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保护渣技术,作为连铸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对连铸生产的顺行和铸坯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铸坯表面缺陷,基本上都是在结晶器内形成的,与保护渣有直接关系。近几年来,该技术在实践中,如空心颗粒渣等的开发和广泛使用,对铸坯质量的改善、连铸生产工艺的稳定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同时渣的基础性能如润滑和传热特性的研究也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不同钢种对保护渣性能设计要求不同成分的钢种.其钢水特性及其凝固特点有别,从而决定了对保护渣性能方面的要求。1、低碳钢首先钢中w(C)<0.08%或0.06%。这类钢高温机械性能好,凝固过程中不存在严重的相变体积变化,内应力及裂纹敏感性小,故通常以较高拉坯速度进行生产,以提高生产率。基于低碳钢本身的凝固特点和质量要求,设计时主要考虑渣的润滑及消耗。较高拉速要求尽量增大结晶器热流,加速钢水凝固,防止粘结漏钢,这要求保护渣结晶温度低、凝固温度适中,以确保低碳钢结晶器保护渣在950℃以上处于非晶体状态,使发生粘结漏钢的可能性最小。在高速浇注时,为使足够的液态保护渣能流入铸流和结晶器内表面之间的区域,确保良好的润滑和足够的消耗,通常保护渣粘度选择较低的范围。另外,此类钢种初生铁素体坯壳中[P]、[S]偏析小,初生坯壳强度高,铸坯振痕较深,故应使用保温性能较好的保护渣,提高弯月面初生坯壳温度,有利于减轻振痕过深带来的危去。因此,连铸低碳钢满足以上各要求,就要通过设计具有一定的传热性能、良好的保温性能、良好的非金属吸收、良好的润滑和性能稳定的保护渣来获得。2、中碳钢中碳钢钢水凝固过程中发生己δ→γ相变,体积强烈收缩,此钢种裂纹敏感性大,容易产生表面裂纹,特别是高拉速时。避免纵横向裂纹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为此,中碳钢用保护渣设计的重点应放在控制从铸坯传往结晶器的热流上,限制结晶器热通量,希望保护渣具有较大热阻。因此,应选用凝固温度高、结晶温度也高的保护渣,利用结晶质膜中的“气隙”,使保护渣传热速度减缓,有助于减小铸坯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3、高碳钢此钢种的特点是热强度差;浇铸温度和浇铸速度较低;同时容易产生粘结漏钢。高碳钢容易粘结,这与初始生成的坯壳凝固收缩小有关。故高碳钢保护渣设计的重点应放在保证润滑上。为此,设计该保护渣的粘度和凝固温度要低些,渣膜玻璃化倾向要大些,以保证良好的润滑性能,但也要考虑高硫钢热强度差的特点,适当调节保护渣的热阻。另外,由于高碳钢液相线温度低,浇铸温度较其它钢种要低,保护渣性能设计也要考虑此温度的影响,为了防止钢水冻结,高碳钢要使用隔热性能好的保护渣,体积密度要低,碳的加入量可稍高些甚至可达20%左右。4、特殊钢特殊钢钢水成分相差较大,这种类型的保护渣配方较为复杂,往往根据钢的用途及易出现缺陷的状况而特殊配制,例如不锈钢,硅钢及含Nb、V、Ti及稀上的钢种等。二、连铸工艺参数对保护渣性能设计要求1、拉速连铸机的拉坯速度是连铸生产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随着拉速提高,保护渣耗量减少。保护渣的消耗量是液渣渗入铸坯与结晶器之间空隙的平均量的1个量度,因此成为1个重要的过程控制参数,其值一般要求在0.3kg/m2以上。拉坯速度提高则保护渣消耗降低,而保护渣的消耗量不足将导致铸坯的润滑和传热状况不良,为此设计高速连铸用保护渣时应提高其熔化速度、降低其粘度及凝固温度,以改善液渣的流入特性,满足液渣消耗的要求。同时,为了提高熔化速度,应当减少堆积密度,减少碳含量和增加碳酸盐含量以及选择合理原料及其物性。拉速提高,传往结晶器的热流增大。这是由于拉速提高,钢水在结晶器中停留时间缩短,坯壳温度增高,凝固坯壳厚度减薄,同样的钢水静压力更容易使坯壳与结晶器壁接触,这样有利于传热,使热流密度随拉速的提高而增大。因此,对于高速连铸保护渣,应适当降低凝固温度及结晶温度,减小渣膜厚度,保证结晶器传热良好,但也应考虑到各钢种的临界热流值。2、铸坯断面形状方坯与板坯的不同首先在于结晶器内腔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即比表面不同。板坯220mm×1500mm,从2、3代表薄板坯100mm×1000mm、50mm×1300mm,小方坯160mm×160mm、130mm×130mm,且板坯及小方坯的拉速均为1.5m/min左右的情况总结如下,铸坯的比表面增加时,保护渣耗量(kg/m2)急剧减少,且板坯的比表面小于方坯。由于板坯比表面小,保护渣消耗快,进而要求较快的熔化速度,因此适于板坯的保护渣熔化速度快于方坯保护渣。另外,方坯对所用保护渣的粘度不是很敏感,故常使用高粘度渣以减少夹渣和浸入式水口的侵蚀,这是由于方坯的比表面大,要求的渣消耗量(kg/m2)较少,连铸过程中较容易满足要求。其次,由于板坯连铸时在宽度方向上液面波动较大,因此要求保护渣熔速较快,以形成足够的液渣层厚度,覆盖整体的钢液表面。另外,板坯连铸机多用来生产低、中碳钢,而方坯除浇铸中碳钢外,还生产众多的高碳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