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Hysteromyoma)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本病确切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采取性激素或手术治疗,尚无其他理想疗法。病因子宫肌瘤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有关。由于子宫肌瘤生长较快,当供血不良时,可以发生不同变性。肌瘤愈大,缺血愈严重,则继发变性愈多。症状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于盆腔检查时偶被发现。若出现症状,与肌瘤的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有无变性等关系密切。1、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2、腹块:腹部胀大,下腹扪及肿物,伴有下坠感。3、白带增多:白带增多,有时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排出伴臭味。4、疼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当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5、压迫症状: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长,可压迫膀胱、尿道或直肠,引起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或便秘。当肌瘤向两侧生长,则形成阔韧带肌瘤,其压迫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或肾盂积水;如压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肿。6、不孕:肌瘤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宫腔变形以致妨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7、继发性贫血:若患者长期月经过多可导致继生贫血,出现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心慌等症状。8、低糖血症:子宫肌瘤伴发低糖血症(hypoglycemia)亦属罕见。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低,意识丧失以致休克,经葡萄糖注射后症状可以完全消失。肿瘤切除后低血糖症状即完全消失。中医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种证型1、气滞血瘀证:轻者月经正常,重者经行血崩或漏下不止,乳房胀痛,小腹作胀或隐痛,有肛门部下坠感,舌质暗红,边有紫斑点,脉沉弦或细涩。2、阴虚火旺证:月经先期,经行血崩或漏下不止,胸中灼热,或下腹内觉热,乳头痒或刺痛,或乳房胀痛牵及腋窝,经后赤白带下,或黄白相杂,舌质红,苔少津或薄黄,脉弦细或细数。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因七情内伤、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而成。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肌瘤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量较正常子宫肌组织多。提示子宫肌瘤的发生与长期的雌激素含量过高导致内分泌失调有关。同时激素代谢受高级神经中枢调控,故神经中枢活动对促进本病也可能起很重要的作用.另外,细胞遗传学研究显示,部分肌瘤存在细胞遗传学的异常。易发人群与十几年前相比,子宫肌瘤越来越青睐三四十岁的中年女性,特别是未育、性生活失调和性情抑郁这三类女性。妇科专家介绍,子宫肌瘤的具体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但研究表明,激素分泌过于旺盛,是导致子宫肌瘤的最普遍原因,而女性的这三种行为模式,是造成内分泌紊乱,导致激素分泌过剩的罪魁祸首。第1类:未育女性提前进入更年期女性一生原始卵泡数目有限,排卵的年限约有30年。妊娠期和哺乳期,由于激素作用,卵巢暂停排卵,直至哺乳期的第4~6个月才恢复,卵巢由此推迟了一定数量的排卵,有生育史的女性要较晚进入更年期。而未育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时有效保护,易发生激素依赖性疾病,子宫肌瘤就是其中之一。权威研究表明,女性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孕育过程,能够增加10年的免疫力,而这10年的免疫力,主要针对的是妇科肿瘤第2类:性生活失调影响子宫健康传统中医学讲,子宫肌瘤归属于“症瘕”(肚子里结块的病)范畴。而“症瘕”的形成多与正气虚弱、气血失调有关。中医讲解“症瘕”:妇人为性情中人,夫妻不和,势必伤及七情,七情内伤,气机不畅,气血失调,气滞血淤,淤积日久,则可为“症瘕”。可见,夫妻间正常的性生活刺激,可促进神经内分泌正常进行,使人体激素正常良好地分泌,而长期性生活失调,容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乱,导致盆腔慢性充血,诱发子宫肌瘤。第3类:抑郁女性多发子宫肌瘤中年女性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精神压力,易产生抑郁情绪。而伴随着绝经期的到来,女性开始出现“雌激素控制期”。在这个时期中,女性自身的抑郁情绪,很容易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且作用加强,有时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这同样是子宫肌瘤产生的重要原因。中医讲情绪对子宫肌瘤的影响时提到:“气滞,七情内伤,肝失条达,血行不畅滞于胞宫而致针灸治疗体针(之一)1、取穴主穴:子宫、曲骨、横骨。配穴:皮质下(耳穴),三阴交、次髎、血海、肾俞、复溜。2、治法主穴每次取1~2个,可交替使用,酌加配穴。子宫穴斜刺0.8~1.0寸,曲骨和横骨均直刺0.6~0.8寸,以得气为度,施平补平泻手法,配穴除耳穴用埋针法或磁珠贴敷外,余穴手法同主穴。体穴均取双侧,耳穴取单侧轮替。留针15~20分钟。针刺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耳穴每周埋针或贴敷2次,15次为一疗程。3、疗效评价疗效判别标准:痊愈:B超探查,子宫肌瘤已全部消失;基本痊愈:子宫肌瘤体积缩小2/3以上;有效:子宫肌瘤体积缩小不及2/3;无效:治疗前后,体积未见缩小。共治346例,痊愈288例(83.2%),基本痊愈39例(11.3%),有效19例(5.5%),总有效率达100%。所治子宫肌瘤中,最大有儿头大,最小亦有鸡蛋黄大。体针(之二)1、取穴主穴:阿是穴、内关、照海。阿是穴位置:瘤体。2、治法上穴均取、体穴选双侧。先令患者排空尿液,阿是穴针3~4针,直刺入0.6~0.8寸;内关、照海常规针法,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5~30分钟,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3、疗效评价共治20例,结果痊愈15例,显效3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电针1、取穴主穴:关元、子宫、秩边。配穴:气海、血海、阳陵泉、三阴交。2、治法穴位局部消毒,以32号毫针2寸直刺穴位。得气后,接通电针仪,连续波,输出频率为70Hz,每次刺激1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7天。3、疗效评价用上述方法共治疗42例,结果痊愈33例,有效9例,有效率达100%。火针1、取穴主穴:中极、关元、水道、归来、痞根。配穴:曲池、合谷、足三里、肾俞。2、治法主穴及配穴肾俞用火针法,余用毫针法。主穴每次均取,配穴酌加。火针为长2寸,粗0.8mm的钨锰合金针具,针尖在酒精灯火焰上1cm处加热约5秒钟,以针体前3cm处呈鲜红为度,将针快速地剌入穴位,再快速出针,全过程应在1秒钟内完成。针剌深度:腹部穴为3cm,肾俞和痞根为1.5cm。腹部穴可加用温合灸15分钟。配穴中照海、足三里行提插捻转补法,余穴用泻法,留针15~20分钟。每周治疗3次,12次为一疗程,一般须三疗程。3、疗效评价共治50例,痊愈7例,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中医治疗[1]基本上,中医治疗子宫肌瘤以活血化淤,散结消症为主,佐以理气行滞,扶正固本,以达到止血、消瘤、恢复元气的目的。一、出血过多期间,应以止血为先,治法有三:1。清热凉血止血:淤血化热,迫血妄行,出血量多,久崩久漏,色黯红,小血块或粘稠,口苦口干,喜饮,苔黄,脉细滑数。证属淤血化热,迫血妄行。方药:益阴煎——知母、黄柏、龟板、生地、砂仁、大枣、甘草,加味。2。益气摄血止血:经期延长,久漏不止,无血块,腰酸,少腹下坠感,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气虚挟淤。方药:安冲汤——白术、黄芪、龙骨、牡蛎、生地、茜草、海螵蛸、续断、生芍。3。活血化淤止血: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色黯红,血块,少腹痛,舌淡紫,脉弦或沉弦,证属淤血阻滞,血不归经。方药: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生地,加味。(篇幅所限,详细查阅参考资料1),表现为下腹痞块,按之可移,痛无定处时聚时散,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病案有一夫人患子宫肌瘤十余年,胀痛、恶心、呕吐伴其左右。初次针灸,每针,都感觉向通电一样剧痛难忍,有一股气流流向大腿。隔日针灸,用穴同前,针后病人感觉腹部中间疼痛难忍,然后曲骨直刺,使针感传到阴道,病人自觉有长形饼干样东西,迅疾冲向大腿,大腿胀痛,而后卡在膝盖,膝盖出现胀痛难忍。向膝盖针两穴,病人自觉血块到脚底,化成缕缕青烟,从脚趾食指气端冒出。5分钟后,病人感觉四肢发凉,全身颤抖,然后加一一穴后,,病人冷感消失,又过五分钟,上述症状又出现。处理同前。针后病人腹部隐痛两天,下黑色血球一个,血球下而疼痛减。仍感腹胀。以后经过数个疗程,病人子宫肌瘤逐渐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