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二○一一年一月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分析第一节“十一五”发展回顾第二节基本经验第三节县情优势分析第四节“十二五”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二章“十二五”发展总体构想和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第二节发展理念第三节发展定位第四节主要发展目标第三章“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第一节构建特色农业的支撑体系一、确保粮烟增产增收二、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后劲三、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2四、做好“三农”服务工作五、推进新农村建设第二节构建新型工业化的产业支撑体系一、改造提升四大支柱产业二、培育壮大三大特色产业三、大力发展轻工业四、建设、服务好工业园区五、培育大企业,带动大发展六、抓好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第三节构建独具特色的城镇建设体系一、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城镇承载能力二、强化中心集聚,推进特色城镇布局三、规范管理行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四、建设园林城市,提高管理效能五、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第四节构建以物流、旅游为主的服务业支撑体系一、大力发展物流业二、提升发展旅游业三、培育发展休闲业四、加快发展其他服务业第五节构建绿色生态的环境支撑体系一、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和开发二、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三、加强污染综合防治第六节构建一体化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一、夯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3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强化电力能源保障建设四、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五、健全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第七节构建对内对外开放的发展支撑体系一、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二、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第八节构建完善的政策制度支撑体系一、创新人才机制,全面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二、深化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三、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五、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投融资渠道第九节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体系一、强化科技创新二、优先发展教育三、发展文化产业四、提高医疗保障能力五、抓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六、统筹城乡就业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九、创建“平安和谐新马龙”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十一、推进其他各项社会事业4第四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第一节组织实施保障第二节资源要素保障第三节监测评估保障5“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全面融入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战略、云南省“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战略和曲靖市建设“开放宜居生态珠江源大城市”战略的重要时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推动我县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谋求新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分析第一节“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团结一心,开拓进取,紧紧围绕“推进昆曲经济带上的工业园和昆明、曲靖之间的‘生态花园’建设”目标,深入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生态立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六大战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改革开放以来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时期。全县人民战胜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和暴雨洪灾,成功承办了第五届“珠江源美食文化节”主会场活动和第六届“珠江源美食文化节”分会场活动,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GDP)预计可达25亿元(现价,下同),比2005年增长151.6%,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19%,年平均增长14.6%,人均GDP达12468元,比2005年增长143.33%,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20.31%,五年平均增长13.7%。——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在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基础地位更加巩固的情况下,全县三次产业结构预计可由2005年的30.6:34.8:34.6调整为2010年的22.4:44.9:32.7。——农业产业特色突出。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夯实,小康示范村、6民居地震安全、农业综合开发、基本烟田改造、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建设,得到了国家、省委领导的肯定;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推进,2010年畜牧业总产值预计达4.04亿元,五年平均增长20%,猪、肉牛、羊、禽产量(出栏)五年分别平均增长15.6%、24.5%、24.5%、41.2%。烤烟、食用菌、黑山羊、深沟鸡、生猪、蔬菜、马铃薯、万寿菊等产业健康发展,增加了农户收入。2010年预计农业总产值达10亿元,五年平均增长7.8%。——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县工业基本形成了集煤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磷化工、食品加工等门类较多、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工业体系,一批规模适度、管理科学、经营灵活、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逐步崛起。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预计达43.6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6.7%;工业增加值预计达10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12.36%,五年平均增长21.2%。——财政金融保持平稳运行。2010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实现2.39亿元,比2005年增长187%,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19.5%,五年平均增长23.5%。人均财政收入达1165.85元,五年平均增长22.25%。全县各项存款余额预计为24.91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7.3%,各项贷款余额预计为13.91亿元,五年平均增长24.6%,存贷比达55.84%,比2005年提高14.5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预计2010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2亿元,比2005年增长816.08%,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374.29%;“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6.7亿元,五年平均增长55.73%。先后完成了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工程、明龙焦化机焦生产线、天恒公司旋窑水泥技改生产线、南海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云翔玻璃生产线、多晶硅产业化、鸡头村战略装车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乡(镇)集镇“10个1”工程、轿子山220KV变电站、公路“畅通工程”和“通达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县医院、基层卫生院、文化站、计生服务站(所)等项目的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和项目建设的全面推进,有效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全县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基础设施迅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5.11亿元,先后新7建或改造了龙翔路、滨河路、龙泉路、文化路等道路;建成了水景公园、商业文化广场、历史文化广场、迎宾广场、马龙剧院,丰富了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提高了群众文化生活品味;建成了云龙花园、坤地丽苑等居民生活小区,缓解了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至2010年底,预计县城建成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08.7%;城镇人口达5.6万人,城镇化率达27.9%,比2005年提高8.4个百分点;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比2005年提高23.87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卓有成效。县镇机构改革和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成效,投资、教育和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五年累计引进县外国内资金27.6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340.47%,年平均增长48.8%。商贸流通日益活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行政村覆盖率达100%,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预计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亿元,比2005年增长136.5%,五年平均增长18.9%。——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预计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65元,比2005年增长105.9%,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11.06%,五年平均增长15.5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2%;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88元,比2005年增长73.6%,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26.25%,五年平均增长11.6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3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5平方米。——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实施了“绿满马龙”义务植树绿化行动,先后创建了4个省级生态乡镇,全县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全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划要求;水环境质量基本稳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得到全社会重视,全县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被中华环保联合会授予中国首批“绿色名县”称号。——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县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卫生医疗设备不断升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明显加强。全民健身活动健康发展,先后荣获全省“小康体育特色县”和8“国家田径竞走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荣誉称号。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50.08%,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就业渠道拓宽,社会就业充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一批旅游重大项目先后启动建设。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深入,平安乡(镇)比例达100%,全社会和谐稳定。精神文明取得长足发展,“五个一”外宣活动成效显著,全县整体形象大幅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为“十二五”更好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专栏1马龙县“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序号指标名称单位十一五规划目标2010年预测完成数完成规划目标的1生产总值万元210000250000119.05%2第一产业万元3780056000148.15%3第二产业万元98700112500113.98%4其中:工业万元89000100000112.36%5第三产业万元7350081500110.88%6人均生产总值元1036312468120.31%7地方财政收入万元2000023900119.50%8地方财政支出万元3960087000219.7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70000262000374.29%1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3500057000162.86%1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1021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44.844.813城镇化率%29.527.914城区面积平方公里4.65108.70%1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950.616年末人口数万人20.3520.35100.00%17人口自然增长率‰93.1418城镇登记失业率%321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287.220国民受教育年限年6.57.1109.23%921万人注册商标数件22.16108.00%22国内外旅游总人数万人次2531.48125.92%23农民人均纯收入元33003665111.06%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100013888126.25%2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8432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05227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3035116.67%28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3535100.00%29森林覆盖率%52.452.5100.19%30城市绿化覆盖率%1235291.67%31耕地保有面积公顷2752628300102.81%32有效灌溉率%70.971100.14%33万元GDP能耗吨标煤74.43-36.71%34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509035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9036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0.30.13-56.67%3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5853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604039公路通车里程公里7801109142.18%40电话普及率部/百人4445102.27%41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平方米1316.8129.23%第二节基本经验“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拓创新,团结奋斗,使国民经济保持了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社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