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又称骨筋膜室综合征、筋膜间室综合征,因各种原因造成筋膜间隔区内组织压升高,致使血管受压,血循环障碍,肌肉和神经组织血供不足,甚至缺血坏死,最后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体征,统称为筋膜间隔区综合征。2.挤压综合征:是指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厚部位,遭受重物长时间挤压,解除压迫后,出现的肢体肿胀、肌红蛋白血症、肌红蛋白尿、高血钾、急性肾衰竭和低血容量休克等症候群。3.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所引起的,以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畸形及骨擦音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4.解剖复位:骨折之畸形和移位完全纠正,恢复了骨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指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指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为解剖复位。5.功能复位:骨折复位虽尽了最大努力,某种移位仍未完全纠正,但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者,称为功能复位。6.骨擦感:由于骨折断端相互触碰或摩擦而产生,一般在局部检查时用手触摸骨折处而感觉到。骨擦音:无嵌插的完全性骨折,当摆动或触摸骨折的肢体时,两断端相互摩擦可发生响声或摩擦感7.异常活动:骨干部无嵌插的完全骨折,可出现如同关节一样能屈曲旋转的不正常活动,又称假关节活动。8.骨折畸形愈合:骨折发生重叠、旋转、成角而愈合,称骨折畸形愈合。9.肱骨干骨折:由肱骨外科颈下1cm至内外髁上2cm处的一段长管状骨称为肱骨干,其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时,称为肱骨干骨折。10.肘后三角:是由肘关节处的鹰嘴突、肱骨内上髁和外上髁构成,伸直时此三点处于同一水平线,屈曲时此三点为一等腰三角形。此三角关系可作为判断肘关节脱位和肱骨髁上骨折的标志。11.股骨内倾角:又称颈干角,是股骨颈和股骨干之间形成的一个角,正常值在110°~140°之间。颈干角大于正常值为髋内翻,小于正常值为髋外翻。12.股骨髁上骨折:发生于股骨自腓肠肌起点上2~4cm范围内的骨折称股骨髁上骨折。青壮年多见。13.脱位:凡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引起关节功能障碍者,称为脱位。14.弹性固定:脱位后,骨端位置改变,关节周围未撕裂的肌肉痉挛、收缩,可将脱位后的骨端保持在特殊位置上,若对脱位关节作被动运动时,虽然有一定活动度,但存在弹性阻力,当去除外力后,脱位的关节又回复到原来的特殊位置。15.筋伤:各种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筋的损伤,统称为筋伤。相当于西医学的软组织损伤。广义的筋是指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滑液囊、关节软骨盘、椎间盘腱鞘等软组织。16.关节内游离体:是关节内的软骨损伤,软骨脱落、钙化而形成的游离体,常随关节的屈伸活动而发生位置的改变,亦称“关节鼠”,多发生于膝关节。17.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键盘退行性改变等,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18.梨状肌综合征:由于梨状肌损伤、炎症,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臀腿痛,称为梨状肌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的筋伤疾病之一。19.骨关节结核:是结核杆菌主要经血行引起的继发性骨与关节慢性感染性疾病。20.肌张力:在静止状态时肌肉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21.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幅度和速度。22.骨质疏松症:是以全身性骨量减少,表现为单位体积骨量降低,矿盐和骨基质比例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23.腰椎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椎管、神经根管及椎间孔变形或狭窄并引起马尾及神经根受压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者,又称腰椎椎管狭窄综合征。24.脂肪栓塞综合征:是指人体严重创伤骨折或骨科手术后,骨髓腔内游离脂肪滴进入血液循环,在肺血管床内形成栓塞,引起一系列呼吸、循环系统的改变,病变以肺部为主,表现为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皮下及内脏淤血和进行性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25.弹响指: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在作屈伸手指时,因肌腱通过肥厚之腱鞘所产生的弹响声,称为弹响指。26.捻发音:肌腱周围炎在检查时所听到的好似捻干燥头发时所发出的声音,称为捻发音。27.浮髌试验:患腿膝关节伸直,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一手挤压髌上囊,使关节液积聚于髌骨后方,另一手食指轻压髌骨,如有浮动感觉,能感到髌骨碰撞股骨髁的碰击声;松压则髌骨又浮起,则为阳性。28.粘膝症:髋关节后脱位后,患侧下肢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膝关节靠在健侧大腿上,为粘膝征阳性,髋关节前脱位,患肢呈外展外旋屈曲畸形,为粘膝征阴性。29.青枝骨折:仅有部分骨质和骨膜被拉长、皱折或破裂,常有成角、弯曲畸形,如青嫩的树枝被折断状的一类骨折,多见于儿童。30餐叉样畸形: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受伤时手腕处于背伸位,桡骨远端向背侧移位或向掌侧成角时,可见此畸形。31.靴状畸形:脱位后肢体的轴线发生改变,与健侧对比不相称,畸形明显,肘关节脱位时呈靴型畸形。32.腕管综合症: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引起的手指麻木等症状。33.缺血性肌挛缩:肢体肌群因缺血坏死,逐渐挛缩而形成的畸形,可造成严重的残废,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严重后果。34.骨化性肌炎:关节内或关节附近骨折脱位后,因血肿扩散或出血,渗入被破坏的肌纤维之间,血肿机化后,逐渐变为软骨,然后再钙化、骨化、导致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二、简答题1.骨折早期和早期并发症早期:外伤性休克;感染;内脏损伤(肺损伤,肝、脾破裂,膀胱、尿道、直肠损伤);重要血管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缺血性肌痉挛;脂肪栓塞晚期:坠积性肺炎;褥疮;损伤性骨化(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缺血性骨坏死尿路感染及结石;迟发性畸形2.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症状体征可归纳成5P征:由疼痛转为无痛(早期患部广泛而剧烈的进行性灼痛,晚期因神经功能丧失则无疼痛);苍白或紫绀,大理石花纹等;感觉异常;肌肉瘫痪;无脉(主干动静脉损伤引起的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早期就不能扪及脉搏)3.肌力的测定标准:(6级)0级:肌肉无收缩(完全瘫痪);Ⅰ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Ⅱ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吸引力(重度瘫痪);Ⅳ级:能抗地心吸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抵抗阻力(轻度瘫痪);Ⅴ级: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能抵抗一定的强度的阻力(接近正常);Ⅵ级: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正常)。4.脊柱的“三柱”概念指什么?Denis(1983年)提出脊柱“三柱”概念,即前纵韧带、椎体及椎间盘前2/3为前柱;后纵韧带、椎体及椎间盘后1/3为中柱;椎弓、关节突关节、棘突、椎板、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为后柱。脊柱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中柱的完整5.股骨颈、干的血供的三个主要途径:(1)关节囊支:来自旋股内、外动脉的分支,供应股骨颈和大部分股骨头的血运。(2)骨干滋养动脉:对股骨颈血液供给很少,仅达股骨颈基部。(3)圆韧带支:圆韧带内的小动脉很细,仅供应股骨头内下部分的血运,在老年人此动脉逐渐退变而闭锁此三条血管均比较细,且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主要依靠关节囊和圆韧带的血管。由于股骨头、颈的血运较差,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存在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两个主要问题。6.颈椎病与肩关节周围炎应如何鉴别诊断?颈椎病与肩关节周围炎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①颈椎病多表现为颈项疼痛并向肩臂放射,而肩周炎以肩部疼痛明显,无颈部压痛,有时可向颈项和上臂放射。②颈椎病主要表现颈部活动障碍,肩部活动尚可,而肩周炎以肩关节外展、上举受限明显,通过作肩关节外展、上举试验,可予鉴别。③颈椎病患者的肩臂部无明显压痛点,而肩周炎患者肩前、后、外则均有压痛。④X线检查:颈椎病患者X线摄片,可见颈部椎体生理曲线变直、椎间孔变窄、骨质增生等改变。而肩周炎无阳性体征可见。7.腰椎椎管狭窄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好发人群20~40岁青壮年40岁以上的中年人起病较急,有反复发作病史缓慢病史腰部外伤、受寒史慢性腰腿痛史主症腰痛和下肢坐骨神经放射性痛,腹压增高时疼痛加剧缓发性、持续性的腰腿痛,间歇性跛行,体征脊柱侧弯,平腰畸形,下腰部棘突旁压痛,并向一侧下肢放射,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腰部后伸活动受限,背伸实验阳性,并引起小腿疼痛,其症状和体征往往不相一致肌力、感觉下肢肌力、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严重者马鞍区感觉减退、排尿困难、两下肢不完全瘫痪影像学特征椎间盘突出“蜂腰状”缺损8.挤压综合征与筋膜间隔综合征的鉴别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又称骨筋膜室综合征、筋膜间室综合征,因各种原因造成筋膜间隔区内组织压升高,致使血管受压,血循环障碍,肌肉和神经组织血供不足,甚至缺血坏死,最后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体征,统称为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局部表现:疼痛、皮温升高、肿胀、感觉异常、肌力减弱、大多患者动脉搏动不减弱,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全身症状:发热、口渴、心烦、尿黄、脉搏增快、血压下降治疗:改善血循环、切开减压挤压综合征:是指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厚部位,遭受重物长时间挤压,解除压迫后,出现的肢体肿胀、肌红蛋白血症、肌红蛋白尿、高血钾、急性肾衰竭和低血容量休克等症候群。局部表现:患处疼痛、肿胀,皮下淤血,皮肤张力增加,受压处及周围皮肤有水泡,部分患者远端脉搏可扪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皮肤感觉异常全身表现:休克、肌红蛋白血症与肌红蛋白尿、高钾血症、酸中毒及氮质血症,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切开减压、防治肾衰关联:从发病学角度来讲,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和挤压综合征同属一个疾病范畴,二者具有相同的病理基础。筋膜间隔区综合征若救治不及时,就可发展成为挤压综合征,即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是挤压综合征的一个局部类型和过程。9.试述化脓性关节炎与骨关节结核的鉴别。化脓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好发人群儿童青少年及10岁以下儿童好发部位髋关节、膝关节脊柱、四肢大关节病史外伤或感染病史大多数有肺、消化道、淋巴结核的原发病灶起病起病急,进行迅速进行缓慢,常不能确定指出发病日期全身症状高热、畏寒、全身不适、食欲减退潮热、盗汗、消瘦局部症状患病关节红肿热痛冷性脓肿,病变在四肢关节可见肌肉萎缩,关节畸形;在脊柱者可见脊柱强直,甚至瘫痪X线早期关节积液、扩张,关节间隙增宽;晚期关节间隙变窄和消失;病愈后关节呈纤维性和骨性融合骨质破坏是缓慢进行性的,骨质破坏区四周无明显新生骨,合并窦道时可有硬化,并空洞或死骨形成,死骨小、多是砂粒状,附近骨骼常有普遍脱钙结核杆菌培养阴性阳性10.骨折功能复位的标准1.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2.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儿童若无骨骺损伤,下肢缩短在2cm以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3.侧方移位:长骨干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l/3以上,干骺端骨折对位至少应达3/4左右。4.成角移位:成角移位后若关节活动与原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塑形期有一定的矫正和适应。但长骨干移位成人不宜超过10°,儿童不宜超过15°。成角移位后若与关节活动方向不能保持一致,日后不能矫正和适应,则必须完全复位。否则关节内、外两侧在负重时受力不均,易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引起疼痛及关节畸形。上肢骨折在不同部位,要求也不同,肱骨干稍有成角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前臂双骨折若有成角畸形将影响前臂旋转功能;11.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骨良性肿瘤骨恶性肿瘤年龄青少年多见成年多见生长方式多膨胀性生长,生长缓慢多浸润性生长,生长迅速症状多无症状疼痛固定、持续,逐渐加重,夜间痛体征肿块无压痛,皮肤正常,无转移压痛,皮肤发热,静脉曲张,晚期转移X线边界清晰,无骨膜反应边界不清,有骨膜反应实验室检查正常某些特殊检查异常病理细胞分化好,近于正常细胞分化差,异形,大小不等,有病理核分裂12.髋关节脱位与股骨颈骨折鉴别髋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年龄青壮年常见长者多发一般症象疼痛,压痛,关节功能障碍。下肢畸形后脱:屈曲、内收、内旋前脱:屈曲、外展、外旋中脱:可有稍外展短缩屈曲、外旋、短缩。特征弹性固定、髋臼空虚骨擦音、纵压、叩痛。X线片股骨头与髋臼错位分离骨折线及移位形式13.股骨颈骨折诊断和分型1.外伤史:摔倒,髋部疼痛不敢站立和走路2.年龄:老年人3.一般征象:髋部肿胀(囊内骨折不明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