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掘工作面管理制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修文县谷堡乡天治煤矿采掘工作面管理制度二○一三年三月目录一、掘进工作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管理制度二、采煤面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三、掘进面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四、巷道开口、中腰线、停采掘、贯通及工程进度通知单制度五、采掘工作面变化管理制度六、采掘工作面安全检查制度七、采掘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八、采掘面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九、采煤面岩收检查处罚管理办法十、工程质量负责制度十一、工程质量验收责任追究制度一、掘进工作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管理制度1、掘进工作面工程质量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进行验收。2、掘进工作面工程质量在每月末进行验收,被检查验收的单位,班队长及施工队计录人员必须同时参加检查验收。3、掘进工作面必须配齐质量检查的各种工器具。4、矿验收人员在现场必须使用验收工器具进行检查,取得现场准确的数据资料。5、上井后,根据验收原始记录,认真填写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表,同时,对查出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三定”。6、在工程质量进行评级前,必须收集下列有关资料;(1)锚网喷工程记录:包括冒顶、宽帮、壁后充填、钢筋布置和绑扎质量,锚杆间排距、角度及喷浆厚度等。(2)锚杆拉拔试验报告、锚杆预紧力试验报告和砼、砂浆强度试验报告。(3)水文地质资料、施工验收记录。7、掘进工作面必须进行施工技术工作月度总结和巷道竣工验收,并认真填写《掘进巷道施工技术工作月度总结表》和《掘进巷道竣工验收报告》,在生技科存档管理,其中《掘进巷道竣工验收报告》上报矿长办。二、采煤面支护质量和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处理制度为杜绝采煤工作面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发生大面积冒顶和垮面压架事故的发生,切实加强现场矿压观测和支护质量监测工作,搞好采、煤工作面的顶板安全管理,特制定本制度。1、完善矿压观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成立矿压观测组,矿压观测组设在生产技术科。在矿长、总工程师、分管副矿长的领导下,组织完成有关矿压观测与支护质量监测的各项工作任务,把矿压观测列为现场顶板控制工作的重点。充实观测人员,根据顶板监测需要,最少配备3名专职观测人员,由矿压观测组统一管理,做到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矿压观测和支护质量监测工作。其主要职责有:1)制定矿压观测、支护质量监测所用仪器仪表、设备配备数量和维修检测计划。2)组织实施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与支护质量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实施。3)对特殊地点进行专项研究。对采煤工作面过断层、富水区、破碎带、交叉点、沿空巷道,编写专题观测方案,进行矿山压力专项研究,对观测进行分析总结,对特殊地点的顶板控制提出超前预防措施,严防重大冒顶事故的发生。4)对锚网回采巷道的支护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对矿压、安全监测仪器仪表,严格按照国家计量器具管理制度进行强检。杜绝各类不合格品的使用。5)对相关的矿压观测、支护质量监测技术资料、总结报告和监测数据等进行存档管理。2、采面支护质量与顶板监测制度(1)炮采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监测主要内容、指标、测站布置、方法1)工作面日常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撑紧、移够、站正、完好,使其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减少冒顶事故,提高采面功效,保证安全生产。2)主要监测指标分为支护监测指标、围岩状态指标和两巷超前支护质量指标。(1)支护质量监测指标:①关键指标:1、初撑力;2、端面距。②辅助指标:1、支架工作阻力;2、支架工作空间几何状态(支架歪角、排齐偏差、相邻顶梁台阶值、顶梁俯仰角、支架间隙);3、液压系统工况(泵站压力、液压管路和密封件完好状况);4、采高。(2)工作面围岩状态指标:端面顶板冒高、冒宽、冒区长度,煤壁片帮深度,片帮区长度。(3)两巷超前支护质量指标:煤壁超前20m范围内支护完整,巷高不小于1.8m,有0.7m行人通道。按照作业规程规定加强端头及超前支护。3)采面矿压及支护质量观测测站布置:每隔10台支架安设1台矿压观测表。4)采煤工作面日常矿压观测方法:(1)支架阻力观测:直接读取压力表读数。(2)顶板动态观测:在各测线处对顶板状态作统计观测,记录采高、端面距、片帮高度等。(3)支架几何参数观测:采用目测普查,超标明显处用工具进行测记,包括顶梁走向角及倾角、顶梁错差。(4)两巷超前支护质量监测测量单体液压支柱(柔性掩护式支架)的初撑力或工作阻力。5)特殊时期的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主要包括初采、末采、撤面、工作面顶板初次垮落和初次来压,该阶段对每台支架均要进行动态监测,其初撑力必须符合规定。3、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制度1)采煤队负责进行现场支护质量与动态监测数据收集工作,每班由验收员监测一次,并在井下认真填写原始数据记录表。监测数据表内容主要包括:支架循环初撑力、当前工作阻力、最大工作阻力。不按现场实际情况填写或没填写监测报表的,罚验收员100元。2)现场验收员每班将井下测取的各种原始数据按记录表格填写清楚,采煤队在每天下午5点前安排专人,将3班监测记录表报送矿压组,矿压组将监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后,填入整理表格。不按时或不送报表,罚采煤队长100元。3)对工作面支护质量及煤岩稳定性作出总体评价,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由分管领导签署意见、采煤队签署整改措施后,存档备查,并现场监督整改。4)工作面安装、撤面必须对液压支架初撑力进行动态监测,对液压系统完好情况进行统计观测,并将监测记录保存。3、回采巷道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处理1)锚网巷道回采时,在采动压力影响区内,采煤队对掘进期间安设的顶板离层仪、巷道位移等测点,安排专人(兼职)每周测读一次。超前支护区内,每天测读一次,观测数据进行详细记录,观测期间还应对巷道支护状态进行统计观测,如有变形、网兜、片冒等现象要作出统计记录。2)超前支护范围内,每天测定超前支护及密集切顶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或工作阻力。3)采煤队每天下午4点前将记录表报送生技科,生技科安排专人对监测数据及时分析处理,掌握顶板离层、围岩变形量随工作面推进的变化规律,发现异常及时向矿领导进行汇报。三、掘进巷道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制度1、顶板动态监测仪器仪表的安装、维护1)掘进巷道顶板动态监测主要仪器为顶板离层仪,所有采用锚网支护的煤岩巷从施工到报废都必须在矿压组的协调指导下实行全过程地监测与维护。巷道掘进期间的安装、监测与维护工作重点由掘进施工单位在矿压组指导下进行;巷道竣工交接后到采煤工作面生产前其监测工作重点由矿压组负责,采煤工作面生产到巷道报废期间其监测与维护工作重点由采煤队负责。掘进、采煤队应设立煤巷锚网顶板离层指示仪监测小组,由专人(兼职)负责,报矿压组备案,并在人员有变动后及时通知矿压组更改。2)锚网巷道顶板离层指示仪的观测采用定人、定岗、定时观测,煤巷锚网支护巷道的监测责任单位都必须建立巷道监测与维护档案,在巷道交接时,其巷道监测与维护档案一并交接。矿压组不定期进行抽查摸底,缺少此项每次罚责任单位100元。3)所有煤巷锚网支护巷道及时安设顶板离层指示仪,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回推迟安装,且规范安装,确保离层指示仪能准确监测顶板变化情况,提供顶板离层的情况,深基点6m、浅基点3m。否则罚观测人员100元。顶板离层指示仪必须随迎头及时安设,不能滞后安设,否则罚观测人员50元。4)顶板离层指示仪的安设必须按50m间距控制,间距过大的必须补加,并罚观测组负责人100元。5)对于每条巷道的顶板离层指示仪,观测组必须明确现场监测人员,否则罚组长100元。6)掘进、采煤、以及涉及使用到锚网巷道的单位,损坏离层指示仪的按200元/个扣罚。7)特殊条件(断层及围岩破碎带、顶板淋水、应力集中区、交岔点及硐室等)下的巷道,必须按规定安设顶板离层指示仪,否则对观测组罚款100元,。8)施工单位不能随意损坏监测仪器,损坏的按仪器原值的一倍罚款。2、掘进巷道支护质量与动态监测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按下列要求执行:1)巷道掘进期间距迎头200m以内,顶板离层仪测量读数每天不少于1次,距迎头200m以外的范围,测量读数每周不少于1次。2)巷道竣工交接后到采煤工作面生产前期间,测量读数每周不少于1次。采煤工作面生产至巷道报废期间测量读数次数,按回采巷道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处理要求执行。3)每个顶板离层仪观测人员要认真收集、整理、保存顶板离层仪读数,并进行简要分析。如发现异常:1、读数范围内累计下沉100mm;2、日下沉量超过40mm/日。现场施工区队的跟班人员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临时支护保证现场施工安全,然后报矿压组及有关领导,进行分析并制定有关措施上报矿有关领导,进行处理。4)区队监测人员必须按规定观测顶板离层指示仪,读数并记录,有较大变化时及时向安监科和调度室、矿压组汇报,记录不全罚款50元。5)记录台账每周向技术部报送一次,不报罚款50元。6)矿压组每月组织定期及不定期对掘进巷道锚网支护质量进行检测,定期为每旬检测,不定期为随时组织人员对巷道进行检测。检测锚杆间排距、锚杆角度、托盘贴沿情况、锚固力,不合格的每项罚100元/次。四、巷道开口、中腰线、停掘采、贯通及工程进度通知单制度1、为认真做好本矿安全生产施工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工程施工通知单制度。2、坚持巷道开口、中腰线、停掘采、贯通及工程进度等通知单制度。3、每一项工程在施工前,生技科必须以通知单的形式下发到班队长手中,明确施工断面、尺寸、规格、方位、倾角、支护方式等。4、在巷道开口或变更施工实施方案时,生技科应提前三天向地测组及有关单位下发《开拓掘进巷道开口通知单》,没有开口通知单,地测组不得标定开口位置及中腰线。5、地测组按工程设计及《开口通知单》的要求,进行现场标定开口位置和中腰线,并按规定负责巷道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测量及现场标定工作,新开口及变向巷道施工4—8米时,应及时复测检查及重新标定,正常掘进巷道,每掘进80—100米时,应及时布设测点并进行检查测量。6、施工队、技术员、验收员,负责巷道施工过程中的中腰线延伸工作,巷道的中腰点要成组设置,每组不少于3个点,点间距不小于2米,并用明显标志标记。最前面的一组中腰线点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不超过30—40米,在延设中腰线点时,对所使用和新设的中腰线点均需进行检查。7、班队长必须每天向技术部门提供工程的进度通知单,以便于技术部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五、采掘工作面变化管理制度为加强矿井安全生产变化的管理,掌握现场变化情况,实现主动超前预测变化、科学减少变化、有效控制变化,真正把变化落实在基层、落实在现场,着重从人员、时段、“三工”、环境变化四个方面抓好管控,提高安全管理力度、精度,构建透明、简洁、高效的安全生产体系,实现变化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A、人员变化管理制度㈠新工人入矿1、由矿培训中心进行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上岗资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2、由部门组织学习相关规程措施,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施工作业。3、签订劳动用工协议,在班组长的带领和指导下进行作业,并做到同上同下同休息。㈡借调人员1、本专业内借调人员,由借用单位组织学习规程、措施,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2、跨专业借调人员,必须经矿培训办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㈢离岗返岗人员1、离岗返岗人员是指“六假”、外出培训、旅游等离岗一周及以上人员。2、离岗返岗人员上岗前,班组必须重新传达学习措施,并由本人签字确认。3、单位值班领导或负责分工的班组长必须向其交待本班组施工现场安全重点和注意事项。㈣人员变化管理由单位行政主管负责。B、时段变化管理制度㈠季节变化由矿专业分管负责人牵头,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制定针对性措施,并严格执行。㈡重要节假日(双休日)的安全控制1、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安全关键不失控。2、各基层单位要有干部在现场带班作业,指挥安全生产,并做好安全关键把关。井下采掘及辅助单位主管必须有一人值班、下井。㈢生产班关键时段控制中、夜班及早班下半班、交接班时间,现场跟班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