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也”、“于”、“之”、“而”等虚词的用法。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3.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教学重点:1.感受作者对美好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2.抓住“乐”字,基本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2.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篇,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它就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二、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居宋代散文家之首席。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土,在朝廷做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询、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文章平易晓畅,委婉多姿,自成风格,在北宋以至后来的文坛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欧阳修还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欧阳修称得上是位饱学之土。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三、写作背景:范仲淹倡导改革当时弊政,受到权臣诬陷排挤。因为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写于作者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三年(1046年),他当时只有三十九岁,却自称为“苍颜白发”的“醉翁”,这有点自嘲的意味。滁州地处江淮之间,交通不便,民风淳朴。四、整体把握:1.教师范读课文,之后订正字音,然后学生齐读课文。2.翻译课文,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句。3.文章结构:(1)层次: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第三段:写滁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第四段:写宴罢归去并点出作者名姓。(2)线索:滁州——琅琊山——泉水——亭——人——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早晨傍晚的景色——四季景色(乐)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百姓安居乐业,与民同乐)(沉醉)五、课后作业:1.完成书后习题一。2.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内容分析:1.第一自然段:(1)滁州的地理特点?明确:“环滁皆山也。”(2)西南诸峰的特点?明确:“林壑尤美”。(3)琅琊山的特点?明确:“蔚然而深秀”。(4)亭的位置?明确:“临于泉上”。(5)“来饮于此”中“此”指?明确:醉翁亭。(6)自号醉翁的原因?明确:“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7)划分层次:第一层:亭的自然环境。(……醉翁亭也。)第二层:亭的得名,醉翁二字的深意。(……寓之酒也。)(8)描写角度:视觉角度:俯——仰空间角度:远——近;大——小;整体——局部——个体(9)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10)小结:总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2.第二自然段:(1)本段描写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明确:本段描写朝暮、四时之景,采用先分别描写,后总收说明的方式。分写,从早到晚,“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总收,“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描写四时之景,也采用这种方式。分写,由春到冬,“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总收,“山间之四时也”。(2)朝暮景色的特点?明确:“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3)春夏秋冬景色?明确:“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4)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各抓住了什么特点?明确: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5)“乐亦无穷”的原因?明确:“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6)小结: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3.第三自然段:(1)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明确:为了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上段写太守观赏四时不同之景“而乐亦无穷”,写了太守之乐的一因。这段写太守见到滁人游山赏景,来来往往,欢歌笑语,眼前是一幅百姓欢悦和乐的图景,而此乃太守之乐的另一因。(2)描写“宴酣之乐”的句子?明确:“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3)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明确:“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4)我们如何来理解太守的醉呢?明确:太守是太高兴了。因为能与老百姓一起同乐。以醉写出他的快乐。但这乐不是无忧无虑的乐,是乐中含悲。因为他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内心世界很复杂,只好借酒浇愁。(5)划分层次:a.滁人游山之乐(……游也。)b.众宾宴饮之乐(……欢也。)c.太守宴醉之乐(……醉也。)(6)小结: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4.第四自然段:(1)描写傍晚情景的句子?明确:“夕阳在山,人影散乱”(2)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明确:“醉能同其乐”(3)理解本段衬托手法的运用: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4)找出文中议论语句,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含义?明确:“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民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卒章显志”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5)小结:写酒宴散,众人归的情景。二、探讨文章:1.如何理解“醉翁”的含义?明确:作者自号“醉翁”。“醉”不只指“酒醉”,更指“陶醉’”。实际上是借山水来排遣内心抑郁的心情。2.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1)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3.从描写、记叙的角度梳理课文脉络?明确:亭外山水风光——山中朝暮四时——亭下官民同乐——宴后太守醉归;点出亭——亭外景——亭中宴——离亭归。都含有“乐”字:总写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醉归之乐;总写山水之乐——赏景之乐——与民同乐——自知其乐。都含有“醉”字:醉翁之意在山水——醉于山间朝暮四时——醉于升平之乐——醉在内心深知的乐趣。都含有“醉翁”、“乐”:醉翁喜山水之乐——醉翁爱赏景之乐——醉翁乐与民同乐——醉翁自知醉翁之乐。记叙的顺序上: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件顺序——叙议结合顺序。各自然段:一、山—水—亭—名—太守;二、朝—暮—春—夏—秋—冬;三、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太守归—游人去—禽鸟乐,从人乐,太守乐。4.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究竟是什么?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一句含义?明确:“太守之乐其乐”乃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三、总结全文:1.这篇文章抒写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怀?明确:本文抒写了作者“与民共乐”的政治理想和赏景自适的旷达情怀。2.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什么?明确:全文围绕“乐”这一主线展开:鸟乐,滁人乐,太守乐,山水之乐,与民同乐。(1)文中写出了谁“乐”?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2)太守,众宾为何而“乐”?明确: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3)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明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4)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间,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3.本文的记叙、写景、抒情是如何相结合的?明确: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由此可见,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是相当出色的。4.为什么可以把本文看作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明确:这是由本文的内容和语言特色决定的。(1)描写形象、精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无论绘景还是写人,都只有寥寥数字,着墨不多,但能抓住特征,生动传神。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2)句式灵活,对散结合。有的单句成对,有的双句成对,有的三句成对,它们工整贴切,形式和谐,节奏明快,易诵易记。加之对散穿插,富有变化,摇曳多姿。(3)韵律独特,回环往复。全文共用了21个“也”字和24个“而”,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增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也使作者怡然自乐的情致得以尽情的抒发。指导: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琅琊也。(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句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5.艺术特点:(1)结构严谨巧妙。以“乐”贯穿全篇,并层层推进,前后照应。用不同的虚词过渡,层次分明。(2)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写景表达情感,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3)语言精练优美,流畅传情。四、比较阅读:对比《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异同点:1.相同点:(1)两篇散文写作背景相同;(2)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3)语言都非常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2.不同点:(1)结构技巧有别。《岳》文开头扼要记事,中间生动写景,借景生情,最后精辟议论,点明主旨。作者把记事、写景、抒情、议论四者巧妙融合,从而使得文脉结构严谨而不板滞、条理清晰而有波澜,行文变幻跌宕,曲径通幽,引人入胜。有时明明要酣畅淋漓地描绘一番,却又戛然而止,另辟蹊径;有时似乎文章已经写尽,却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洋洋洒洒铺陈的,却非要旨,但也并非闲笔;郑重感慨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