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梳理感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针灸学》梳理感悟刚刚走进中医药大学我就已经开始认识到针灸学的巨大魅力以及它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力,于是内心充满了学习针灸的向往,终于本学期我们接触了针灸学这门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获益匪浅。短暂的针灸学课程即将结束,我对针灸学知识做了以下梳理:上篇针灸理论经络总论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第一节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十二经脉系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成。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1.对称性2.阴经属“脏”——胸腹部,四肢内侧3.阳经属“腑”——头面,躯干,四肢外侧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总的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十二经脉循行交接规律:1.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2.同名的阳经与阴经在头面部交接3.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奇经八脉一源三岐: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为“一源三岐”。阳脉之海——督脉,调节全身阳脉经气阳脉之海——任脉,调节全身阴脉经气十二经之海、血海——冲脉,可涵养调节十二经气血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1.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2.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十五络脉的作用: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作用:1.加强了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2.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部的联系3.扩大了十二经脉对躯体各部位的联系4.加强了各经与心的联系。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可由起、结、聚、散、络等来概括。十二经筋作用: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经络的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1.说明病理变化2.指导辩证归经3.指导针灸治疗腧穴总论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俞”,转输、输注;“穴”,孔隙。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腧穴的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均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在”。2.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尤其是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3.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如天枢可止泻也可通便。腧穴的主治规律:分经主治;分部主治特定穴五输穴:古人把经气在经脉中的运行比作自然界之水流,认为具有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络穴: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的腧穴,称之为“背俞穴”,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8个腧穴。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腧穴的定位方法: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简便定位法.经络腧穴各论在361个经穴中,1/3左右的穴位是临床常用穴。熟悉经脉的体表循行路线及其在体内与脏器等组织的联系及腧穴的归经、定位、主治、操作,在临床上正确选用常能起到奇特的治疗作用。1、手太阴肺经(1l穴):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2、手阳明大肠经(20穴):商阳、二间、合谷、偏历、手三里、曲池、肘髎、肩髃、迎香。3、足阳明胃经(45穴):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天枢、归来、伏兔、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解溪、内庭。4、足太阴脾经(21穴):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5、手少阴心经(9穴):极泉、少海、通里、神门、少冲。6、手太阳小肠经(19穴):少泽、后溪、腕骨、支正、小海、天宗、颧髎、听宫。7、足太阳膀胱经(67穴):睛明、攒竹、大杼、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次髎、委中、膏肓、志室、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8、足少阴肾经(27穴):涌泉、太溪、照海、复溜。9、手厥阴心包经(9穴):曲泽、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10、手少阳三焦经(23穴):关冲、中渚、阳池、外关、支沟、肩髎、翳风、耳门、丝竹空。11、足少阳胆经(44穴):瞳子髎、听会、率谷、阳白、头临泣、风池、肩井、日月、环跳、阳陵泉、光明、悬钟、足临泣、侠溪、足窍阴。12、足厥阴肝经(14穴):大敦、行间、太冲、曲泉、章门、期门。13、督脉(28穴):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大椎、哑门、风府、百会、上星、水沟。14、任脉(24穴):中极、关元、气海、中脘、膻中、天突、廉泉、承浆。中篇针灸技术毫针刺法1、消毒:针灸器械消毒、医者手指消毒。针刺部位消毒、治疗室内消毒2、体位:仰卧位、侧卧位。仰坐位、仰伏坐位、侧伏坐位3、针刺进针手法: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指切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紧针法)进针角度和深度:直刺、斜刺、平刺4、行针手法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辅助手法:循法、弹法、刮法、捻法、摇法、飞法、震颤法5、得气辅助手法:催气、侯气、灸法得气:古称气至,近又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患者:针刺部位有酸麻重胀等自觉反应。医者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意义:调气,与疗效相关,窥测病情进行预后,施行补泻操作的前提。不得气的原因:医生取穴不准,操作不当,患者久病正气不足促使得气的方法:催气,催促经气到来的方法,方法:辅助手法、循经取气法6、补泻手法单式补泻:捻转补泻、提插补泻、疾徐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平补平泻复式补泻:烧山火、透天凉7、异常情况处理与针刺预防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灸法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拔罐法罐的种类:竹罐、陶罐、玻璃罐、抽气罐拔罐方法: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刺血拔罐法、留针拔罐法拔罐作用: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下篇针灸应用针灸治疗原则:就是运用针灸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是确立治疗方法的基础。补虚泻实: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2.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清热温寒:1.热则疾之2.寒则留之治病求本:1.急则治标2.缓则治本3.标本同治三因制宜:1.因时制宜2.因地制宜3.因人制宜针灸治疗作用:1疏通经络:就是可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是针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疗作用2.调和阴阳(阳气盛则失眠,阴气盛则多寐;失眠应补阴跷(照海)泻阳跷(申脉),多梦反之)3.扶正祛邪针灸处方:就是在中医理论尤其是经络学说等指导下,依据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选取腧穴并进行配伍,确立刺灸法而形成的治疗方案。选穴原则: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对症选穴配穴方法:1按经脉: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2.按部位: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有道“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我们只有在熟记腧穴定位与主治的基础上,熟练各种操作手法,才能使针灸治疗起到好的治疗效果。针灸学不仅仅是我们这学期的学习内容,更是我们今后应长期学习与训练的内容。针灸学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与学习针灸学知识,使之不断地完善并发扬光大。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