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重型结构(设备)整体提升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liftingofHeavystructure(equipment)DG/TJ08-2056-2009J11400-2009上海市建筑材业市场管理总站-1-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文件沪建交[2009]207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批准《重型结构(设备)整体提升技术规程》为上海市规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同济大学和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主编的,经市建设交通科技委技术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G/TJ08-2056-2009,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负责管理、同济大学负责解释。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二日-2-目次1总则……………………………………………………………42术语和符号……………………………………………………42.1术语……………………………………………………42.2符号……………………………………………………53基本规定………………………………………………………64荷载与作用……………………………………………………84.1荷载与作用选择…………………………………………84.2重力荷载…………………………………………………84.3风荷载……………………………………………………84.4其他荷载与作用…………………………………………105重型建筑结构整体提升的结构系统…………………………115.1被提升结构的验算分析及调整…………………………115.2提升支承系统的验算与设计……………………………115.3被提升结构的安装和验收………………………………125.4提升支承系统的安装和验收……………………………126大型龙门起重机整体提升的结构系统………………………126.1被提升结构的验算及连接设计…………………………126.2提升支承结构设计………………………………………136.3提升支承结构的基础设计………………………………146.4提升支承结构液压顶升系统设计………………………14-3-6.5提升支承结构制造及安装质量验收……………………157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系统……………………………………167.1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系统的设计与配置………………167.2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系统的安装和调试………………188重型结构(设备)整体提升……………………………………198.1提升准备…………………………………………………198.2提升施工…………………………………………………208.3提升检测…………………………………………………208.4提升支承结构的卸载和拆除……………………………20附录A材料强度设计值…………………………………………21附录B提升支承结构基础验收要求……………………………22附录C提升门型支架验收要求………………………………24附录D液压提升系统元、部件质量检测和系统调试要求……25本规范用词说明…………………………………………………29引用标准名录……………………………………………………29条文说明…………………………………………………………30-4-1总则1.0.1为了在重型结构(设备)整体提升施工中做到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提升重量不超过8000t,高度不超过100m的大型建筑结构、重量不超过6000t的大型龙门起重机并采用计算机控制液压整体提升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1.0.3按本规程设计和施工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重型结构(设备)重量较大的大型建筑结构、龙门起重机或设备。2.1.2整体提升构件或设备已经装配成整体后进行提升的过程。2.1.3门型支架由两座门架柱(塔架)和大梁构成的安装用提升支架。2.1.4龙门起重机一种大起重量、大跨度的门型起重机械。2.1.5支承结构提升过程中支承被提升结构的结构体系。2.1.6支承结构安装阶段支承结构开始安装至安装完毕。2.1.7支承结构工作阶段支承结构安装完毕至提升工作结束。2.1.8支承结构加固阶段超过八级风时,被提升结构不能及时按永久状态就位或回放地面时,按紧急预案对支承结构进行加固。2.1.9支承结构拆除阶段安装工作结束后,支承结构卸载、拆除支承结构的过程。-5-2.1.10吊耳吊装时索具与结构相连接的部件,焊接在设备、塔架、固定锚点、平衡梁等构件上。2.1.11缆风绳连接门型支架顶部与地锚间的拉索,可以是钢索或钢绞线。2.1.12地锚用以锚固卷扬机、导向滑轮、缆风绳、起重机或桅杆平衡绳等埋设与地下的装置。2.1.13支承门架的提升能力与大梁底高度和跨度对应的提升结构体系的起重量标准值。2.1.14液压泵站液压提升系统的动力源,由动力元件、液压元件等组成的工程设备。2.1.15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系统由提升油缸、泵站和传感检测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的重型结构(设备)提升系统。2.2符号2.2.1作用和作用效应C――结构设计、验算变形的控制标准;Gk――永久荷载的标准值;QGk――被提升结构(设备)重量的标准值;Qi――第i个可变荷载标准值;QLk――平台活载的标准值R(ω)――结构抗力函数S(ω)――荷载效应函数Sd(ω)――结构变形效应函数Δt――温度差;ωk――不同阶段单位迎风面积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ω*o――不同阶段10m高处风压代表值。2.2.2材料性能或设计指标E――钢材的弹性模量;f――钢材、钢丝绳强度设计值;fpy――钢绞线强度设计值;-6-fk――材料强度的标准值。2.2.3几何参数H――塔或柱的总高度;L――梁的跨度或构件长度;αk――几何参数标准值。2.2.4计算系数及其他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γ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R――结构抗力分项系数;γi――可变荷载Qi的分项系数;ψci――可变荷载Qi的组合值系数;φfw――风荷载的频遇值系数;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φ――挡风系数。3基本规定3.0.1重型结构(设备)整体提升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3.0.2重型结构(设备)整体提升工程的结构在施工期间各种工况下应具有足够的可靠度。结构可靠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原则,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表达式进行计算。3.0.3重型结构(设备)整体提升正式提升过程宜控制在一个月内。施工前宜根据中、近期气象预报使整体提升作业时间避开大风、冰雪灾害等不利气象和环境条件。3.0.4重型结构(设备)整体提升工程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可不考虑地震作用,极限风载为当地10年一遇风载。3.0.5重型结构(设备)整体提升工程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应满足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基本组合表达式:S(γG×Gk,1.4×QGk,ωk,0.7×QLk,γiψciQi)≤R(γR,fk,αk,…)(3.0.5)nΣi=4-7-式中:S(ω)—结构效应函数;γ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对结构不利时取1.2,对结构有利时取0.9;Gk—永久荷载标准值(一般为提升支承结构及提升用设备重);QGk—被提升结构(设备)重量的标准值;ωk—不同阶段单位迎风面积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QLk—平台活载的标准值;Qi—除上述可变载荷外,其余第i个可变荷载标准值,i=4~n;ψci—可变荷载Qi的组合值系数,一般取0.7;γi—可变荷载Qi的分项系数,一般为1.4,仅温度作用取1.0;R(ω)—结构抗力函数;γR—结构抗力分项系数;fk—材料强度的标准值;αk—几何参数标准值。3.0.6重型结构(设备)整体提升工程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应包括强度和稳定验算。3.0.7重型结构(设备)整体提升中支承结构与被提升结构的变形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Sd(Gk,QGk,φfw,ωk,QLk,γiψciQi)≤C(3.0.7)Sd(ω)—结构变形效应函数;φfw—风荷载的频数值系数,取0.4,但φfwωk不小于0.2kN/m2;C—结构设计中验算变形控制标准。在满足安装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符合下列要求:1提升支承结构塔或柱的顶点水平位移不大于H/120,H为塔或柱的总高度;2提升支承结构的梁的弯曲变形不大于L/400,L为梁的跨度;3被提升结构梁的弯曲变形不大于L/250;4被提升结构应处于弹性变形状态。nΣi=4-8-4荷载与作用4.1荷载与作用选择4.1.1重型结构(设备)整体提升施工荷载与作用应按支承结构的安装、工作、加固、拆除四个阶段分别确定:1安装阶段:荷载宜取处于安装过程中的支承结构自重及八级风载。对应的结构为安装过程中的支承结构。2工作阶段:宜以六级风(含六级风)以内可以提升,八级风以内原结构不加固为原则确定荷载。荷载包括支承结构自重、被提升结构重量、活荷载、八级风载。对应的结构为完整的支承结构。3加固阶段:在超过八级风时,应按紧急预案对被提升结构及支承结构作加固。荷载包括支承结构自重、被提升结构自重、大风风载(按气象预报,在设计阶段一般按10年一遇大风设计加固预案)、加固结构自重及作用力(缆风绳拉力)。对应的结构为经加固的支承结构。4拆除阶段:应按具体条件制定拆除工艺,并对每一步骤的结构状态按自重及六级风载作验算。拆除周期超过一周应按八级风载验算。对应的结构为处于拆除过程中的支承结构。4.1.2按自然环境不同,可变荷载及作用尚应包括覆冰荷载、雪荷载、温度(日照)、地基变形、不同步提升差、吊装过程中附加水平力作用等。4.2重力荷载4.2.1支承结构自重Gk(含液压设备),其标准值均按实计算。4.2.2被提升结构(设备)重及附件重QGk、提升配重、随被提升结构同步上升的脚手架重,其标准值均按实计算。平台活荷载可取2kN/m2(包括平台上操作人员和小型工具重)。4.3风荷载4.3.1作用于支承结构或被提升结构表面单位面积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ωk=βzμsμzωo*(4.3.1)式中ωo*—相应施工阶段的10m高处风压代表值。按本章第4.3.2条取;μz—高度z处的风压变化系数,按本章第4.3.3条取;μs—风荷载体型系数,按本章第4.3.4条取;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按本章第4.3.5条取;-9-4.3.2相应施工阶段风压代表值ωo*应按支承结构的不同阶段选取:1支承结构安装阶段:ωo*=0.22kN/m22支承结构工作阶段:ωo*=0.22kN/m23支承结构加固阶段:在提升系统设计时,ωo*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附表D.4规定的10年一遇风压取值,在紧急情况下,还要按气象预报作修正;4支承结构拆除阶段:按实际风力状况,ωo*不小于0.10kN/m2(6级风)。4.3.3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对于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表4.3.3确定。表4.3.3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s离地面或海平面高度(m)地面粗糙度类别ABCD51.171.000.740.62101.381.000.740.62151.521.140.740.62201.631.250.840.62301.801.421.000.62401.921.561.130.73502.031.671.250.84602.121.771.350.93702.201.861.451.02802.271.951.541.11902.342.021.621.191002.402.091.701.271502.642.382.031.612002.832.612.301.922502.992.802.542.193003.122.972.752.453503.123.122.942.684003.123.123.122.91≥4503.123.123.123.12注: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10-A类指近海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类指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