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姜夔上课,同学们好!一、导入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自古至今描写扬州的诗词很多很多。如,大家所熟悉的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地处江苏中部,有2500多年的建成史。《旧唐书·地理志》说到,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资治通鉴》扬州富庶甲天下。可见当时的扬州是非常繁华富庶的。但这些都是北宋以前的扬州,到南宋以后,扬州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随着词人姜夔一起走进《扬州慢》。(板书题目作者)强调夔读音和书写。二、学习目标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1.朗读诗歌结合背景及课下注释,体会诗词抒发的情感。2.品读诗词,重点掌握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3.理解诗词并试着背诵。三、预习检测:作者简介:作者姜夔,大家结合课下注释来了解一下。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中后期婉约派代表词人。姜夔精于书画、擅长音乐、能诗善文,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四、背景介绍看题目就知道这首词的描写对象是扬州。扬州,在隋唐、北宋间是著名的繁华之地。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繁华。但是南宋时金兵两次侵犯扬州,扬州城变得破败不堪,15年后,词人来到这里,目睹了扬州之景,感慨今昔,写下这首词。慢,慢词。以前学过的慢词有李清照的《声声慢》。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都比较长。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的。《扬州慢》既是词调(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五、整体感知,赏析诗词(一)初读诗词。感情基调:悲凉的凄凉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黍离之悲。(二)读小序,交代了什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序,来,谁来给大家读一下小序。找同学读。(评价字词读音纠正)看看小序部分都给我们交代了什么内容?(思考2分钟)1.写作时间:淳熙丙申至日2.所见所闻: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3.写作缘由:感慨今昔4.感情基调:悲凉的,于怀怆然5.其他人的评价: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主题/主旨所在)《黍离》之悲:课下注释,国家沦亡之痛,《诗经·王凤》中的篇名,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所以同学们以后在诗文中看到黍离之悲,说的就是,国家沦亡之痛,故国之思。(三)再读全词,赏析诗词。小序我们就赏析到这里。全词是要抒发黍离之悲的(板书),那么是通过写什么来表现黍离之悲的呢?让我们进入词的赏析。首先,让我们再次读一遍词。词人是因为感慨今昔才写的这首词,所以诗文中肯定有今昔对比的句子。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3个问题。(5分钟)1.从诗文中找出扬州城今昔对比的诗句并概括景物特点。(分上下片)2.结合背景和诗文,谈谈造成今昔对比的原因是什么?好,同学们,讨论完了吗?那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1.(1)上阕今昔对比的诗句及景物特点?哪个小组的来说一下。我们先来看,如今的扬州城是: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是一座空城。而以前的扬州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是一座名都。昔日的扬州城市繁华富丽的,而如今的扬州城市荒凉萧条的,今昔进行了对比抒发了黍离之悲。但昔日的扬州已不复存在,所以是虚写,而今日的扬州所看到是实在的所以是实写。而这些是通过作者的所见所听来表现。(2)下片通过写什么来表达黍离之悲的?(找小组代表说)写了杜牧,二十四桥仍在,是通过所想来写的。作者此时所想的是杜牧,杜牧以前写过很多歌颂扬州的诗词,但重到须惊,也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桥边红药还一直开,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笔下的繁华已不存在,是虚写。二十四桥仍在红药依旧开是实写,所以下篇也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的物是人非质感。2·造成今昔对比的原因是什么?“自胡马窥江”南宋初年,金兵屡次南下,扬州遭惨重破坏。本词写作时间时距完颜亮南侵已有十五年,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6分)解题思路:手法分析情感犹厌言兵的主语是什么?是废池乔木。(1)运用了拟人手法,(2分)(2)连“废池乔木”都厌恶说到战争,可见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2分)(3)表达了作者(人民)对残酷战争的痛恨(或:对人民的同情)。(2分)六、当堂练习:(一)赏析诗歌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问题: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解题思路:虚写表现+实写表现+描述诗句内容+虚实结合作用、情感)答案: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前三句极力虚写越王复国后的糜奢生活,最结句实写,现在所剩下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的萧条之景。虚实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朝代更替,世事变迁的感慨与无奈。七、课堂小结:上阕纪行写景,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进行今昔对比,概写劫后扬州的荒凉。下阕运用联想,伤今怀古,表达了物是人非,家国《黍离》之悲。八、背诵课文好,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掌握了吧?本节课的第二个目标完成了,我们还有最后一个目标就是背诵。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大声的朗读诗词,试着背诵。一会儿我找同学背诵啊。扬州慢姜夔开始。找几个学生考查。九、做题检测非常好,我看大家背诵的差不多了,但肯定也有背不全的,下去大家好好背诵。明天上课之前默写。下面做几道情景默写题十、板书:扬州慢姜夔上片:所见,所闻——虚实结合(对比)昔盛今衰黍离之悲下片:所感,所想——虚实结合(对比)物是人非(用典、对比、拟人)十一、作业布置:比较阅读:《扬州慢》《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思考:两首词皆吊古抚今、吟咏古人、即景抒怀,所写内容和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