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学案(3)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二学案(3)1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预习自学二、本课目标1.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3.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古代商业的发展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①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遂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②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3)秦汉至隋唐前:商人受到时间、③的限制,总体水平不高。4)隋唐:农业、手工业发展,④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除都市商业外,农村⑤贸易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⑥和飞钱相继问世。5)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商品种类增加,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⑦”,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6)元朝:交通发达,⑧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7)明清: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区域间的⑨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形成一些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⑩。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均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①。用围墙与居民区严格分开,官府设②或市长,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2)宋朝: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③”更加普遍。全国四大商业名镇有:汉口镇、④镇、景德镇和⑤镇。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⑥和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管理。3)古代的⑦、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4)⑧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等,也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5)南方经济的发展,使⑨、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至出现“⑩”的说法。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西汉:开通了陆上和①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此设②,专管外贸。3)两宋: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③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4)元朝:④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明中期以前: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其目的是⑤,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特产珍宝的需求。6)明清:实行“⑥”和“⑦”政策,中国对外贸易趋于萎缩。清朝只开⑧一地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⑨”统一管理对外贸易。必修二学案(3)班级姓名学号组号2难点:中国古代发展繁荣的原因;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三、检测反馈知识点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后世将经商的人成为“商人”,是因为A.夏民善于经商B.商民擅长经商C.由官府命名D.由商汤名字而来★2.战国后期,大商人吕不韦以自己的经济实力,帮助嬴政之父秦异人争得王位,后来吕不韦做了秦国的相国。其实质是A.吕不韦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B.战国时期的商业非常发达C.商品经济的发展已渗入到政治领域D.官商勾结的现象在当时已经出现3.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唐朝时出现的A.柜坊B.交子C.票号D.市舶司★4.右图中纸币——交子的出现,从本质上反映了A.商人足迹遍布全国B.商品经济空前繁荣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D.商税成为主要财源5.明清城镇经济空前繁荣,涌现出许多商帮。关于“商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指地域性的商人群体B.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C.徽商涉足生产和金融活动D.晋商只活跃于今山西一带★6.商税和海外贸易税收逐渐成为南宋政府的主要财源,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商品经济的繁荣B.小农经济的衰落C.财税政策的调整D.弃农经商的盛行7.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不包括A.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C.地域性商人团体纷纷涌现D.城市中的坊市界限被打破知识点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8.隋唐时期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时有“扬一益二”之说。其中扬州的繁荣主要得益于①丝绸之路的兴盛②大运河的开凿③南方经济的发展④海外贸易的发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宋代城市中的“市”比汉唐时期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主要表现在A.“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B.早市、夜市昼夜相连C.商业区和住宅区不再分开D.对外贸易有了重大发展★10.“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1.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所成,或纱或布,侵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日复持以易”。该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B.商品经济渗透到浙江农村C.大量的棉纺织品投入市场D.一些城市成为棉纺织业中心知识点3官府控制下对外贸易12.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贸易。这种贸易的目的不包括A.宣扬和炫耀国威B.加强与各国联系C.广采异域珍宝特产D.获取最大经济利益高一历史必修二学案(3)313.清朝前期推行闭关政策的后果中不包括A.抵制工业品的倾销B.妨碍中外文化交流C.禁绝对外贸易活动D.限制商业资本发展★14.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B.商品经济活跃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5.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时间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宝钞4、银27、布42、稻谷4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银52、稻谷1此表反映了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16.概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7.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材料一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明]谢肇制《五杂俎》材料二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材料三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宋]庄季裕《鸡肋编》材料四(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3分)(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4分)必修二学案(3)班级姓名学号组号4(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3分)(思想和文学的内容在必修三,不用回答)商业布局:思想:出现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四、本课要旨五、高考链接1、(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4)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2、(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1)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A.泉州B.广州C.扬州D.庆元=========学案(3)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一、预习自学: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①商朝②商品市场③地点④大运河⑤集市⑥柜坊⑦交子⑧大都⑨长途贩运⑩晋商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①商品交易②市令③草市④佛山⑤朱仙⑥早市⑦长安⑧丝绸之路⑨扬州⑩扬一益二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①海上②市舶使③海外贸易税收④宣扬国威⑤海禁⑥闭关锁国⑦广州⑧十三行三、检测反馈:1.BCABD6.ADBAA11.BDCBA16.(1)总概况:中国商业兴起较早,古代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发展缓慢且不平衡,始终未占主导地位。(2)呈现明显阶段性: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水平。(3)对外贸易:主要是官府控制下的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明清以前对外政策是开放的,明清时期趋向闭关锁国。(4)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官营和专卖长期存在;商人社会政治地位低下。(5)城镇商业繁荣程度较高:两宋后,城市对政治中心依附性减弱,城市的经济职能逐渐增强,出现很多工商业城市。(6)柜坊、飞钱、纸币等商业工具很早出现。17.(1)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贸易发展;增强军事力量。(2)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3)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五、高考链接1、A2、A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