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坐标:25°44′32.43″N123°28′19.20″E汉漢▼本条目讲述西太平洋一个群岛;相关的主权争议,请参见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主权问题。有关“钓鱼岛”一词其他解释,请参见钓鱼台(消歧义)。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一组位于东海南部、台湾东北部、中国-琉球界沟(俗称“黑水沟”)西北侧、琉球冲绳诸岛以西、八重山列岛以北的岛群。其因各地习惯而有不同的名称,台湾称为钓鱼台列屿,日语称为“尖阁诸岛”(日语:尖閣諸島/せんかくしょとうsenkakushotō?),琉球语称为“鱼钓诸岛”(ユクン・クバジマ[1])。其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其它一些岩礁,与中国大陆和台湾本岛位处同一大陆架,是台湾岛附属岛屿,[2]总陆地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约是龟山岛的2.23倍大。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各岛泥土不厚、风浪较大,仅主岛钓鱼岛有淡水溪流,岛上长期无人居住,现各岛均为无人岛。[3][4]中国文献记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在明朝或更早发现的[5][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控制。1972年5月15日,美国将琉球群岛主权移交日本时,一并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行政管辖权也交给日本,但中华民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皆认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依地理、历史和法理均为台湾附属岛屿,因而引发一系列的主权问题[7]。命名在官方文件中,该群岛在台湾称作“钓鱼台列屿”;中国大陆的官方新闻稿有时写“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民间和传媒中,“钓鱼岛”及“钓鱼岛群岛”均可泛指整个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既可以仅指主岛,有时亦可指全部群岛。其中主岛“钓鱼岛”在日本称为“鱼钓岛”。钓鱼屿曾在明朝著作《顺风相送》[8]、《使琉球录》出现。日本在19世纪早期纪录均采用中文名称,其中主岛称为“魚釣島”,其余群岛亦采用“赤尾屿”、“黄尾屿”等中文名称[9]。1884年,英国海军调查该岛时,首次采用“PinnacleIslandsGroup”形容钓鱼岛群岛一带的礁石,近年以“PinnacleIslands”亦泛指整个具有争议的岛群[10][11]。1900年,日本冲绳县师范学校教师黑岩恒[12]到达该群岛时,按英文Pinnacle翻译成“尖閣列島”,直到1910年代以尖阁列岛作为日本和中华民国均成官方名称(※参照下面感谢状画像)[9]。在国际间,中方的译名常翻译成DiaoyuIslands、DiaoyutaiIslands、Diaoyutai、Tiaoyutai、或闽南话“钓鱼岛”白话字形式Tiò-hîtó,但以DiaoyuIslands的使用率最高。日方译名则写成SenkakuIslands。2010年,英文传媒报道中日纠纷时,大多媒体将两词并列使用。历史古代记述中国有关领有钓鱼岛岛的最早文献,至少可上溯至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称该岛为钓鱼屿,称赤尾屿为“赤坎屿”[13]。其后文献及官方舆图亦采用“钓鱼屿”名称,见诸如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第十一任琉球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浙江提督胡宗宪幕僚郑若曾编纂之《筹海图编》、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钦命绘制之《坤舆全图》[《坤舆全图》使用闽南语发音,称为“好鱼须”(Hao-yu-su),即“钓鱼屿”]。台湾沿用“钓鱼台”名称至今。中国现代则称该岛为“钓鱼岛”,有时也用“钓鱼台”的名称。日本欲占在1786年日本仙台人林子平制作的《三国通览图说》之《琉球国全图》中,已列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各岛,并与福建划为同色。该地图出版后98年,福冈人古贺辰四郎声称“发现”了钓鱼岛,要求日本政府占领。1786年日本仙台藩人林子平制作的《三国通览图说》之《琉球国全图》已列出钓鱼岛群岛,并注明这是中国往琉球的航道,98年后,亦即1884年,日本福冈人古贺辰四郎声称“发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并向日本内务省申请划入日本国界;日本内务卿山县有朋就此事致函外务卿井上馨。井上馨于1885年覆函说:“此岛屿近清国之境,较之前番勘察已毕之大东岛方圆甚小,且清国已命其岛名。近日清国报纸等,风传我政府欲占台湾近旁之清国所,属岛屿云云,对我国心怀猜疑,我国已屡遭清政府之警示。此时若公然骤施立国标诸策,则易为清国所疑。窃以为目下可暂使其实地勘察,细报港湾之形状及有无开发土地、物产之望,建立国标、开发诸事可留待他日。”[14][9]山县有朋因应井上馨建议,覆函冲绳,拒绝马上在钓鱼岛订立国标,并在信件强调事件“勿让传媒得悉”[9][15][16]《马关条约》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战争尾声时,日本于1895年1月14日通过内阁会议决定,声称钓鱼岛为“无主地”,正式划入日本版图,要在钓鱼岛建立国标。[17]但该内阁决议并未有任何文件遗留,该决定也未由国家最高首脑日本天皇签属布告。1896年日本天皇颁布飭令第十三号,将冲绳县管辖范围列为:岛尻郡、中头郡、国头郡、宫古郡、八重山郡等,其中八重山郡仅包括八重山诸岛,并不包括钓鱼岛;[18]而且该内阁决议后日本也没在钓鱼岛实地建立国标。[6]4月17日中日双方签定《马关条约》,注明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与日本,《马关条约》第三款提到条约粘附的地图所划疆界(但据在“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JACAR)”公开的日文原版《马关条约》其并无粘附台湾地图[19];另外,后来的《中日交还奉天省南边地方条约》提到《马关条约》第三款被取消)。1919年一批福建渔民在钓鱼岛搁浅,得到日人古贺善次营救,翌年北洋政府驻长崎总领事冯冕向古贺发出感谢状,当中注明“日本帝国冲绳县八重山郡尖阁列岛”等字眼,现时日本视此为中国承认钓鱼岛归冲绳的主张。然而,当时台湾、澎湖、冲绳、钓鱼岛均在日本人手中,中国并无权干涉日本帝国对其行政区划分。日本是在双方签定《马关条约》后(具体何年不明)才将钓鱼岛纳入冲绳县石垣村管辖。有关钓鱼岛是否为无主地及是否透过《马关条约》割让一事,中日双方存在尖锐矛盾。但中方认为,无论日方认为《马关条约》割让者中是否包括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马关条约》废除后,日本都应遵其无条件投降所接受的《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归还与中国(时由中华民国政府所代表)[20][21][22][23][24][25][26]。琉球等岛屿托管1945年日本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波茨坦公告》中第八条重申《开罗宣言》中内容,将日本的主权限制在本州、北海道、九州和四国以及其它由《波茨坦公告》签署国美国、中国(当时为中华民国政府所代表)、英国所决定的小岛。[27]。1946年1月29日,根据《波茨坦公告》的第八条,《联合国盟军最高司令部训令第677号》明确定义日本的版图为“日本的四个主要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包括对马诸岛、北纬30度以北的琉球诸岛的约1000个邻近小岛”;其中不包括钓鱼岛群岛(钓鱼岛群岛最北的黄尾屿的坐标为25°56′N;123°41′E,远在北纬30度以南)。[28][29]1951年日本与美国等48国签定《旧金山和约》,授权美国托管琉球群岛及钓鱼岛群岛。时值中国国内国共内战刚暂告一段落,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大陆成立不久,朝鲜战争爆发,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无论是中华民国政府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联被排除《旧金山和约》协签之外,更未参与签署承认或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51年9月18日发表声明指出该和约的非法性[30][31],并没签署文件认同二战后把钓鱼岛主权授予日本[27]。1955年间中华民国国军一部自大陈岛撤退后,曾于钓鱼岛短暂驻军[32],当时中华民国与日本国尚未断交,但并未有任何国家提出异议或透过其他正式外交途径抗议。然而,自二战后,两岸对钓鱼岛的地图标注仍相当混乱,均未有将钓鱼岛纳入台湾境内,钓鱼岛的标示采用“尖阁诸岛”等名称。中华民国教科书与地图直至1970年以前,皆标示钓鱼岛为琉球列岛美国民政府托管。中华人民共和国1956年第一版中国分省地图和1962年第二版均在地图中说明:此地图是“根据抗战时期或解放前申报地图绘制”。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国共内战等事件后,并未有条件对全国领土进行勘查,但这些资料均被日方视为支持钓鱼岛作为日本领土的证据。迄至1969年于钓鱼岛相关海域发现石油之前,日本并未在该岛建立任何表明领土归属的标桩。同样此前中方之中华民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亦未曾强调自己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有权[33][6]。1969年5月,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勘察中国东海、台湾海峡北方后,认为该处蕴藏庞大的天然气或石油;1970年8月31日,在美国监督下的冲绳政府立法院起草了《关于申请尖阁列岛领土防卫的决定》,这是在钓鱼群岛主权争执中,日本方面首次公开主张对该群岛拥有主权[34][35]。同年,美国提出将冲绳及钓鱼岛交还日本,1971年中国大陆及台湾正式提出抗议。1972年5月15日,美国将琉球主权移交日本时,不理中方反对[23][24][27],一并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行政管辖权也交给日本,但美国同时指,在钓鱼岛的最终主权问题上采取中立态度,这亦是美国国务院截至2010年9月前的态度[36][27]。主权争议主条目: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主权问题中华民国政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均主张二战后日本归还台湾与其附属岛屿时亦应归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7][37][38]。中华民国政府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划归台湾宜兰县头城镇大溪里管辖,其邮递区号为290[23][39]。《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将钓鱼岛及附属各岛列入领海领土范围,为台湾的附属岛屿[40];根据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41]。日本将其划归冲绳县石垣市管辖,在岛上建有灯塔。保钓运动主条目:保钓运动自1970年代开始,台湾、中国大陆、香港民众及海外华人发起了一系列民间运动,也曾多次登岛或试图登岛以代政府宣示主权,称为“保钓运动”。组成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括号内为日语称谓。2012年3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民政部公布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共71个岛屿标准名称;[42]中华民国内政部沿用地图、统计年报等文件中的主要八个岛屿的命名,并未对散布在钓鱼台列屿周围的小岩礁进行特别命名。[43]地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北岩、南岩、飞岩八座主要的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散布在北纬25度40分到26度及东经123度到124度34分之间;位于台湾东北方的东海中,南距基隆102海里,北距冲绳群岛的首府那霸为230海里。距最近的台、日领土(含无人岛)则各为90海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最东端的赤尾屿距离最西端的钓鱼岛约108公里(58海里),最北端的黄尾屿距离最南端的南小岛约23公里(12海里)。主岛为钓鱼岛,面积约4.5平方公里。位于东海大陆架,中琉界沟(俗称“黑水沟”)西侧,于台湾彭佳屿东140公里、日本石垣岛北170公里、台湾基隆港东偏北约186公里(100海里)、浙江温州港东南约356公里(192海里)处、福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东偏南约385公里(208海里)处、日本冲绳那霸机场西偏南约417公里(225海里)处、宫古岛西180公里处。钓鱼岛呈番薯形,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面积约4.3平方千米。地势北部较平坦,南部陡峭,中央山脉横贯东西;最高山峰海拔362米,位于中部;其他尚有高程320米、258米、242米的山峰若干,及4条主要溪流。此外,亦有人认为钓鱼岛实为台湾大屯山之延伸。战略价值钓鱼岛列屿仅为无人岛,但其身处中、日两国之间的冲绳海槽。在大陆架划分上,中国和日本是相向而不共架的大陆架,由冲绳海槽分隔,但钓鱼岛位于冲绳海槽的西侧上沿。一旦日本拥有钓鱼岛,那不只是占领钓鱼岛列屿那几座岛,而是让其领土踏在中国的大陆架上,中国和日本就变成了相向而共架的大陆架。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兼少将罗援指,根据《国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