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设计(吴萍)朝阳区二等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教学设计个人信息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吴萍朝阳区三里屯小学13651209168教学基本信息课题走近语言深入对话提升能力——《雷雨》教学设计学科语文学段低年级年级二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年6月第一版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领下,与文本充分对话,才能真正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情感,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感受阅读的快乐。本课设计力求体现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在师生、生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自由、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读出自己的理解,体会文本的情感。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阅读实践。为此,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习得方法,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心理学》表明,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尚脱离不了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因此,此阶段以形象思维训练为主。《雷雨》这篇课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描写具体,有很强的画面感,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利用多种方式,抓住重点词句品味,引导学生充分想象画面,力求丰富视像,进而使学生理解内容,领悟方法,感受大自然的变化,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2.教学背景分析2(一)教材内容分析:《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编排的。我们在前三册的课文学习中也学过和“自然”主题有关的课文,如《春雨的色彩》《四个太阳》等。不同的是以前所学习的课文,虽然本身也蕴藏着“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主题,可是同时又表达着另外的主题,集中以“热爱自然,了解自然”为主题的单元还是第一次出现。应该说这里的“热爱自然,了解自然”是建立在以前分散学习基础上的整合学习。本单元继续带领学生再次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聆听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雷雨》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老课文,是新课程改革之后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课文之一。这篇课文是学生在学习了李白、杜甫笔下的描绘自然景观的古诗文基础之上,在感受古诗凝练的语言文字之后学习的一篇现代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送来蛙鸣,是多么令人舒畅。本文语言精炼准确,是一篇画面感很强的文章,写作顺序清晰,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这是学生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熟悉景象,因此课文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二)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已有独立的识字能力。本课书要求学生认读的字比较少,要求学生会写的字大多是由学生熟悉的部件组成,学生可以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再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端正。二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他们对于一些抽象词语的理解有困难,可以通过看图、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并把学习的方法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为了更准确的了解学情,我对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提纲如下:(1)本课有哪些字你不认识?(2)读课文后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得知对于字音读不准的有:蝉、乱、塘、垂。不懂的问题有:A.黑沉沉是什么意思?B.下雨前为什么天是黑的?C.为什么下雨前蝉一声也不叫?雨停了蝉又叫了?3D.垂下来是什么意思?蜘蛛为什么从网上垂下来?学生读不准的字音在课上进行细致指导。对于字词方面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解决。对于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问题结合课文内容做适当渗透,课下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或收集相关信息获取知识,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三)我的思考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我想本节课的教学要根据学情,依标靠本,扎实进行语文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要紧紧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感悟。二要根据课文特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三是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四)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运用朗读、默读、观察画面,想象情景、品味词句、对比等多种学习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五)技术准备1.制作ppt课件。2.准备音频、视频资料。(六)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研究说明:1.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提出不懂的问题。3.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雷雨的相关资料。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垂字,指导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体会“挂”、“垂”、“坐”在句中使用的巧妙。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句每段的意思,知道雷雨前、中、后的自然景象。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利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4.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产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4教学重点:利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准确的词句来表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现象和特点。4.教学流程示意5.教学过程一、文字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雷、雨”古文字发展图片,猜一猜这是哪个字?(1)(2)2.一个雷字,一个雨字,组成了一个新的词语:雷雨。你们看,汉字就是这么有趣,一个字就像一幅画,向我们诉说着一个故事。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雷雨》。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设计意图:导入环节,从“雷雨”这个词语入手,将象形字、会意字的文字演变过程呈现出来,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学习生字,理清顺序。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2.学习生字新词:(1)压压下来黑沉沉的()“黑沉沉”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文字导入激发兴趣学习生字理清顺序品词析句理解内容回归整体拓展提升指导写字夯实基础5(2)乱乱摆()乱摆出示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你读懂了什么?(3)垂垂下来()垂下来出示句子: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你读懂了什么?(4)蜘蛛蝉虹为什都是虫字旁?A.图片展示蜘蛛和蝉,都是昆虫,所以是虫子旁。B.出示“虹”字的演变过程:“虹”在古人认为是一条大虫悬挂在天空中头伸进河中饮水,后来演变成形声字,“虫”表意“工”表声。出示: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う(5)越越()越()越来越亮越来越响越下越大3.指名3人分三部分读课文(1-3,4-7,8)(1)其他同学一边听边想:老师为什么分这样3部分来读呢?(2)理清顺序:雨前、雨中、雨后(用前、中、后做个标记)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的,下面我们细致学习课文。【设计意图:识字教学中,由字到词,由词到句,让本课生字反复出现,加强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达到了识字教学的目的,也为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做好了充分准备。在识字中有意识根据造字方法将字放在“系统”中,建立字形之间的联系,既提高了识字效率,又教给了识字方法。老师让学生分三部分朗读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文章的写作顺序。即: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同时为下面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做好了必要的准备。】三、品词析句,理解内容。(一)感悟雷雨前的景象1.默读描写雷雨前的内容,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的?边读边圈出。填空练习:课文中描写雷雨前的景物有()、()、()、()、()、()、()、()。62.课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雷雨前有什么特点?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A.满天、黑沉沉、压下来,说明云很厚很低。(笔记:乌云密布)B.一动不动、一声不叫说明天气闷热,一丝风也没有。C.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你所感受到的雷雨前的特点。(2)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蝉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A.忽然、树枝乱摆说明风来得猛、刮得大。(笔记:狂风大作)B.垂下来的“垂”能换成爬吗?理解“垂”的意思,感受速度之快和害怕的心理。C.这一阵大风把蜘蛛吓坏了,谁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3)在这个时候,闪电越来越亮了,雷声也越来越响了,(播放雷雨前闪电雷声的动画)。(笔记:电闪雷鸣)3.练习雷雨前先是(),然后(),接着()。4.一场可怕的雷雨快要来到了,让我们再读第1、2、3自然段,一起感受一下雷雨前的景象吧!(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小结:雷雨就要来了,大自然迅速的发生着变化,多么神奇!【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梳理雷雨前景物的特点,感受天气的变化,体会大自然的魅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积累与理解语言文字。】(二)感悟雷雨中的景象1.雨真的下起来了,请大家观察书上的第一幅图画,看看这场雨下得怎么样?(大、急)从哪里看出来的?请你读读课文,用“~~~~”在书上划出来。2.指导朗读哗,哗,哗,读出雨下得大、下得急。3.雨下起来了,而且越下越大,这时窗外会有一番怎样的景色?(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体会雨大的情景)4.谁来读读第4、5自然段?看谁体会到的雨最大?(指导有感情地朗读)75.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教师范读:一种声音从大到小,另一种声音从小到大。哪一种更合理?为什么?6.朗读第4、5、6、7自然段读出雷雨中雨的变化小结:雷雨来了,让我们看到了景象的变化,听到了形象的声音,更感受到自然用它特殊的方式传递的信息。【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一个非常符合学生认知的话题——“从哪里看出雨下得大?”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通过图文结合及画句子的方法使学生感受雷雨中景象的变化,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抓住“哗,哗,哗这个象声词及“渐渐地”这个叠词引导学生感受雨的特点,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再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培养学生的语感。】(三)感悟雷雨后的景象1.雨停了,雨后的景色又是怎样的呢?默读课文的8自然段,用一句话说一说:雷雨后的景色真()!2.从哪儿可以看出雨后的景色是美丽的?学生交流预设:(1)彩虹: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说说理由。指导朗读。(2)蜘蛛:从“坐”字体会蜘蛛的心情,与雷雨前蜘蛛的逃走进行对比,指导朗读。(3)练习: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雨后的景色()!3.带着你的感受读课文。小结:雨过天晴,多么美丽的景象!只有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家,才能描绘出这么美丽的画卷。【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挂”和“坐”理解雨过天晴的美丽景色及带给大家的愉悦心情,从而感受到用词的准确、形象与生动。通过对比、想象等多种方法,不仅引导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还进行了恰当的积累、运用训练。】四、回归整体、拓展提升。8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总结写法:“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真实的文章来呢?(因为他能仔细地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如实地写了下来。)下节课,我们就学习这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观察日记。【设计意图: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填空的形式清晰再现,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同时提高了学生口头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材就是一个“范例”,在课文结束部分总结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为下节课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迁移运用写法做好铺垫,体现了语文课的工具性特点。】五、指导写字、夯实基础。指导书写“垂。1.指导“垂”字。提醒大家注意垂的笔顺,先写“千”,第三横最长。2.学生书写,反馈评价。【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写好字是低年级的重要教学任务。在本环节,通过对“垂”字形的观察,感悟笔顺笔画的特点,体会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鼓励学生写好汉字。不仅落实了写字教学的任务,奠定写字的基础,还会使学生受益终身。】总结:大自然就是一座神奇的宝库,只有善于观察的人才会发现它的魅力。请大家留心观察,你会有更多的发现。附:板书设计前乌云密布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