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脚下的竹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长城脚下的竹屋——隈研吾FXF•一、建筑师概述•1.生平简介•2.设计理念•3.主要作品•二、作品分析•1.基本信息•2.场地条件•3.空间组织分析•4.局部空间特写•5.光影处理•6.材料和技术•7.设计思想•8.图片展示梼原木桥博物馆GC口腔医学馆1.建筑师概述①生平简介中文名:隈研吾外文名:KengoKuma国籍:日本出生日期:1954年职业:建筑师毕业院校:东京大学工程研究所建筑系代表作品:Z58水/玻璃,那须历史探访馆,马头町广重博物馆等1979完成东京大学工程研究所建筑系硕士课程1985-86哥伦比亚大学和亚洲文化委员会研究所访问学者1987设立空间设计工作室1990设立隈研吾及其合伙人事务所1998-99庆应义塾大学环境信息系教授隈研吾-著作《十宅论》:日本有10个阶层,各个阶层都有自己固定的住宅风格。《负建筑》:让建筑消失2002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芬兰2001为石博物馆设置的2001年国际石造建筑奖,意大利2000日本建筑学会东北宪章的设计大奖2000“互动内部空间”设计选集大奖1.建筑师概述②设计理念隈研吾的建筑思想是争取没有建筑,在他的《负建筑》中,不追求形式,让建筑更自然的显示自我。长城脚下的竹屋、Z58水/玻璃、马头町广重博物馆、高柳町社区中心、瑜舍、莲屋、三里屯soho、银山温泉浴场Ginzan浴场等都是他的经典之作。惯用竹子、木材、泥砖、石板、和纸等自然建材,建筑风格散发日式和风与东方禅意,在业界被称为「负建筑」、「隈研吾流」。我在每一个项目中都贯穿的一种态度:保存现存的自然环境。——隈研吾他自信地实践着“反物质”、“负建筑”的建筑理念。我们都知道世界现在是IT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建筑的材料更显得重要。现在很多事物都是通过影像来实现,用眼睛来生活,实在的触感减少了。但它又是重要的生活内容,人需要实在的感觉,这种感觉在电脑上是无法实现的,电脑无法体现材料的魅力。建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影像代替的,它起着给人触感的作用。比如木头,触摸时有特殊的质感,敲出来的是木头的声音,石头又有石头的真实感。在家工作时,这种新的生活模式更加强了材料体现出实在感的重要性。过去,人们到市中心去工作,要从郊外坐火车,或者坐汽车,道路、铁路都是人们实在的经历。而现在,生活工作在同一个地方,什么都通过电脑进行,在这样的环境里,实在感就只能在建筑材料上集中体现。现在自然的材料越来越少,也就越来越重要。——隈研吾我想让建筑变成一个不断变化的现象,随着气候、季节、时间,以及所处的地点,不断地发生变化,甚至在不同的人眼中,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移动速度中,都能够有对建筑不同的感受。我希望建筑能具备这样的暧昧感觉。我所做的将建筑融入于环境中,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以及利用光线营造建筑的通透感。——隈研吾他的建筑给人感觉尺度怡人,细腻而不失大气,对各种大自然的材料运用娴熟而创新,特别是对木材的运用,让人对古建的怀恋,同时领略建筑的现代感。同时建筑融入自然亦突出于自然。1.建筑师概述③主要作品作品一Z58水/玻璃这是一个老办公楼的改造方案,坐落于番愚路58号,毗邻国父孙中山家族的美丽花园,其前身是上海市手表五厂的厂房。完全让人感觉不到是一老建筑改造。正立面的镜子般的花栏正是隈研吾最擅长的使建筑消失,建筑空间的高潮是建筑的顶层,一间立于水面上的房间……,与周围很协调。隈研吾没有放过任何一细节。花栏的浇灌方式也很特别。门厅像是一个被分离的室外空间,空间很静谧。一侧是沿街的镜子立面,一侧是用条形绿玻璃条做成的肌理效果,玻璃条截面是切角后的正方形。门厅的交通很简洁,一条小径通达办公区和电梯,周围是人工水面。1.建筑师概述③主要作品作品二马头町广重博物馆安藤广重博物馆,码头町,枥木,日本1998~2000年。这是为纪念浮世绘大师而建立的,屋顶、墙壁、隔断、家具等建筑上绝大部分的因素都用杉木做的百叶来实现,最大可能地不用混凝土,用用地后山产的杉木来做百叶。利用百叶这种粒子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从而达到让建筑消失的目的。具体的做法如新开发了不燃杉木的技术,运用计算机以构造解析技术使构造体在尺度上与百叶的纤细形态相接近。1.建筑师概述③主要作品作品三高柳町社区中心这栋建筑位于高柳町的圆形村落,带有茅草的屋顶显示出传统的轮廓,它也成为圆形村落景色的象征性符号,村落中很多传统风格的房屋已经消失了。这个“雅致柔和”的建筑的用材是当地制造者YasuoKobayashi手工做出的和纸(日式纸)。双层和纸代替了玻璃和铝板。所有内部建筑元素,像地板,墙壁都覆以和纸。和纸以魔芋胶和柿漆做过防水处理,籍此发挥“脆弱材质”的潜力。1.建筑师概述③主要作品作品六莲屋一个临静水,在深山的房子。房子和河流中间注入清水,种上莲花,从而使得这个居所藉由莲花表达它的存在,通向河流,并继续通向河流对岸的森林。建筑物本身基本上由支撑组成。它被分成两部分,中间是洞形露台,用来连接房子背后的树林和河对岸的树林。墙面被设计为布满坑洞。以厚重的材料,石头,来创造一面灵动的墙,风可以从中吹过。制作“洞”的部件是:薄薄的石灰华板,20厘米×60厘米大小,30毫米厚,再加上直径8×16毫米的不锈钢栏杆,这些布满孔的外墙看起来像是西洋棋棋盘。这一次,藉由不锈钢管,利用石头来衬托莲花花瓣的轻盈1.建筑师概述③主要作品作品五三里屯SOHO由SOHO中国有限公司开发,位于工体北路南侧,是一个功能混合、体量庞大集中,具有城市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项目。项目由5个购物中心和9幢30层高的办公和公寓楼组成,有旱冰场、带水景的室外广场将5个购物中心连接起来,将是北京最聚人气的户外步行商业街区和休闲广场。隈研吾用的一个建筑手法就是一个自然形状的一种建筑手法。比如说第一个自然形状意味着什么呢?它不是四四方方,或者长方形有棱角的,它是一个圆形的,像人的身体一样是有线条的。在20世纪的时候,绝大部分建筑师都考虑的是建筑里面的空间,其实建筑和建筑之间的空间就被遗忘了,所以在流线型的设计里面,建筑室外的空间也会变得很有意思。2.作品分析①基本分析项目情况:“长城脚下的公社”是设计在北京北部山区水关长城脚下的当代建筑博物馆,是由SOH0中国有限公司和亚洲地区的12位著名建筑师合作建造的。这个项目宗旨是要激发和鼓励建筑师的创造性,并以此来影响亚洲新一代的建筑师、开发商和消费者,而竹屋便是其中7号别墅。长城脚下的公社,由12名亚洲杰出建筑师设计建造的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是中国第一个被威尼斯双年展邀请参展并荣获“建筑艺术推动大奖”的建筑作品。2005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中国10大新建筑奇迹”之一。建筑面积:719.18m2建筑层数:2层——地上1层、地下1层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钢结构2.作品分析②场地条件竹屋位于核桃沟,它的基地是一块斜坡,隈研吾并没有将它推平,而是像在复杂的基地上延绵不断的万里长城这种形式.将细长的平面形小心翼翼地放在保留的原有斜坡上,将分段的细长平面依地面高低置放上去,形成一个完整的连续体。竹屋的选址有很大的看点:在视觉上山脉起伏很是壮观,在地形上它极具挑战。房子通过其规模、形式、方向.通道的布局采表达屋址,通过房子的各种空间、屋址在不同的部分和规模得到理解。2.作品分析③空间组织分析竹屋以竹为外形搭建,呈长条形,这个在未经修造的坡地上放置的方形盒子,隈研吾依照地形进行了有机形态的空间转换。丰富的错层和迂回的空间形态丰富了竹屋的空间变化。整个建筑面朝南,从东到西是一个缺了一角的矩形体块,纯净的形式,给人的是安定的感觉。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分为两部分,中间以有玻璃屋面的半开敞茶室作为连接。所有的内容均统一到一个完整的屋面之下,又通过悬挂的竹吊顶来强调这个趋势。建筑主体共有两层,主入口隐蔽而简朴,由侧坡而上通向二楼。主要活动区(起居室、厨房、餐厅、卧室)都在二楼,是很好的观赏平台,人们可以从此看到绵延的长城和山区的秀色、视野开阔。一楼处在斜坡的低端.隐蔽性较强,但可用空间不多,设计了两间卧室。从平面上看,起居区和交流空间都放在入口外边,卧室这些私密空间都放在里边,而后面的交通空间将这两部分相连。从入口进来,一边通向起居生活区,一边通向卧室私密区,将两边分开,互不受影响。钢结构的实体墙将私密空间和交流空间两部分隔开。而穿插在整个建筑之中的竹隔栅实际上将整体空间分割成了不同的小空间。玄关两旁的竹子装饰将虚空间隔开,引导人从室外进入室内,同时将无关空间屏蔽。餐厅与起居室相连,长方形的空间也有利于交流和交通。起居室则在正对山景的区城里营造了一个温馨而远离喧嚣的交流环境。西侧的居室空间结构非常清晰,一条走廊串连起四间卧室。屋内有两条石板桥,其中之一通往“茶室”,另一条则连接到餐厅和通往下面客房的走廊。一字形展开,形成叙事话的空间序列。茶室位于位于中部。成为空间组织的中心。2.作品分析④局部空间特写竹屋的中部即茶室,从入口进来.下几阶楼梯使可进入。这间茶室处于一个有玻璃顶的三合水院的中心。通过石板桥联系了餐厅和走廊。茶室的六个连续的界面采用同样的材料,也就是竹子,并通过滑轨可以完全封闭形成一个“竹笼”。仅有的家具玻璃茶几也几乎消失于无形。相邻的由水相隔的三个界面也有竹隔栅的出现。所以这些又因水面和玻璃的反射而再次加倍,这对视觉完全是个刺激。虽然材料有所不同,但这个设计与他在我之前介绍过的“水/玻璃”别墅中漂浮于水上的玻璃餐厅有很多的共通之处。隈研吾的透明是匀质并倾向于追求极至的效果。“水/玻璃”中的玻璃餐厅包括家具在内的所有的界面均是绝对的透明,这种完全的晶莹虚幻效果也出现在这里:“竹屋”中的茶室空间也是均匀的,并只采用了一种材料,把空间感受推向了极端。另外茶室的位置也是敏感的所在,处于内和外之间,介于看与被看之间,环境因素被引入到建筑的内部。这是一种在对立中产生的对话的中性虚空,即日本传统建筑形式所强调的空间的不存在性——“没有实体的空间”——可流动的、无形的空间,形成一个供人思考的“内向”的空间。竹子、石板、水和阳光等自然材料和元素,在隈研吾纯净的空间设计手法下,被转化成一个洗涤心灵的场所。2.作品分析④局部空间特写2.作品分析⑤光影分析起居室、餐厅、茶室的落地大玻璃窗外均有类似于竖向百页的竹制移窗,平时局部遮挡住玻璃,也可将玻璃全部遮挡。局部遮挡时,加上挑檐的遮挡,阳光显得十分温和,结合细碎的光影线条,营造出一份简洁的美感效果。竹墙界定了空间却遮挡不住视线,阳光透过竹子的缝隙射入,虚实相生,起到了连接室内与室外的作用。因地形,二楼光线充足,因此将主要活动空间设置于二楼。二楼起居区朝东,南面大部分采用了大型落地玻璃窗,使居住者可以得到很好的采光,也可以很好地欣赏到大自然的风光,模糊了室内与室外的边界,使内与外相互交融为—钵。卧室区简单地开着方形窗,但外围的可推拉式竹门有效组织了外立面的装饰效果,光线经由这些竹子进入室肉,形成了意想不到的光学意境。2.作品分析⑤光影分析2.作品分析⑥材料和技术基于竹子的独特涵养,建筑中尽可能地使用竹子。钢、竹、玻璃、石四种材料并存且对比着,以竹占最大分量,不均衡但又协调着。隈研吾面对不同建筑材料,是把它们作为“已知条件”来设法创造—个远离混凝土建筑的状态,他要创造一个场所、一种状态。竹于在这里已经超越一般建筑材料的作用。从看到竹子粗犷度和精度的较好结合,隈研吾决定在长城公社用竹子来做建筑。而提高竹子耐久性是细部处理的主题——加长屋檐(1.7m)来防雨。对竹子进行约280度的热处理来杀死竹子里寄生的微生物,再涂满油。竹子经过这些处理之后,颜色发生了变化.与周围景观更加协调。一部分支撑墙为双层玻璃,形成盒状,在里面填入羽毛,以增强隔热性能。竹屋又是充满了条理性的,每根竹的粗细基本相同,排列的间距也有规律,相同部分的长短也是一致。可以说,这是很理性的设计,却因为竹这种材料本身极其自然,细看之下每根竹似乎都不一样,因而产生了动人的效果:理性的逻辑之美与非理性的自然之美在这个地方得到融合。2.作品分析⑦设计思想隈研吾认为,与土地结合是好建筑不可或缺的条件,而所谓的结合并不是把基地整平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