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是我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期,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期,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我市在新起点上构建新优势、谋求新突破、实现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马鞍山市委关于制定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马鞍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是马鞍山经济社会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也是编制实施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区县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第一篇发展基础和环境第一章“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市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71.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11亿元(预计,下同),比“十五”末翻了一番以上,年均增长16.9%,人均生产总值超过8500美元;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64亿元增加到140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11935元提高到22900元,年均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511元提高到8740元,年均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227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2倍,年均增长3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7%;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1%;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97.6%,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位于全省前列。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工业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2.5%,比2005年提高9.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2005年增加464户,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2户。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商贸流通、旅游、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增势强劲,物流业、金融服务、软件信息、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总额达到1050亿元。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力拓展城市空间,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5.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67%。长江大桥、宁安城际铁路、东环路高速化改造、314省道改建等一批重大交通设施相继开工建设,五年内新建、改扩建及在建公路达723.3公里,有效提升城乡承载力和城市辐射力。抓住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机遇,统筹实施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等7个一体化建设;确立了“1255”城市发展战略,滨江新区、秀山新区、姑孰、博望副城区正加快建设;积极实施扩权强镇政策,进一步激发向山、石桥等5个中心镇发展活力,逐步确立城乡一元化发展格局。发展方式逐步转变。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R&D)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1%,全市拥有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46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循环经济深入发展,马钢成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慈湖开发区成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我市成为全国再生资源体系建设试点城市。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1.9%,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下达目标以内。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2%,生活质量竞争力名列全国第9位。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深化政府机构、行政管理、财税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高效运行的服务型政府初步形成。马钢、十七冶、矿院、中冶华天等企业改革顺利实施,经营活力全面迸发。教育管理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文化体制等改革有序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我市设立全国首家地级市商业银行,交通、浦发等银行落户我市,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十一五”累计利用外资25亿美元,利用内资突破1100亿元,沃尔玛、达利食品、立白日化、科达机电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我市;市经济开发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设顺利启动,产业承载平台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总额突破120亿美元,经济外向度逐年提高。马鞍山港成为对外籍轮开放的一类口岸,跻身长江港口前十强。区域经济合作扎实推进,我市正式成为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与长三角城市在交通、教育、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多层次展开并取得实质性进展。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面实施城乡学生免费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启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工程,职普招生比保持在1:1左右;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河海大学文天学院落户我市。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加快,基层医改全面推进,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就医服务圈基本建成,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六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建成市博物馆、图书馆、歌剧院等一批文化设施,成功举办了建市50周年庆典、安徽省第九届艺术节、中国诗歌节等重大文化活动。积极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民生持续改善。坚持把民生放在首位,2007-2010年累计实施170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40多亿元,较好地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覆盖广度和深度居全省前列。大力推进创业促进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统筹城乡就业、创建创业型城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7项工作被列为全国试点。在全省率先整合市辖区新农村与城镇居民医保政策,基本医疗保障实现制度和人群两个全覆盖,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100%”。城乡一体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实现城乡居民社会救助全覆盖,保障水平位于全省前列。信访工作、安全生产、平安创建有序开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逐步深入,成为中部地区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预计完成情况类别指标名称“十一五”计划目标2010年预期“十一五”年均增长(%)经济发展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5年翻一番81116.9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美元)650085003.财政收入(亿元)1401401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亿元)(≥1000)(2270)30.5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532.56.城市化率(%)6667人民生活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70002290013.98.农民人均纯收入(元)≥71008740149.五年新增就业岗位(万人)≥1015.810.城镇登记失业率(%)≤4.5<3.511.5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89.612.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参保率(%)9898.513.城镇职工工伤、生育保险参保率(%)859414.农村安全饮水达标率(%)100100类别指标名称“十一五”计划目标2010年预期“十一五”年均增长(%)1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9016.每万人拥有医生人数(人)252617.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90>90可持续发展1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2021.919.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808220.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982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543.522.空气质量优良率(%)≥9090以上23.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696以上注:表中()的数字为五年累计数。总体上看,“十一五”是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五年的发展历程,是全市人民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务实创新、开拓进取的过程,是科学发展观在马鞍山全域深入人心、生动实践的过程。面对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第二章“十二五”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宏观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马鞍山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处于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但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第一节机遇“十二五”时期,随着国家内需拉动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等战略的全面实施,为我市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家已经出台并将进一步出台更有力的重大措施,包括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比重、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设等,这些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市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为培育相关新兴产业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同时也为我市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的机遇。“十二五”期间,产业转移仍然是大势所趋。随着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效应的逐步显现以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传统产业继续转移和新兴产业转移同时进行,我市作为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区域和长三角经济协调会城市,承接产业转移优势明显,有利于我市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谋划分工和合作,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为全面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三是城镇化更快推进的机遇。“十二五”时期,国家实施加快推进城镇化战略,这将创造巨大的需求,并增强发展的持续动力。我市随着“1255”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主城区的改造提升、新区的开发建设、副城区的延伸拓展、中心镇的发展壮大,城市框架将逐步拉开,城市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随着产业功能区的优化重组等一批重大工程不断推进,以及宁安城际铁路、长江公路大桥、宁芜铁路扩能、芜申运河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相继建成,我市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将更加完善,产业布局将更加合理,城市内涵将进一步提升,呈现出与周边大城市融合发展、错位发展的新态势。四是小康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的机遇。“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期。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内需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将备受重视,这些会给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居民消费快速增加,多层次消费格局逐步形成,这为我市发展新型消费产业,包括发展新型消费品生产、销售和服务以及旅游、文化等产业发展创造需求保障,为我市现代服务业提档加速、民生工程加快建设、社会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五是新技术更快发展、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的机遇。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为我市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十二五”期间通过突出产业重点、培育特色优势,找寻产业突破点,推进部分新兴产业的爆发式增长,这将有效改变我市传统产业主导的局面以及粗放经营的发展方式。同时新兴产业的产业化也会催生新的市场和产业链,从而大幅提高市场容量,为经济增长开辟新的增长动力。六是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的机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抓住和利用以上机遇提供了重要条件。一是现有基础更加稳固,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经济发展的内生效应和提速效应都会显著增强;二是支撑条件更加完善,一批重大交通设施加快建设,国家级开发区获得批复,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等,城镇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三是后续动力更加强劲,一批重大在建项目将陆续发挥作用,这些为我们在“十二五”期间实施更加宏伟的发展规划提供了必要基础。第二节挑战“十二五”时期国际国内基本环境的变化以及我市快速发展的要求也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是资源环境压力面临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