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销售工作的一些思考承蒙领导信任让我从事产品销售工作,自应承之日起从各方面考虑都感到压力很大,不过压力即动力,在领导的支持和各个部门的配合下,新的销售部在今后的工作中必将团结一致,努力工作,争取创造一个新的销售局面。在此,为了很好的开展今后的工作特作以下分析。一,产品现状和目标1,因为我们从事的行业关系到广大民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所以应该怀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从事日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让我们的产品在关键时刻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现我们的工作价值。2,有好的产品才有可能有好的市场,我们现在的产品经过多次改良,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和完善的系列,但还是经常会出现一些小问题,质量过硬和技术过关将是今后长期努力的目标,让客户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真正体会到施工方便,使用简单,经久耐用的产品特点。3,有序的组织生产和发货,断货商品明确到货日期,让客户能够及时的做出可行的施工安排以维护客户的利益和公司的信誉。二,销售计划1,明确公司业务的经营目标及领导的政策,以此为依据,订定适合的销售计划。销售计划可分为长期及短期两种,长期计划由公司领导以产品的定位和公司发展方向为基础制定,年度和月度销售计划属于短期计划,由销售部根据市场变化制定。2,拟定计划后要确实施行并达成目标,计划才有意义,对于销售计划的实施必须彻底,计划切勿随便修正,除非遇到不可抗拒的因素或尽了一切努力仍无法达成目标时方可更改。3,对公司现阶段在市场上的地位要有客观的认识,以采取适当的销售途径和政策。不要仅凭借比较片面的意见或批评来下判断,必须根据客观而具体的市场调查,来决定销售途径,效率不高的销售途径,应果断地废止,重新寻找新的销售途径,销售人员之间应建立经常性的沟通和讨论机制,确认各种销售途径效果的好坏。4,及时的了解市场动态,任何构想及情报,都要毫不遗漏地提供给生产和开发部门,客户的意见特别重要,应积极地经常与各部门协同研究客户的反馈和意见,并举行检讨会。三,市场开发与销售1,无论多么优良的产品,没有好的营销仍难有较高的销售量和认知度。销售产品态度,不要敷衍了事,应颇具信心地去销售。根据现阶段的市场状况,靠上门推销的方式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公司领导如果能利用广泛的人脉帮助搭建先期的销售网络则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若市场开拓的情况未见好转(或趋向不利),切莫沮丧,要保持信心,勤勉而积极,有充分的耐心继续坚持,不要对产品的可销性妄下结论,打击士气。3,现有的除销售部门以外的销售渠道不宜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转入销售部处理,可以作为额外的补充加以利用,客户资源待时机成熟后再交由销售部统一管理。4,积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市场动向,以便把握先机,好动用各种可以利用的关系打通销路。5,对客户的了解也很重要,盲目的销售很可能会导致款项无法收回,及时对客户经营状况和信用的了解,可以使交易风险降到最低,对客户的信用调查不仅限于交易前,交易后也要作定期的调查。6,产品的交易条件和合同的签订必须格外地小心,要有耐性地交涉,尽量争取有利的条件,一切都要以书面形式确定,发货及收款方式要尽量详尽的写清楚,尽量避免出了货却收不回钱的情况。四,客户管理1,通过定期巡回访问的方式,与顾客保持良好关系,与顾客沟通意见与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最为重要。运用可以利用的各种途径充分了解每一位客户的经营动向,便于积极跟进。2,积极地将有利的产品信息提供给顾客,顾客提出意见时,要坦诚、热心地接受。五,日常管理1,销售人员因大部分时间不在公司办公,远离上司,销售人员日常的推销、拜访客户等工作以自我管理为主,所以必须依自己的责任行事,故提高销售人员的道德心及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事。2,日常费用补助建议以月为单位发放,公交车和短途的士补助每月报销标准宜定在300元/月左右,电话费宜定在150元/月左右较合适。特殊情况下的长途的士费(金额超过20元)、招待费等另外报销。其余费用经请示后按公司统一标准执行。3,销售人员的行动预定表可由他们自己提出、自己制作,以一个星期或一个月为单位,记录每天访问的地点及事项,实行按日或按周报告制。六,存货机制1,产品应设立适当的存货标准,据以补货(或退货)。尽量每个月清查盘存,如无法做到月月清点,则至少应二至三个月作一次,清查盘存可明了一段时期内公司营业的正确损益情形,这是公司的盈亏管理所必须的手续。2,出货、交货的经办人要重视交货日期,接受订单时,对交货日期要有很好的把握,接受已无存货的订单时,需先确定进货的时间。交货期较长的或分期交货的,应依订单的内容作交货管理。七,与其他部门的联络与协调1,在销售过程中积极的与生产部门,研发部门和售后部门取得经常的联系,应特别注意彼此间意见的沟通,以免发生误会或不协调。2,碰到销售业务内容特别复杂或重要的项目、销售业务需要和其他部门共同协调处理时互相间存在着误会或双方步调不一致、案件的处理对其他部门有很深的关连性等情况时不要嫌麻烦,应主动与其他部门联络、洽商。不要存着“对方应该会与我联络”的观念。以上想法不尽完善,望领导批评指正。XXXX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