际情况30、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A:客观性B:变动性C:社会性D:能动性31、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A: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下列各项中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的有()A:机械性B:局部性C:不彻底性D:形而上学性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4、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A:因地制宜B:掌握火候C:注意分寸D:适可而止认识论单选题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2、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3、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4、认识主体具有的突出特点是()A:能动性B:被动性C:消极性D:积极性5、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首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都具有()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全面性6、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A:普遍联系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具体分析法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8、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一种()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9、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B: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D: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10、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A:感觉、概念、判断B:概念、判断、推理C:感觉、知觉、表象D:感觉、知觉、推理1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12、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因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C:类似经验论的错误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13、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实践——认识——实践D:意识——物质——意识1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A:唯心主义辩证法B:唯物主义辩证法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1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16、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A:真理是有价值的B:有用即真理C:真理是永恒的D:真理是万能的17、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18、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19、“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B: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C: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D: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20、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多项选择题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现在()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A:感觉B:知觉C:概念D:表象3、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A:感觉B:概念C:判断D:推理4、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除生产方式外还有()A:人口因素B:民族构成C:地理环境D:国家政权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6、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7、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8、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9、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客观性是指()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