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甘肃省张掖市农村慢性病防治问题研究姓名:马媛媛学号:专业:临床医学甘肃省张掖市农村慢性病防治问题研究摘要: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关键词:甘肃农村慢性病防治Abstract:Chronicdiseasesmainlyreferstoagroupofdiseases,suchascardiovasculardiseases(hypertension,coronaryheartdisease,cerebralapoplexy),diabetes,cancer,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hronicbronchitis,emphysema,etc.),mentaldisordersandpsychosis.KeyWords:GansucountrysideChronicdiseasesPreventionandcure一、农村慢性病防治问题研究的意义(一)农村慢性病的概念慢性病专门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慢性病会导致巨大危害,一旦防治不及,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危害。而一些学者发现,慢性病的发生与消化系统有重大关联,并提出了发生规律的研究理论。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二)农村慢性病防治的内容1、建立农村慢性病防治的目标1.1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人群知晓率达50%以上,35岁以上成人血压和血糖知晓率分别达到70%和50%。1.2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到9克以下;成年人吸烟率降低到25%以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儿童青少年不超过8%。1.3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40%,管理人群血压、血糖控制率达到60%;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幅度控制在5%以内,死亡率下降5%;1.4将4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控制在8%以内。1.5慢性病防控专业人员占各级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的比例达5%以上。2、农村慢性病防治对象范围2.1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甲状腺机能障碍,糖尿病,高血脂症,威尔逊氏,痛风,天疱疮,皮肌炎,泌乳素过高症,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肾上腺病变引发内分泌障碍,脑下垂体病变引发内分泌障碍,性早熟,副甲状腺机能低下症,性腺低能症,精神疾病,精神病,神经系统疾病,脑瘤并发神经功能障碍,巴金森氏症,肌僵直萎缩症,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变质及遗传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婴儿脑性麻痹及其他麻痹性症候群,癫痫,重症肌无力,多发性周边神经病变,神经丛病变,三叉神经病,偏头痛,脊髓损伤,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栓塞及血栓症,雷诺氏病,川崎病并发心脏血管异常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炎,肺沈着症,外因所致之肺疾病,过敏性鼻炎,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慢性肝炎,胃肠机能性障碍,(含慢性胰脏炎、各种胃肠息肉症、急躁大肠症候群、胃肠糜烂性炎症、慢性大肠炎症),慢性胆道炎,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炎,肾脏感染,骨骼肌肉系统及结缔组织之疾病,关节炎,多发性肌炎,骨质疏松症,红斑性狼疮,慢性骨髓炎,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眼及其附属器官之疾病,青光眼,干眼症,视网膜变性,黄斑部变性,葡萄膜炎,玻璃体出血,角膜变性,传染病,结核病,甲癣,先天畸形,先天性畸形疾病,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干癣,全身性湿疹,乌脚病,白斑,脂漏性皮肤炎,类淀粉沉积症,,类天疱疮,疱疹性皮肤炎,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表皮分解性水疱症,严重性鱼鳞癣,(含层状鱼鳞癣及鱼鳞癣状红皮症),毛囊角化症,进行性全身硬皮症,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慢性贫血,紫斑症,持续性血液凝固障碍(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增生症,耳及乳突之疾病,慢性中耳炎,内耳前庭病变,其它,脏器移植后药物追踪治疗,癞病(麻疯),痔疮,摄护腺(前列腺)肥大,子宫内膜异位症,停经症候群,尿失禁,油症(多氯联苯中毒),先天性免疫不全症,慢性摄护腺炎(需经摄护腺按摩取摄护腺分泌液证实者)。2.2主观感觉异常,注意力转向自身健康人精力集中于工作或学习,心理活动经常指向外界客观事物。人患病后,注意力转向自身,感觉异常敏锐,甚至对自己的心跳、呼吸、胃肠蠕动的声音都能听到,心中总想着自己的病,而对其他事物很少关心,这容易被别人误解为自私或冷漠。2.3心境不佳,情绪不稳生病属于负性刺激,势必影响病人的情绪,形成不良的心境,容易看什么都不顺眼,好生闲气,好发脾气,给人以不近人情的感觉。病情越重,病程越长,这种异常情绪反应越严重。这种消极情绪,不仅容易被人误解,使人不愿意接近,而且还不利于病体康复。2.4被动依赖,情感脆弱由于不断受到亲人的关怀与照顾,病人会变得被动、依赖性增强,本来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不愿意动手;情感变得脆弱,甚至幼稚,像个孩子似的,总希望亲友多照顾、多探视、多关心自己。2.5多疑、神经过敏病人往往会变得神经过敏,疑虑重重,听人低声谈话,就以为是谈自己的病,对医护人员和亲友的好言相劝也常半信半疑,甚至无端怀疑医护人员给自己开错了药、打错了针。这种异常心理不仅会对医患关系起破坏作用,也不利于病人安心养病。2.5紧张、焦虑、恐怖许多病人入院后会感到紧张,特别是看到周围的病人死亡时,会产生恐惧心理,怕疼痛、怕开刀、怕变残、怕死亡。这种心理对康复极为不利,会削弱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机体免疫力降低。二、甘肃省张掖市农村慢性病防治的现状(一)农村慢性病问题的现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类由职业和环境、生活和行为方式等不良因素暴露引起的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和精神心理等疾病,具有患病人数多、医疗成本高、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的特点。1.1糖尿病在我省被调查人群20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9%(全国为11.6%),其中男性为11.6%,女性为8.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城镇居民为10.7%,农村居民为8.5%。糖尿病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之间有密切关系。高血压人群和血脂异常人群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高尿酸血症与Ⅱ型糖尿病代谢紊乱及并发症密切关联。年龄、经济收入、超重/肥胖、遗传等为导致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2高血脂症在我省被调查人群20岁以上发生情况:高甘油三酯血脂的患病率为22.9%,其中男性38.2%,女性14.3%,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9.1%,其中男性9.9%,女性8.7%;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为12.3%,其中男性11.2%,女性12.9%;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为25.7%,其中男性为39.2%,女性为17.3%。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因素有居住地(城乡)、年龄、性别等社会因素和吸烟、饮酒、喜欢吃肉及缺乏运动等;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居住地(城乡)、吸烟、饮酒习惯等。1.3终末期肾衰在我省被调查人群患病率约为1.7/万,引起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发病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43%,其次为糖尿病和高血压,分别占31%和11%。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人数仅占终末期肾衰患者总数的50.6%,腹膜透析占4.4%,33.8%的终末期肾衰患者未进行透析治疗。女性、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缺乏体育锻炼、低收入水平和低文化水平为慢性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和老人是慢性肾病患病的高风险人群。1.4白血病在我省被调查人群发病率为2.94/10万,其中城市为2.82/10万,农村为4.29/10万,农村发病率是城市的1.52倍,且死亡率高于城市。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家里新装修及家具喷漆、生活环境存在空气污染、母亲怀孕期间不良影响等。经常食用新鲜蔬菜、新鲜水果及肉蛋奶类成为儿童、青少年白血病的保护因素。成人白血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服用抗肿瘤类药物、家庭装修及家具喷漆、精神压抑、长期职业接触史、经常食用洋快餐及方便食品、服用过减肥药等。饮茶、体育锻炼和食用新鲜蔬菜为成人白血病的保护因素。1.5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疾病谱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慢性病应该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广泛重视。虽然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目前慢性病防控仍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包括政府重视不够,全社会的行动还没有形成,防治经费严重不足,卫生资源配置不均,防治体系尚不健全,卫生信息系统不完善,防治效果与其他省份还有很大差距等。这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不是任何单一部门自己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议建立政府牵头,多部门协调的慢病防控机制,从实施城乡居民重大疾病健康素养促进工程、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病人的规范化管理、推进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等几方面入手,构建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慢性病预防控制体系。(二)农村慢性病问题防治取得的成果1.1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将营养改善和慢性病防治融入各项公共政策。多部门在环境整治、烟草控制、体育健身、营养改善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公共政策。落实政府和部门职责,提供健康性支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2着力构建上下联动、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和工作机制。国家层面相继成立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协同指导全国营养改善与慢性病防治工作。地方层面强化了疾控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合作,建立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双向转诊等协作机制,积极地探索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模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整体提升慢性病的诊疗能力,夯实慢性病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有效地诊疗服务。1.3积极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广泛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近80%的县区,积极实施贫困地区儿童和农村学生营养改善、癌症早诊早治、脑卒中、心血管病、口腔疾病筛查干预等重大项目,以及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1.4不断提高慢性病防治决策的科学性。国家卫生计生委不断完善营养与慢性病监测网络,扩展监测内容和覆盖范围,相继开展居民死因监测、肿瘤随访登记、营养与慢性病监测等工作,为掌握我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评价防治效果、制定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三、甘肃省农村慢性病防治存在的问题(一)群众健康意识有待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投资意识虽然逐步增加,但却花费大量金钱购买所谓“补品”。而缺乏对疾病防治的科学认识。因而慢性病防治活动的社区接受程度不高,甚至容易产生误解,发生将上门服务的医务人员赶走的情况。(二)日常经费难以保证:因为补偿经费机制未解决,一级医院缺乏慢性病防治的常规经费。因此,其慢性病防治日常工作难以长期持续开展。(三)缺乏系统支持:慢性病的监测、登记、上报和统计网络系统远未到位。因此,一级医院在慢病防治方面的职能不能准确定位,工作亦缺乏长远规划。一级医院对社区内慢性疾病的动态变化难以充分掌握,更不要说在此基础上主动开展慢病防治的有关服务。(四)缺乏防治对策:目前,对某些慢性病的发病规律、发病趋势,以及慢性病的控制对策与措施尚缺乏深入了解,导致社区在防治中缺乏更有效的操作手段。(五)组织协调不力:慢性病防治组织系统中的有关部门,如街委会、公安、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和一级医院之间缺乏有效协调。(六)健康教育形式单一:目前有关部门对健康教育的指导局限于突击检查,所谓的健康教育多限于街头墙报和患者就诊时的简单解释。这种一过性、被动的宣传方式难以受到居民欢迎。(七)慢病工作存在惰性:一级医院未能主动开展慢病高危人群的筛检工作。部分一级医院虽然进行了相关筛检工作,但多属于完成上级布置任务,多在形式上作文章,尚不能认为已充分掌握社区居民慢病发病状况,高危人群的防治工作也就存在困难。(八)人员素质有限:一级医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