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周末练习五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收藏之风过热容易吸引大家追求过于华而不实的东西,以致社会崇尚奢靡,冲击实体经济。B.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证券监管机构的某些强制执行权利,亟需加以规范。C.网络的优势无所不至,微机于本周四(7月24日)在网上直播该公司的2003年度投资者年度财政报告会议。D.想起那时节,金风阵阵,菊香遍野,阳澄湖的螃蟹,不仅个儿大,而且只只脑满肠肥,吃起来,味道真是好极了。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________,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先生________,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________地背诵下去了。A.前瞻后顾博闻强记连篇累牍B.左右顾盼旁征博引连篇累牍C.前瞻后顾旁征博引成本大套D.左右顾盼博闻强记成本大套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B.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有力量,在民间流传颇广。C.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D.做事情一定要有大局观,放眼于整体,绝对不能目无全牛。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一旦独立地投入严峻的生活,中学生的浪漫情调很快就。②想到众兄弟就要,他不免一番悲戚。③偌大的城市想找个人,如同,今天竟在街头无意中碰上了。④以雪填井,画饼充饥,种种愚昧无知的行为无异于。A.风流云散烟消云散海底捞针海底捞月B.烟消云散风流云散海底捞月海底捞针C.烟消云散风流云散海底捞针海底捞月D.风流云散烟消云散海底捞月海底捞针5、请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赏,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①。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②,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③,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題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曰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长安春望卢纶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1)“却望千门草色闲”一句中的“闲”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2)诗中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7、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杂诗十首(其四)【晋】张协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汤谷。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柬。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①卜。【注】①季主,即司马季主,他是汉初长安著名的卜者。《史记·日者列传》记载:宋忠和贾谊曾问他:“何居之卑?何行之污?”他答道:“贤者不与不肖者同列,故君子处卑隐以辟众,自匿以辟伦。”(1)钟嵘《诗品》评其诗云“词采葱蓓,音韵铿锵”,请从炼字和修辞的角度赏析诗中写景的句子。(2)最后四句意蕴丰富,请简析其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寒色龙应台(1)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以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2)他问的是:“家,是什么?”(3)家是什么,这是小学二年级的作文题目吗?和“我的志愿”、“我的母亲”、“我的暑假”同一等级。怎么会拿到这里来问一个自认为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4)问者的态度诚诚恳恳的,我却只能语焉不详蒙混过去。这么难的题啊。(5)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你要带伞。烫的便当塞在书包里,书包挎在肩上,贴身还热。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机车上招摇过市。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尺就能听见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晚了,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黑甜的时间。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被褥的松软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朦胧的时候,窗外丝绸般的栀子花香,就悠悠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6)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7)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滴答的声音。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觉得凄清。然后其中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里,往窗外看,仿佛看见,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张白布盖着,被抬出去。(8)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曾经是异国大学小城里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两家共一个厨房。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后来是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跟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工作,一个又一个重新来过的家。几件重要的家具总是在运输的路上,其他就在每一个新的城市里一点一点添加或丢弃。墙上,不敢挂什么真正和记忆终生不渝的东西,因为墙,是暂时的。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家,也就是两个人刚好暂时落脚的地方。(9)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10)很多人,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11)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12)很多人,一会儿就有了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他带伞。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滚烫的便当塞进他书包里。周末,你骑机车去市场,把两个女儿贴在身后,一个小的夹在前面两腿之间,虽然挤,但是女儿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一个一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晚上,你把滚热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你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13)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14)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15)你告诉我,什么是家,我就可以告诉你,什么是永恒。(选自《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12年第7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A.《寒色》开头引用读者的问题,既是引入话题,也是启发读者思考,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形成一种心的互动。B.本文注重细节描写,而且每一处细节都注满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如三次出现在文中的“栀子花香”,象征着父母与子女之间浓浓的亲情。C.文章第五段与第十二段,作者选择的细节和情境虽然相同,但人物的角色身份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含蓄地表达出流年似水、人生易老的惆怅和悲凉。D.本文善用对比手法。如父母健在子女绕膝的温馨与父母垂暮儿女离巢时的凄清、夫妻相亲相爱时家的温暖与相离相弃时家的寂寞这两组对比,表现出家的美好而易碎的特点。E.本文以《寒色》为题,使得全文笼罩上一层浓郁的伤感况味,让读者沉浸在深深的悲凉之中,对“家”的认识因此也充满悲剧色彩。(2)结合全文,概括作者所揭示的“家”的内涵。(3)文章三次出现“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请简述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文章最后一段发人深省,意蕴十分丰富,请结合文意并联系实际加以探究。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左忠毅公逸事方苞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选自《方望溪全集》)【注】①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号浮丘。桐城人,明朝官员。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下狱致死。②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家。字宪之,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其师为左光斗。明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今扬州梅花岭有其衣冠冢。(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叩:打听B.久之,闻左公被炮烙被:覆盖C.无俟奸人构陷构陷:设谋陷害,使人获罪D.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造:到,往(2)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方望溪全集》,作者是用“名号”来命名自己的作品集,这种用“名号”命名作品集的还有李白的《李太白集》、杨万里的《诚斋集》等。B.“忠毅”是左光斗的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予以一种称号以褒善贬恶,称为“谥”或“谥号”。C.加“先”可以表示已经去世的尊长,“先君子”在文中是作者尊称自己已经去世的父亲,“先辈”也是偏指已经去世的前辈。D.“崇祯”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的年号,从纪年方式来说是帝王年号纪年法,中国传统纪年法还有干支纪年法、王公纪年法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记叙以左光斗与史可法的关系为线索,以左光斗为主,以史可法为宾,写史可法目的是为了衬托左光斗。末段点明所叙“逸事”的来源,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使全文首尾呼应。B.左光斗有一次便装私行察访,来到京郊的一座古庙,看到史可法伏在桌上睡着了。在看了史可法的文章草稿后,左光斗出于爱才惜才之心脱下貂皮大衣给他盖上,并对他留下了好印象。C.左光斗认为自己几个儿子都是才能平庸之人,只有史可法可以继承自己的事业。在左光斗被诬陷入狱后,史可法冒险探监,看到恩师被折磨的不成人形,失声痛哭,反遭恩师怒斥并予以赶走。D.崇祯末年张献忠的起义军在在蕲春、黄冈、潜山、桐城一带活动。史可法奉命防守御敌,勤于职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