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一生物必修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标要求1、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2、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3、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4、细胞膜的成分与功能5、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知识网络体系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镶嵌不对称生物膜结构特点流动性磷脂蛋白质镶在嵌入横跨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欧文顿的实验科学家提取、鉴定细胞膜成分罗伯特森的细胞膜模型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桑格、尼克森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结构制作细胞膜的模型细胞膜的外表有糖被和糖脂主要成分磷脂、蛋白质和少量糖类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重难热点归纳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时间科学家科学实验假说19世纪末欧文顿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膜是由脂质组成的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细胞膜中脂质为连续的两层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构成生物膜为三层静态统一结构1970年弗雷和埃迪登分别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两种细胞的蛋白质,并将两细胞融合,发现荧光均匀细胞膜具有流动性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模型有多种,较为流行的如“流动镶嵌模型”2、生物膜分子结构的基本特点是:(1)镶嵌性:膜的基本结构是由脂双分子层镶嵌蛋白质构成的(2)流动性: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和脂类分子在膜中可作多种形式的移动。膜整体结构也具有流动性。流动性的重要生理意义:物质运输、细胞识别、细胞融合、细胞表面受体功能调节等。(3)不对称性: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不相同(4)蛋白质极性:多肽链的极性区突向膜表面,非极性部分埋在脂双层内部。故蛋白质分子既和水溶性也和脂溶性分子具有亲和性。3、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结构特点:(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尾部朝向内侧)(2)蛋白质分子:在膜表面,或部分或全部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糖被(少量):细胞膜外表功能特性:(3)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4)膜的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也体现膜的流动性)(5)细胞膜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糖被与细胞识别、胞间信息交流等有密切联系)4.为什么说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是有选择的。结论:细胞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经典例题剖析例题1变形虫可以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细胞膜具有全透性;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细胞膜的结构特性,但却是通过一个实例请同学分析,要求同学们能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从而得出正确答案。很多同学会误选A,该选项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但与题目情境不符。例题2(2004年湖北模拟题)苋菜的细胞液中有一些红色的物质,无论用清水怎么洗,清水仍不见红色物质,但若把苋菜放入沸水中一烫,水立刻变成红色。这个现象是因为A.沸水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B.在清水中细胞膜没有选择透过性C.沸水中色素分解成小分子物质D.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解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细胞膜的生理功能是具有选择透过性,这是活细胞所特有的功能。通常情况下,色素等物质是大分子,又是细胞需要的,活细胞的细胞膜是不会让其轻易外出的,所以在清水中,红色色素是不会出来的。若放入沸水中,高温杀死了细胞,破坏其结构,使细胞膜失去活性,细胞膜就成为通透性的了,失去了选择性后,细胞里的色素物质就可以不受限制地出来了,故使水变成红色。[答案]A基础试题训练一、选择题1、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分子层为基本骨架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2、下列哪一种膜结构能通过生物大分子()A细胞膜B核膜C线粒体膜C叶绿体膜3、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叶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A5B6C7D84、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A糖蛋白B磷脂C脂肪D核酸5、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A保护作用B一定的流动性C主动运输D选择透过性6、下列物质中,不能横穿细胞膜进出细胞的是()A维生素D和性激素B水和尿素C氨基酸和葡萄糖D酶和胰岛素7、生物膜上的蛋白质通常与多糖结合成糖蛋白。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糖蛋白在细胞的识别以及细胞内外的信息传导中有重要的功能。下列生物结构中,糖蛋白含量可能最多的是()A.类囊体的膜B.线粒体的膜C.细胞膜D.内质网膜8、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9、结合表中数据,指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成分线粒体膜蛋白质(质量分数/%)脂类(质量分数/%)外膜5248内膜7624A.内膜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B.内膜比外膜具有更多的功能C.内膜、外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D.内膜表面积大,导致蛋白质含量高10、一位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面积增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所决定的?()A.是选择透过性膜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具有专一性D.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11、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A、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B、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C、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D、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12、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主要决定于A、胆固醇B、蛋白质C、磷脂D、糖类13、不是细胞膜成分的是A、蛋白质B、糖类C、脂质D、核酸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磷脂分子在细胞膜的功能上起重要作用,所以功能复杂,磷脂分子种类和数目就多B、磷脂分子在细胞膜的功能上起重要作用,所以功能复杂,磷脂分子种类和数目就要一样C、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的功能上起重要作用,所以功能复杂,蛋白质分子种类和数目就多D、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的功能上起重要作用,所以功能复杂,蛋白质分子种类和数目就一样15、细胞壁的功能特点是A、全透性B、半透性C、不透性D、选择透过性16、细胞壁的化学组成是A、胆固醇与纤维素B、纤维素与果胶C、果胶与磷脂D、磷脂与蛋白质17、血液中的氧气进入肌肉细胞的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至少要经过的膜和磷脂层的数目是A、3、6、B、3、3C、2、4D、2、218、大分子蛋白质能够通过的结构是A、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B、细胞膜和液泡膜C、选择透过性膜D、细胞壁和核孔19、科学家将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那么,血影的主要成分有()。A.无机盐、蛋白质B.蛋白质、糖类C.脂肪、蛋白质D.脂质、蛋白质20、下列对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组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少量糖类组成B.磷脂双分子层是各种生物膜的基本骨架C.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内质网膜能生成高尔基体膜,说明两者化学组成完全相同21、一般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而在下列的哪种情况下,可以看到细胞膜()。A.细胞进行分裂时B.发生质壁分离时C.显微镜视野调亮时D.细胞吸收水和离子时22、科学家将细胞膜中的磷脂成分提取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说明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状况是()。A.单层排列B.均匀稀疏排列C.双层排列D.均匀紧密排列23、下列有关细胞膜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B.蛋白质均匀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上C.脂类小分子易于自由扩散通过D.磷脂双分子层内外表面都亲水24、下列哪项叙述不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A.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B.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C.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具有流动性D.有些蛋白质分子可在膜的内外之间移动25、使磷脂类特别适于形成细胞膜的特性是()。A.它们是疏水的B.它们是亲水的C.它们迅速吸水D.它们既是亲水的又是疏水的26、如果植物细胞膜由选择透过性膜变成了全透性膜,则该细胞将()。A.缩小B.膨胀C.死亡D.生长27、(多选题)以下关于细胞膜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磷脂分子排列成双分子层B、膜两侧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C、球形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D、组成膜的物质的运动使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二、非选择题1、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1)189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通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类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_______。(2)1925年GorterGrendel用丙酮提取红细胞膜的类脂,并将它在空气一水接面上展开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_________组成。(3)科学工作者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鼠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将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起初,一半膜发绿色荧光,另一半膜发红色荧光。一段时间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均匀分布,如下图所示:①该实验结果说明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在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后,将融合细胞置于0℃条件下保持40分钟,则融合细胞仍是一半膜发绿色荧光,另一半膜发红色荧光,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细胞融合时常用的病毒促融剂是_________。2、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9世纪末,欧文顿的实验和推论:膜是由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膜主要由和组成;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的“三明治”结构模型:所有生物膜都由三层结构;1970年,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指出细胞膜具有;1972年,桑格和提出了。3.构成细胞膜相邻的磷脂分子之间每分钟换位100万次,这表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的特性。4.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结构的历程是从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开始的。__________是了解结构的基础,__________又提供了探究结构的线索。人们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又通过进一步的__________来修正假说,其中__________的进步起到关键的作用。5.有人研究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很容易通过细胞膜,而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则不容易通过细胞膜。由此可见,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中一定有某种物质,有利于脂质物质的通过。将这种物质提取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是铺成单分子层是,这个分子层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根据以上事实推测:(1)细胞膜上的这种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2)这种化学成分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在人和鼠的细胞融合实验中,用两种荧光物分别标记两种抗体,使之分别结合到鼠和人的细胞膜表面抗原物质上(如图4-7)。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开始融合时,人、鼠细胞的表面抗原“泾渭分明”,各自只分布于各自的细胞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