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一.古希腊“第一科学”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近代科学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古希腊的科学,即逻各斯,又称形而上学,物理学之后,超越表象世界。如尼门尼德的存在、真理之路,苏格拉底的至善,柏拉图的理念,区别于“主观意见”。希腊人的“理论心态”——穿越“流变”表象,达到永恒不变“真理”。古希腊的科学就是哲学,包括在哲学之内。特征分析:1.古希腊最早产生的是自然哲学,希望寻找一种具体的、有形的物质,如水、火、数,来认识世界的本质,当然这本身也是种隐喻2.从苏格拉底开始,人们把目光转向了自身,认识你自己,知识即德性3.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之喻:告诉人们,唯有科学真理抓住的不是幻觉和影子,而是真实的现象或实在。4.亚里士多德强调了理性和学科观念近代科学是从神学、宗教中孕育出来的,中世纪的人们认为通向上帝有两条路,一条是研习圣经,一条是研究自然界,因为世界是上帝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世界这一作品,能浮现上帝的意志和痕迹近代自然科学又是人文主义的女儿,起始来自“通神论”。后来人们愈发倾向于通过研究自然界来认识上帝,因而为科学的开启提供了可能性,近代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第一个伟大工具,概念,这是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继承而来的,第二个伟大工具,即理性实验,从文艺复兴开始,经过伽利略的引入,到通过培根得以实现。特征分析:近代的“科学”中产生了科学工作的第二个伟大工具即理性实验,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这种实验是一种可靠的可控实验手段。真正的我们现在意义上的“科学”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强调理性实验,采用实证、实验的研究方法。二.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评论。这是科学的“实践”目的,也是强调控制自然的科学价值观,甚至,只有以控制自然为目的,才有对自然的科学认识。培根所强调的是:知识不能通神,知识就是力量。他批判了中世纪以来,人们认为通过研究大自然能认识上帝的观念。知识是无法达到认识本质的作用的,但知识至少可以控制自然。培根相信他指出了科学的新途径,建立了与亚里士多德工具论相反的《新工具》。通过科学实验所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以此来达到控制自然的目的。后人提出伊卡罗斯问题,批评培根。指出科学技术的双刃剑问题;法兰克福学派将其引入社会批判理论,社会的技术主义统治问题。关于伊卡洛斯的隐喻,人们若是过分使用科学技术,去控制自然,这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自然则会报复人类,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凸显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已经是足以让人警醒了。人们过分推崇技术、崇拜科学,陷入了科学主义的陷阱,人们过分依赖于科学技术,现代社会,我们称之为科技时代,科学技术无孔不入,就拿我们的手机来说,智能手机的发展,一方面带给了我们生活更多的便利,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甚至严重依赖手机,成了手机的奴隶,人类发明了科技,反倒被科技所控制,人类发明了手机,反倒被手机给俘虏。科学技术统治了人类社会,人的地位,人的价值和尊严,摆放在哪儿呢?三.实证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1.拒斥形而上学。现象背后的超验的“本体”.“存在”领域也许存在,但不是认识的任务,更不是科学的任务。2.经验论和工具论的语言.概念。随之带来科学使用的概念革命,有意义的叙述所用的概念,不需要以形而上学为基础去建构。3.自然科学方法至上:自然科学是所有科学的典范。只有自然科学才能界定知识的意义。4.自然现象主义:“对象”作为客观的现实能够被还原为可观察的单元或自然现象5.经验主义:科学的“经验”主要来自“观察”。实证科学完全以经验为基础,以那些能够被观察和检验的事物为基础。6.价值中立。割断科学研究方法中与精神.道德.价值.人生意义的“关联”。坚持事实与价值的二元论,价值不能由事实推论得出。科学真理是独立于道德和个人主观因素的。科学研究因此对研究对象不作价值评价,是独立于社会和道德价值的中立活动。7.工具性知识。科学研究目的就是工具性.技术性的知识,达到控制和占有对象。而不是如形而上学那样关切事物存在的意义。8.意识形态性质。技术性知识的理解掩盖了实证主义的政治本质。——A,控制;B,理性动物人;C,“权力意志”;D,虚无主义。四.解释学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1.明确时代的“意义危机”之拯救在于科学方法论问题。伽达默尔明确解释学是人文科学方法论。2.超越实证主义。寻求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科学性”,达到比实证主义更源始的基础。这是胡塞尔现象学.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明确的理论使命。3.主体间性。反对抽象的主客二分的非解释学基础的“客观主义”。科学与对象之间存在主体间性的意义理解(精神文化)基础关系。4.超越“实在论”的“建构实在论”。反对还原主义;主张“建构实在论”,即“实在”关联人的生存意义理解。如迪尔凯姆的还原主义的“社会现象”与韦伯的关涉文化意义的“个体行为”.“理想类型”。5.语言学的转向。逻辑实证主义的逻辑工具语言观与解释学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语言观。发展为“语言建构论”,即社会现实与实践.自然客体是借助语言和意义建构起来。6.人学(人性论)的转向。实证主义的无意义能动性的“抽象主体”,到解释学的理解世界的“意义主体”。前者是“认识或观察”,后者是“理解或领会”;前者是“占有或控制”,后者是“存在或生存””(有意义的生存)。7.局限:“价值中立”。只是“理解”.“解释”世界,而无对于世界的“批判”——文化.社会批判。引发哈贝马斯的“批判解释学”。8.局限:理性主义的“意义真理论”。脱离现实的生活世界;“改变世界”.“人的解放”不作为解释的“意义真理”的绝对标准。五.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征分析。1.马克思的“哲学”,同时对实证主义和解释学都具有挑战性。2.反对实证主义。认为其“物质”“敌视人”,世界被机械化.数量化.反对世界的总体性的质变。表现在对霍布斯的唯物主义的批判,以及古典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人学与历史批判。3.反对“只是解释世界”的传统哲学。认为“作为哲学的哲学”用“本体”.“绝对真理”来“解释世界”,使一个苦难的.需要改变的世界具有了“真理性”和“依据”,是使苦难的.现存的世界合法化.附魅。集中表现在对黑格尔唯心哲学的批判.对整个哲学的意识形态性质的批判。4.两种哲学——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背离了哲学的责任:“改变世界”。“新哲学”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要实现的目标是“人类社会”不是“市民社会”。哲学的“实践转向”引发哲学的“历史转向”,即“历史科学”。5.两种哲学没有真正找到现代世界及其事物的本质.来源和归宿。这被“形而上学”的哲学所关切的人类与世界“存在意义”的真正解决道路在于:“历史”。英国唯物主义只是为近代经验科学提供方法论与哲学依据,拒斥了存在意义与历史问题;德国唯物主义没有“历史”。而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哲学没有真正解答“历史之谜”。马克思反对哲学的“伦理转向”。6.马克思历史科学的“经验”概念:方法:①感性具体——抽象——抽象具体;②历史与逻辑统一。两个方法相互配合。方法的方法论和哲学依据:A,“人的自我存在感”——“人的解放”为基础确立“经验”。B,“异化劳动”的“经验”确立的方式,反对古典经济学“经验”确立的方式。马克思引入了“人本学”.“历史”.“辩证法的运动.内在联系”三个理论中介来确立“历史”或“共产主义”科学的起点“经验”,即“抽象的具体”。——据此反对古典经济学的“经验科学”和黑格尔哲学的“伪经验”。C,“实践”的“经验”的确立方式。反对黑格尔的精神本体的确立方式和费尔巴哈的自然本体的确立方式。哲学的实践转向。D,“历史”的“经验”确立方式:生活世界。反对“道德拯救”世界,主张“历史进化”。历史科学的前提.起点.基础:“生活”——“有生命的个人”.“物质生活过程”.“生活决定意识”等等。进一步,以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历史科学来确立“经验”——事物.自然.社会.文化等“经验”。E,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经验”确立方式:“社会主体”;“仿佛先验结构”;“感性具体-抽象-抽象具体”和“历史与逻辑统一”;F,《资本论》的“经验”方式:“事物本身的辩证法”;“颠倒黑格尔的辩证法”;“资本”与“绝对精神”;“商品”起点的“经验”建构方式与辩证分析;“绝对精神”与“三种拜物教”;“历史理论”——当代世界的本质.来源与归宿。7.科学研究的终极价值:“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与此相应的“社会运动”或“社会制度”——“人类社会”。8.科学知识(不同真理层次)标准:改变世界的“实践标准”——区别于实证主义的科学只是“控制对象”标准;三个层面:技术实践.社会生活实践.人的自由与解放实践。马克思的真理的最高标准: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实践。在这个标准下可以产生:技术实践和社会管理实践的批判。9.科学研究的思维:辩证法。辩证法在于实践中的否定,包含以下几种:主客体间的辩证法、事物的辩证法、革命的辩证法——在对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历史的辩证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世界的“历史”。10.“只有一门科学”即“历史科学”: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合一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科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此为基础建立“方法”。11.科学的评价标准:生产力与以人为本;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与人的“生存”——自由.存在.越出自身的生存;人的“生存”危机问题中的历史进化与文化拯救;历史发展与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