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检测(四)历史部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检测(四)历史部分24.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舍人出身的蔺相如因为出使泰国“完璧归赵”而拜为上大夫,又因为在渑池会上斥责秦王、羞辱秦国文武群臣而拜为上卿。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A.商周盛行的官爵制度发生重大变化B.西汉史学家对秦国仍存在偏见C.功勋开始成为官爵升迁的唯一依据D.儒生的政治地位得到大幅提高25.明清时期农村经济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下列材料不能反映这一发展趋势的是()A.《本草纲目》:“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B.《农政全书》:“海上(松江府一带)……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C.《三言两拍》:“杨佥宪有所红花场庄子,满地种着红花(药材),广衍有一千余亩。”D.《红楼梦》:“在这里经管地租庄子,银钱出入每年也有三五十万来往。”26.“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A.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C.佛教融汇儒学伦理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27.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时间1840~18951895~1911191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国家英国英国日本美国美国美国数量(万元)802633955696271196926209647918比重(%)82.528.144.237.375.568.1A.美国占据第一位置的时间最长B.日本在华投资的总量始终最大C.美国的在华投资主要用于抗日D.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绝对优势28.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太激进了,完全割裂了传统,是应该否定的。这种说法A.不正确。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B.不正确。从当今看,中国传统思想依然占据主流文化地位,传统并没有消亡C.正确。“打倒孔家店”对于传统文化的破坏性后果是不可挽回的D.正确。白话文运动导致古文阅读理解的困难,不利于华夏文明的传承29.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毛泽东主张中国最终不走社会主义道路而走新民主主义道路B.《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C.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D.毛泽东主张中国革命应该“毕其功于一役”30.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共产党A.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参加亚非万隆会议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D.推行不结盟政策31.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文中“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是指A.五口通商B.协定关税C.投资设厂D.公使驻京32..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怪物”是指A.君主立宪制国家B.邦联体制的国家C.联邦体制的国家D.民主共和制国家33.某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中美关系发展趋势图,下列对a、b、c、d四段关系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a段是由于美国长期坚持独立的侵华政策B.b段是由于中美战时同盟关系和铁幕演说C.c段是由于美国敌视和孤立新中国的政策D.d段是由于世界局势变化和中日关系推动34.下面是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以下有关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结论,错误的是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1926年工业产量比重生产资料生产40.7%43.7%48.1%43.4%43.9%消费资料生产59.3%56.3%51.9%56.6%56.1%A.这一时期经济稳定增长B.轻工业发展超过重工业C.国民经济结构尚未失衡D.注重了经济的恢复发展35.下图是“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统计图”,对此解读正确的年份项目是:A.美国经济落后于日本、西德B.美国由此丧失经济霸主地位C.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D.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以武力迫使朝鲜称臣纳责之后,琉球、安南、暹罗、缅甸等先后成为清朝的朝贡国。基于中国中心和中外一统的传统理念,清朝亦曾将包括荷兰在内的西洋诸国视为朝贡国。清朝将三跪九叩礼作为最重要的朝贡礼仪,要求所有朝贡使臣觐见时比照中国臣子行此礼,以彰显其共主地位。清代朝贡体制主要涉及朝贡国对清廷的称臣纳贡和清廷对朝贡国的册封赏赐两方面内容。朝贡使团在华期间的活动和清朝遣使册封朝鲜、琉球、安南三国国王等都有一套固定的仪式和礼节。清廷将“厚往薄来”的传统理念用于对外交往的具体实践,主要手段就是开展朝贡贸易。其主体是各国使团在华朝贡期间所进行的贸易活动。——摘自李云泉《再论清代朝贡体制》材料二强权主义导致条约制度的不平等……对他们来说,国际法是保障和补充不平等条约的执行工具,中西方之间的交往基本都是以战争为前提,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条约来确立法则的实现。所以当时的国际法有着浓厚的强权主义色彩,体现出两面性,一方面是列强国家欺负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工具,为了自己的侵略目的要求弱小国家遵守国际法,另一方面如果涉及到列强国家的利益,即使违反国际法原则的行为也被认为是合法的。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晚清中国也不断受到国际法的影响与冲击:译注的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会带来了新的观念……晚清国人也对西方的领事制度有了初步的接触,逐渐萌生了国际法上向国外派遣公使和领事的需求,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开始重视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谈判在这一时期对国家权益的挽回及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摘编自董临瑞《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朝贡制度的基本内容并加以评价。(1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条约制度下国际法的特点,并阐述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13分)比较中英两国改革的内容或结果,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联为了激化英法和德意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厮杀,与一向视之为“战争贩子”的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鼓励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英法。这种损人利己的策略是苏联一贯奉行的民族利已主义政策。材料二1939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在凶险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与纳粹德国签订的。这次苏德谈判之所以取得突破,主要在于慕尼黑会议后欧洲政治局势演变中双方的战略考虑。这个条约暂时有利于苏联,但更有利于德国,不利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对世界和平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中的观点,并指出材料二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8分)(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这个条约暂时有利于苏联,但更有利于德国,不利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对世界和平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7分)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检测(四)历史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AACDACBBBCAD40.(25分)(1)内涵:清代朝贡制度丰要涉及以中国为核心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也包含了部分西方国家;朝贡制度的核心是通过礼仪体现中国“天朝上国”的地位;“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是维护朝贡制度的主要手段;朝贡贸易兼有官方和私人性质。(8分)评述:体现了“天朝上国”的自满心态;小农经济的自我封闭;强化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逐渐脱离世界潮流。(4分,任意两个要点即可)(2)特点:把国际法作为执行和保障不平等条约的工具;具有浓厚的强权丰义色彩,体现出了欺凌弱小国家和维护侵略权益的两面性;反映了近代西方的法律和契约精神。(6分)影响:推动了思想观念的变化;列强把不平等条约强加于中国,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又延缓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谈判成为晚清政府处理国际争端的重要手段,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化。41、示例1:内容:中国政治改革围绕扩大资产阶级参政权,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2分)英国议会改革围绕调整议席分配,扩大选举权范围,推进政治民主化。(2分)原因: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不断加深;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4分)英国工业革命后阶级结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完善代议制,发展民主;民众民主意识增强。(4分)示例2:结果:中国政治改革失败,英国议会改革成功。(4分)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封建势力强大,清政府缺乏对政体变革的诚意;改革措施缺乏连续性;改革的外部环境恶劣。(4分)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自由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改革措施、实施过程渐进有序;英国政治环境稳定。(4分)45、【答案】(15分)(1)材料一的观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民族利己主义政策,企图祸水西引。材料二的观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特殊背景下签订的,暂时有利于苏联,长远来看不利于反法西斯斗争和世界和平。(6分)方法:全面、辩证、客观、历史地看待历史问题。(2分)(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苏联的备战赢得了时间;但丧失警惕,致使卫国战争初期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损失;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助长了侵略野心;推迟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爆发。(7分)高三一轮复习文综检测(四)历史部分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二、非选择题:40(1)(12分)40(2)(13分)41(12分)22(2)(8分)45(1)(8分)45(2)(7分)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