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满分:120分)一、命题原则2015年山东省青岛市初级中学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遵循“减负提质”的原则,面向全体,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发展状态的学生,全面贯彻实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基本语文素养,还考查学生运用语文学科知识和方法探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传统文化的掌握情况,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命题素材的选择不受语文教材的限制。试题难度为低、中、高三档,比例为4:4:2。二、考试范围(一)积累及运用1.熟练掌握并正确使用汉语拼音2.识记3500个常用汉字,会写其中3000个3.汉字书写正确、规范、美观4.理解、背诵和默写规定的诗文篇目5.语言运用考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语言表达准确、连贯、得体。考查汉语知识、修辞知识、文体知识及名著相关知识。(二)阅读1.文言文阅读①参考注释,结合语境,灵活运用课内文言文知识,理解课外文言文语段的主要内容②理解文中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的含义及用法③掌握基本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④将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现代文阅读阅读文学作品、科普文章、一般论述类文章等①了解散文、小说、戏剧等常见文学样式及特点②辨析叙述、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③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④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⑤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⑥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⑦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⑧分析语言特色,品味语言表达艺术⑨分析文中主要表现手法⑩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做出评价(三)写作命题不设审题障碍。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1.符合题意2.中心明确,思想健康,语言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3.符合文体要求4.会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会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会写日常的应用文,做到简明规范。5.能从文本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进行改写。6.作文形式包括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自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看图作文、话题作文等等。7.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8.格式规范,卷面整洁三、试题结构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语言积累及运用题,分值占25分左右。第二板块,阅读探究题,分值在45分左右。其中,文言文阅读占12分左右;现代文阅读设课外阅读题(一)、课外阅读题(二),占33分左右。第三板块,写作题,分值占50分。附:九年级复习必背古诗词及现代诗篇目1.关雎《诗经》2.蒹葭《诗经》3.长歌行汉乐府4.观沧海曹操5.龟虽寿曹操6.归园田居(其三)陶潜7.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8.木兰辞北朝民歌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0.从军行杨炯11.登幽州台歌陈子昂12.次北固山下王湾13.使至塞上王维14.竹里馆王维1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6.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17.峨眉山月歌李白18.春夜洛城闻笛李白19.渡荆门送别李白20.送友人李白2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2.月下独酌李白23.黄鹤楼崔颢24.望岳杜甫25.春望杜甫26.江南逢李龟年杜甫27.石壕吏杜甫28.登楼杜甫29.过故人庄孟浩然3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31.逢入京使岑参3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3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3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5.秋词刘禹锡36.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37.滁州西涧韦应物38.约客赵师秀39.月夜刘方平40.赤壁杜牧41.泊秦淮杜牧42.夜雨寄北李商隐4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44.商山早行温庭筠45.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46.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47.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48.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49.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50.登飞来峰王安石51.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52.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5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54.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55.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56.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57.卜算子咏梅陆游58.游山西村陆游59.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60.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辛弃疾61.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62.观书有感朱熹63.过零丁洋文天祥64.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65.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66.论诗赵翼67.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68.春朱自清69.天上的街市郭沫若70.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71.我爱这土地艾青72.乡愁余光中青岛市二○一五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样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21道小题。其中,第1-5小题为“语言积累及运用”;第6-20小题为“阅读”;第21小题为“写作”。所有题目均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5分】(一)诗文默写与理解【本题满分13分】1.根据提示默写(10分)①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②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③,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④,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⑤,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⑥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⑦,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⑧只恐双溪舴艋舟,。(李清照《武陵春》)⑨亲贤臣,远小人,。(诸葛亮《出师表》)⑩,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2.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元曲《天净沙•秋思》勾勒了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之情。B.李白《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描绘了江面平静时的夜景和白天云彩兴起变幻的无穷奇景。C.陆游《卜算子•咏梅》一诗借饱受摧残而清香依旧的梅花,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坚贞自守的精神品格。D.温庭筠《望江南》中“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写出了诗人满怀希望、兴致勃勃地欣赏江南美景的豪迈情怀。(二)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12分】3.下面画线的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加以修改。(2分)进入数字化时代后,汉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过去的手写演变成了键盘输入、语音输入等。很多人在长期使用新的输入方法后,出现了提笔忘字和书写不够规范。修改后的语句:4.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4分)小明同学热心助人,每到周末都要去敬老院做义工,但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常遭到爸爸批评。昨天,爸爸又责备他说:“考试成绩那么差,怎么好意思去帮助别人?你还是有点自知之明吧!”小明为此很伤心。你作为小明的好友,要去安慰、鼓励他。你会这样对他说:(不超过60字)5.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①小,②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③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⑴在上文的3处空格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不但而且可是B.不但而且如果C.虽然但除非D.虽然但然而⑵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作家的散文集《》。文中“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一句的宾语部分是;“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句中,“走回去”的短语结构类型是。(4分)二、阅读【本题满分4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王翦伐楚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①,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遂使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李信攻平舆②,蒙恬攻寝③,大破楚军。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④,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⑤,大败李信。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独⑥忍弃寡人乎!”王翦谢病:“不能将。”王曰:“已矣,勿复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唯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王送至霸上,王翦请美田宅甚众。王翦既行,至关⑦,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怚⑧中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楚人闻王翦益军而來,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注:①荆:即楚国。②平舆:今河南汝南东北,平舆北。③寝:今安徽临泉。④城父:今安徽涡阳西北。⑤顿舍:停宿。⑥独:难道。⑦关:指武关,今陕西丹风东。⑧怚:同“粗”。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自至频阳谢.王翦曰(道歉)B.于是引兵而西.(向西进发)C.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托付)D.楚师遂败走.(离开)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王翦因.谢病归频阳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B.乃.引而东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C.王怚中而.不信人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D.为子孙业以.自坚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8.下列各句中,与“王以问王翦”一句句式相同的是()(2分)A.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B.宋何罪之有(《公输》)C.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D.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9.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李信和蒙恬攻打楚国,一开始取得了胜利,但最后在楚军的反攻中大败而归。B.当秦王再次请王翦带兵伐楚时,王翦一再推辞。最后他答应了秦王的要求,但他请求秦王赏赐给他很多良田大宅,这说明王翦是一个贪图荣华富贵的人。C.王翦面对楚国以全国之军抵御的形势,采取了坚守阵地、以逸待劳的策略,并最终取得了胜利。D.当李信大败而归后,秦王亲自去向王翦道歉,并送王翦至霸上,体现了秦王知错能改的品质。10.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2分)②楚人闻王翦益军而來,乃悉国中兵以御之。(2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5分】焚风①2004年5月11日中午,中国台湾岛的台东市突然刮起强风,气温飙升如烤箱,在短短20分钟内,就达到了40.2°C,创下当地同时期百年高温纪录。居民们苦不堪言,要么躲进屋里打开冷气,要么赶紧到湖边、溪边戏水消暑。农户则忙着给自家的作物洒水降温,却依旧只能看着最怕热的蒌叶(一种胡椒属经济作物)和茶树在热风中慢慢枯萎。②这种神奇而反常的风,俗称“火烧风”,正式的名字叫做焚风。通常,我们见惯了和煦的春风、炎热的夏风、萧.(sè)的秋风,还有凛冽的冬风,而焚风,却不分时节地带来强烈的“温暖”,让人类为之喜忧参半。③焚风(Foehn)一词最早指的是从地中海吹来,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到达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下沉干热风。这个名字被地理学者们采纳,成了通用的称法。④焚风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焚风过后,背风坡地区的气温会比山前的迎风坡升高很多。焚风的成因与“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有关。⑤我们熟悉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海拔每上升100米时,气温会下降0.6°C。但在具体地区,因为空气湿度不同,所以温度变化规律要更复杂一些:当空气中的水汽饱和时,空气升降时产生水汽凝结,会遵循“湿绝热垂直递减率”,依然是海拔每上升100米,降温0.6°C;当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