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主备人雷红杰第1课时比的意义教学内容:教材37页——38页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会读、写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能准确地求出比值。2.理解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能准确地求出比值。难点:能准确地求出比值教学准备:预习要求:课本第39页第3题教师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预习作业本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作业小组长检查,组内交流展示二、联系实际,激趣引入1.师:(板书:比)这个字同学们认识吗?(生齐声:认识)那我们一起把这个字读一读。生读完后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有那些地方用到过“比”。学生说生活中的比。比高低,比长短,比多少等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你们刚才说的都是运用数学知识把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老师这儿有一种数学上特定的“比”,想认识一下吗?2.课件出示标注“1:125000”的地图,引导学生加以分析、说明。让学生举几个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这样的形式,板书在黑板上。(可能出现球赛、广告、说明书上等出现过的比的样式)3.师:同学们写的这些有的还真是我们这节课要来研究的“比”,但有的不是。等学会了“比的意义”,我们再来用所学知识验证一下。(板书:比的意义)三、体验合作,自主探究(一)教学比的意义课件出示信息窗一,学生观看大屏幕提问:从屏幕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种新的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这就是比。下面我们来共同理解比的意义。1.初步理解比的意义。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臂长和腿长的关系呢?求臂长是腿长的几分之几,可以说成臂长和腿长的比是72比96。求腿长是臂长的几倍,可以说成腿长和臂长的比是96比72。比较72比96,和96比72?小结:说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2.教学比的读写法、各部分名称、求比值的方法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看书自学,小组讨论。(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汇报。(2)汇报。比的写法、读法。100比2记作100∶2请学生练习写比。(注意:比的中间是两个小黑点)比的各部分名称。比的前项、后项、对比指出各部分名称。(二)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赵凡3分钟走了330米,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行走速度?汽车的速度又可以说成哪个量和哪个量比。又可以怎么说?(三)建构比的意义1.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什么叫做比?你是怎么想的呢?两个数的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什么关系?(学生归纳后课件出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求比值方法。练习:说出下面各比的前项和后项,再求出比值4:58:40.5:1a.学生独立完成b.指明学生汇报c.集体反馈比值通常可以是什么数?老师强调: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以是整数。3.比与除法之间的关系。4.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谁愿意完整地说一遍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第一道题讨论后填写下表:相当于不同点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除法分数把表格填写完整后,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比、除法和分数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之后全班学生一起说。5.你还学会了什么?比的后项不能为“0”?为什么?四、交流比1、根据比的意义,结合身边的事,你能说出几组比吗?学生交流比2、练习(1)小强身高148厘米,小明身高12分米,小强和小明身高的比是148﹕12。(2)4÷5又可以说成4比5,比值是0.8。(3)星期一六(3)班,实到人数48人,缺勤3人,缺勤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3:48。①学生独立思考②指明学生回答③集体交流比3、小知识足球比赛中经常出现的2: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师小结:体育比赛中使用的“:”号,只表示哪一队对哪一队比赛,各得多少分,不表示两队所得分数的倍比关系,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较两队得分多少的,与数学中的比的意义不同,它仅仅是借用了比的写法。五、限时作业课本第40页第5题六、强化总结,知识延伸1.师让学生按照板书总结所学的知识。(略)2.师:我们身边无处没有比。同学们也举了许多例子,比的作用也很大。(师拿学生举的例子加以说明。)(1)、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2500年前发现1/0.618=1.618(1-0.618)/0.618=0.618我们人体上有很多黄金分割点,比如肚脐是我们整个人的黄金分割点;肘关节是我们中指指尖到肩的黄金分割点;手腕是中指指尖到肘关节的黄金分割点;脚裸是脚尖到膝盖的黄金分割点等等。运用黄金分割这个比可以创造出很多更加美好的事物,除此以外,生活中还有一些很有趣的比,同学们以后可以慢慢的感受和发现。作业设计:P406-12题板书设计:比的认识比的概念例题讲解学生练习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教材39页——42页教学目标:1.根据除法中的商不变性质,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使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比。3.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教学准备:预习要求:课本第40页第5题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作业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作业小组长检查,组内交流展示二、复习引入1.复习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孕伏新知比分数除法5:7()()()7/8()()()8÷1010:15()()2.提问:比和除法,比和分数之间有那些联系?3.出示三个分数:3/4、6/8、9/12.问(1)这三个分数相等吗?为什么?(2)可写成比的形式分别是什么?(3)这三个比相等吗?为什么?(3:4=6:8=9:12)(4)这三个比是怎样变化的?有什么规律?(5)回忆:除法有什么性质?分数有什么性质?他们的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猜想:比有什么性质?小组交流。三、推导比的性质指名回答小组交流的结果.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四、学习化简比:1.说明: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进行除法的简算;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进行分数的约分、通分。同样,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2.讨论.你怎样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这个概念?学生充分讨论后,指名回答,形成共识:最简单的整数比必须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必须是整数,而且前后项应该是互质数.3.请个别学生举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4.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强调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互质)(1)问:怎样把一个整数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14:2154:18(2)引导学生总结整数比的化简方法: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5.化简下列各比:(1)、问:这两题比的前项、后项是什么样的数?怎么把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呢?1/10:3/83/5:5/8(2)、引导学生小结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比的前项后项分别乘以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化简成最简整数比。6.化简下列各比(1)这两题比的前项、后项是什么样的数?怎么把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呢?1.25:42.7:18(2)由学生小结小数比的化简方法:先将小数化成整数,再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师生共同总结化简比的方法:先要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不是整数比的化成整数比,再把不是最简整数比的化成最简整数比。7、练习:化简比:60:245/8:7/245/4:0.75五、练习:1.填空(1)、4:5的前项扩大2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为()。(2)、如果3:2的后项变成16,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该为()。(3)、如果7:8的前项增加14,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为()。2.判断:(1)、1/2:1/4化简后是2。---------------------------------()(2)、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3)、两个数的比值是1/3,这两个数同时扩大5倍,它们的比值是1/3。-----()(4)把“1小时:45分钟”化简后是“1:45”。----------------()3.鞋厂生产的皮鞋,十月份生产的双数与九月份生产的双数的比是5:4。十月份生产了2000双,九月份生产了多少双?4.提高题我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是3:2。现在有一张长是27厘米,宽是12厘米的长方形纸,你能按规定制作一面最大的国旗吗?六、小结: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来的?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干什么?化简比的方法是什么?作业设计:自主练习5、7、8板书设计: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例题讲解学生练习第3课时比的应用教学内容:教材43页——44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2.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举一反三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计算能力。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难点:灵活运用,合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预习要求:课本第44页第1-4题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作业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作业小组长检查,组内交流展示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教师谈话: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有关人体奥秘的知识,除了我们学过的,你还了解到那些有关人体的知识?(学生根据课前调查交流回答)想不想再多了解一些?那请你们仔细观察情境图。(出示课件)2.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1)学生观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相应的信息条件:(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出问题:三、自主合作探索新知1.解决第一个问题: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1)你想解决那个问题?可以根据那些信息解决?(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体重30千克,体内水与其它物质的比是:4:1)(2)体重30千克与4:1有什么联系?(3)线段图或折纸的方法表示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吗?学生同位合作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明明体重30千克,体内水与其它物质的比是:4:1;爸爸的体重70千克,体内水与其它物质的比是7:3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爸爸体内的水分及其它物质各有多少千克?30千克?千克?千克水占4份其他物质占1份2.展示交流:(1)学生展示交流线段图,结合信息说明图意。(2)教师引导口述信息并画出线段图:如果用一条线段表示30千克体重,水和其他物质应该怎样表示?为什么?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表示?(3)要求体内的水和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会计算了吗?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独立完成。3.探究算理(1)教师巡视的过程中指明不同解答方法的同学到前面板书:解法一:4+1=5解法二:30÷5×4=24(千克)30×44+1=24(千克)30÷5×1=6(千克)30×14+1=6(千克)(2)让两种不同解法的学生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每一步表示的含义。(3)观察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相同点:体重是有水份和其他物质组成的,求水和其他物质的重量也就是把30按照4:1的比例分配。不同点:一是把比看作平均分得的份数,用平均分的方法来解答;二是把比化作分数,转化成分数乘法问题来解答。(4)优化算法:他们的方法你喜欢哪个?为什么?说给你的同位听一听。(5)小结:像第二种方法,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4.解决第二个问题:爸爸体内的水分和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1)师:你能用这种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吗?(2)学生独立完成,同位交流自己的想法。(3)指名一学生板演并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怎样知道我们解答的是否正确呢?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