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图施工流程操作要求控制要点实施依据检查人检查内容施工前准备1.工程施工前做好施工场地三通一平工作,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应编报实施性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前技术交底工作,对图纸进行审核。2.做好施工的现场准备,建造施工临时设施,安装调试施工机具,建立工地实验室,标定试验机具;开展用于施工的原材料、商品构件的试验检测,并做好材料的储备工作。进行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复测和优化加密。3.调制泥浆,根据地质情况选用适当的钻机和泥浆及泥浆循环系统。4.全程做好施工纪录和旁站记录。《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第3.1、8.1.2、8.1.4、8.3.2、8.3.3、8.3.5条款。1.现场查看三通一平工作;检查质量保证体系资料、三级技术交底记录、图纸会审记录。2.抽查仪器设备标定报告、试验报告、测量记录;3.查看技术方案,抽查泥浆技术指标;4.抽查施工记录、旁站记录。钻机就位1.桩位放样必须经常查验,做好桩位保护控制桩,确保中心误差不大于2cm。2.护筒高度宜高出地面0.3米或水面1.0—2.0米。护筒埋设采用十字对中法进行校核,护筒中心除设计另有规定外,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l%,并在护筒上做红漆标记。3.钻机安装后需校正机身,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第8.31条款。1.抽查,进行测量复核;2.抽查,尺量,水准仪、全站仪复核;3.抽查目测。钻孔1.钻头的直径要求:对于回旋钻,钻头不宜小于设计桩径;对于冲击钻,冲锤直径小于设计桩径20mm为宜。2.开钻时应慢速钻进,待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加速钻进;采用正、反循环钻孔(含潜水钻)均应采用减压钻进。3.钻孔作业应连续进行,填写好钻孔施工记录。经常对钻泥浆进行检测,不合要求时,及时改正。4.在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注意地层土质变化;在钻孔排渣、提钻头除土或因故停钻时,应保持孔内具有规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处理孔内事故或因故停钻,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第8.33条款。1.抽查,尺量;2.抽查,目测、尺量;3.抽查施工记录、泥浆检测报告;4.观察成孔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第8.3.3、8.6.1-8.6.3条款。抽查,实测;抽查施工记录清孔1.钻孔深度达到没计标高后,应对孔深、孔径进行检查,符合本规范表8.6.3的要求后方可清孔。2.在清孔排渣时,必须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3.清孔后应从孔底提出泥浆试样,进行性能指标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表8.6.3的规定。4.不得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代替清孔。5.沉淀层厚度符合8.6.3要求。第8.34、8.6.3条款。抽查,实测;抽查施工记录。下放钢筋笼1.长桩骨架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应根据吊装条件确定,第8.3.5条款。抽查;实测,尺量;目确保不变形,接头应错开。2.应在骨架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其间距竖向为2m,横向圆周不得少于4处。骨架顶端应设置吊环。3.骨架入孔一般用吊机,无吊机时,可采用钻机钻架、灌注塔架。起吊应按骨架长度的编号入孔。4.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5.骨架外径±1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箱±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6.变截面桩钢筋骨架吊放按设计要求施工。测。导管安装1.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导管应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单节导管作好标示尺度,导管吊装设备能力应充分满足施工要求。2.导管应定时进行水密试验,以确保桩基施工质量。第8.3.5条款。抽查试验报告;试验;实测;验收(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应再次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淀厚度,如超过规定,应进行第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宜采用泵吸反循环以排除岩渣或泥团。第8.3.4条款。实测灌注混凝土1.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2.混凝土拌和物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第8.3.5条款。抽查施工记录、旁站记录;目测;实测尺量合要求时,不得使用。3.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4.在灌注过程中,特别是潮汐地区和有承压力地下水地区,应注意保持孔内水头。5.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6.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测探井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7.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l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8.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凿除,桩头应无松散层,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应核对混凝土的灌入数量。第8.3.5条款。养生、测桩在桩头凿除到位后应对桩基础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第8.6.4条款。查看试验报告;试验法报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第8.3.1、8.5.2条。抽查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记录。《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3.1施工准备3.1.1应熟悉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环境调查及现场复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宜包括:编制说明,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方案,临时工程施工图,资源计划,总进度计划,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内容。3.1.2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其主要内容为:确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制定质量检验程序及质量保证措施。3.1.3应建立健全安全施工管理体系,制定技术和组织保证措施,为施工中的技术安全和生产安全提供保障。根据其制定的安全操作细则,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1.4应编报实施性施工技术方案,对于施工技术复杂的工程,还应做施工方案比选,以确定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3.1.5应做好施工的现场准备,建造施工临时设施,安装调试施工机具,建立工地实验室,标定试验机具;开展用于施工的原材料、商品构件的试验检测,并做好材料的储备工作。进行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复测和优化加密。3.1.6需要通过预先试验才能正式施工的分项工程及特殊环境下进行的施工工艺,应在开工前进行工艺试验。3.1.7应制定环境保护的组织保证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3.1.8应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制定必要的应急预案。8.1.2灌注桩施工应具备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水、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及制品的质量检验报告。8.1.4灌注桩施工应有完善的施工记录。8.3.11场地、平台及护简2护筒设置1)护筒内径宜比桩径大200~400mm。2)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除设计另有规定外,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l%,干处可实测定位,水域可依靠导向架定位。3)旱地、筑岛处护筒可采用挖坑埋设法,护筒底部和四周所填粘质土必须分层夯实。4)水域护筒设置,应严格注意平面位置、竖向倾斜、倾斜角(指斜桩)和两节护筒的连接质量均需符合上述要求。沉入时可采用压重、振动、锤击并辅以筒内除土的办法。5)护筒高度宜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0~2.0m。当钻孔内有承压水时,应高于稳定后的承压水位2.0m以上。若承压水位不稳定或稳定后承压水位高出地下水位很多,应先做试桩,鉴定在此类地区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的可行性。当处于潮水影响地区时,应高出最高施工水位1.5~2.0m,并应采取稳定护筒内水头的措施。6)护筒埋置深度应根据设计要求或桩位的水文地质情况确定,一般情况埋置深度宜为2~4m,特殊情况应加深以保证钻孔和灌注混凝土的顺利进行。有冲刷影响的河床,应沉入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0~1.5m。7)护筒连接处要求筒内无突出物,应耐拉、压,不漏水。8.3.2泥浆的调制和使用技术要求1钻孔泥浆一般由水、粘土(或膨润土)和添加剂按适当配合比配制而成,其性能指标可参照表8.3.2选用。2对大直径或超长钻孔灌注桩,泥浆的选择应根据钻孔的工程地质情况、孔位、钻机性能、泥浆材料条件等确定。在地质复杂,覆盖层较厚,护筒下沉不到岩层的情况下,宜使用丙烯酰胺即PHP泥浆。8.3.3钻孔施工1一般要求1)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2)钻孔时,应按设计资料绘制的地质剖面图,选用适当的钻机和泥浆。3)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否则应及时处理。4)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应经常对钻孔泥浆进行检测和试验,不合要求时,应随时改正。应经常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明后记入记录表中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5)钻头的直径要求:对于回旋钻,钻头不宜小于设计桩径;对于冲击钻,冲锤直径小于设计桩径20mm为宜。2钻孔灌注桩钻进的注意事项1)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钻孔,开孔的孔位必须准确。开钻时均应慢速钻进,待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加速钻进。2)采用正、反循环钻孔(含潜水钻)均应采用减压钻进,即钻机的主吊钩始终要承受部分钻具的重力,而孔底承受的钻压不超过钻具重力之和(扣除浮力)的80%。3)用全护筒法钻进时,为使钻机安装平正,压进的首节护简必须竖直。钻孔开始后应随时检测护筒水平位置和竖直线,如发现偏移,应将护简拔出,调整后重新压入钻进。4)在钻孔排渣、提钻头除土或因故停钻时,应保持孔内具有规定的水位及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处理孔内事故或因故停钻,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5)变截面桩的施工全断面一次成孔或再分级扩孔钻进,分级扩孔时变截面桩开始用大直径钻头,钻到变截面处换小直径钻头钻进,达到设计高程后,再换钻头扩孔到没计直径,依次作业2~3次直到完成符合设计要求的变截面桩。钻孔时为保持孔壁稳定,覆盖层进尺不能过快,宜采用减压吊钻钻进。6)旋挖钻孔的技术要求:(1)场地处理:旋挖钻机底座的施工场地应平整、夯实处理,避免钻进过程中钻机产生沉陷。采用平台施工时,必须对平台的承载力进行计算,满足旋挖钻机的承载力要求方能施工。(2)泥浆调制:旋挖钻机在粉砂土层、夹砂土层、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进行钻孔施工时,应采用性能良好的泥浆,以抑制地下水、悬浮钻渣、稳定孔壁,防止坍孔。(3)泥浆性能指标:相对密度1.02~1.10,粘度18~22s,砂率≤4%,泥皮厚度<2mm,PH值>7。也可根据现场地质条件,经试验确定泥浆指标。(4)钻机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泥浆面始终不得低于护筒底部,以保证孔壁的稳定。(5)旋挖钻机施工初期,提升钻斗时,避免因筒斗下部产生较大的负压力作用产生“吸钻”现象而造成孔壁缩颈,须对筒式钻斗的筒壁对称加焊护壁钢板(或增设导流槽)进行改进,以减少钻孔缩颈现象的发生。(6)钻进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一次钻进速度,避免进尺过快造成塌孔埋钻事故。(7)钻斗升降速度过快时,易造成孔壁缩颈、坍塌事故。钻斗升降速度宜控制在0.75~0.80m/s,在粉砂层或亚砂土层时,钻斗升降速度应更加缓慢。(8)泥浆初次注入时,应垂直向桩孔中间进行入浆,避免泥浆沿护筒壁冲刷孔壁使其底部孔壁松散坍塌;钢筋骨架和检探孔器应使用吊机垂直、平稳放入孔内,避免破坏孔壁,造成废桩事故。(9)采用全护筒跟进成孔时,可不用泥浆护壁。3二次成孔的使用条件1)当钻孔桩桩径较大,或钻孔机械的能力不能满足一次成孔的要求时,可采用二次成孔的方式进行钻孔施工。2)对于溶洞发育较为发达的地区,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可用地质CT法探测桩位处地下溶洞的分布情况,并用小钻头先试钻,探明溶洞分布情况后,再进行二次成孔。3)对于大直径的回旋钻成孔,一次成孔的钻头阻力较大时,可先用小钻头成孔,再二次扩孔至设计桩径。8.3.4清孔1清孔要求1)钻孔深度达到没计标高后,应对孔深、孔径进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