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产生及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一)1.如果从它的创立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如果从它的阶级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为谁所用)(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3.如果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关于世界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二)、1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列宁继承和发展并推进到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以及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1.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第一、二、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依据(第四、五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3、科学社会主义归宿(第六、七章)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之点,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原始积累)(充足的原始积累;英国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原始积累:1雄厚的资本: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人民的剥削、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获得了充足的资本2充足的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提供了廉价的劳动:3海外贸易发展和市场的扩大:美洲大陆的发现,为新兴资产阶级开拓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4丰富的资源和原料:英国本土煤铁资源丰富;广大的海外殖民地原料来源充:5技术知识: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技术知识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40年代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2条件:工业革命最基本的条件(资本、雇佣劳动力)、科学技术件(生产技术)、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引发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市场)、手工工场—机器生产—工厂制、经济危机:产品相对过剩—通货膨胀—失业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对抗性,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对立和斗争。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2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阶级矛盾: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增大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廉价雇佣女工和童工。工人:捣毁机器、烧毁工厂→罢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突出,开始成为首要地位的社会矛盾。法国、英国、德国三大工人起义: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起义失败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实践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2、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1、)马克思主义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继承与创新,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最根本的生产关系。第一次明确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即阶级关系。第一次发现了劳动的二重性,建立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2、)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吸收了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把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之上。1、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大会、起草《共产党宣言》、国际工人协会成立、第二国际成立大会。3、马克思主义:119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2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罗伯特·欧文)4、1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创立了唯物论和辩证法2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3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一、十九世纪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第一章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和哲学基本问题1.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2.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物质和精神何为世界本源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对物质和精神何为世界本源问题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第二方面内容: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可知论、不可知论对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是可知论对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回答。不可知论:康德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无法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休谟人总能认识自己的感觉,在感觉之外不可认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根据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社会历史观可划分为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3.世界的存在方式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承认还是否定内部矛盾辩证法:主张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主张世界是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1、哲学物质观念的历史发展(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物质具体形态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局限性:直观性、猜测性(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培根、爱尔维修、洛克、拉美特里物质=原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机械性:以力学的原理解释一切,把人也看成机器;形而上学性: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否认矛盾;不彻底性: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第一、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第二、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四)世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按照其固有的规律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物质世界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标志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凡物质都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3、两种错误倾向割裂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的关系,就会导致两种错误倾向:唯心主义: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设想不运动的物质。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静止的含义: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2)静止的表现形式:没有发生位置移动;没有发生质变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相对的。联系: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即静中有动;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即动中有静4)两种错误倾向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绝对运动(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相对主义诡辩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5)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1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就无法了解运动。2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3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事物6)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物质的感性性质和形式、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1、实践的基本形式、特点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是人所都有的活动;实践是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1、社会生活实践性的体现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创造物质资料的实践创立社会关系的实践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观念领域二、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一)世界的普遍联系1、联系的涵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多样性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4、联系的普遍性:(1)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周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