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东南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修编)文本1重庆市渝东南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修编)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性质。本规划为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是在原《重庆市渝东南地区旅游发展规划》基础上,对渝东南地区旅游未来发展进行的新一轮规划修编。通过对原规划的系统修订,提出2008—2020年渝东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目标体系,以及实现目标体系的发展战略、总体布局、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渝东南地区“一区五县”范围内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第二条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渝东南地区的黔江区、武隆县、彭水县、石柱县、酉阳县、秀山县“一区五县”。幅员面积1.98万平方公里,2007年常住人口281.34万人,以土家族苗族聚居为主体,是重庆集中连片的少数民族聚集地。第三条规划依据。根据国家和重庆市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要求,按照《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关于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规范,以及《重庆市“一圈两翼”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上位规划对渝东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定位和部署,评估并吸纳原《重庆市渝东南地区旅游发展规划》及本地区各区县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相关内容,编制本规划。第四条规划期限。本规划为2008—2020年的中长期规划。分为三期,其中:近期:2008—2010年;中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重庆市渝东南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修编)文本2第二章发展背景和现状基础第五条自然条件及经济社会背景一、自然条件。渝东南地区“一区五县”地跨东经107°13′-109°19ˊ,北纬28°9′-30°33ˊ,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大山系交汇的盆缘山地,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重庆连接中南诸省的重要通道。地势起伏大,以强岩溶化峡谷中山为主,立体气候明显。长江主要支流乌江纵贯全境,芙蓉江、阿蓬江、酉水河等主要河流展布其间,水能蕴藏丰富。拥有仙女山、茂云山、武陵山、黄水等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30%以上。二、经济社会背景。直辖以来,渝东南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整体进入“强基础、增实力、求突破”的发展新阶段。但受环境、区位和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约束和影响,目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全市“西部地区”水平,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基础性支撑能力薄弱,生态环境脆弱,贫困程度深,构建和谐社会任务十分艰巨。第六条旅游业发展基础一、旅游资源基础。渝东南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色鲜明;旅游资源品质较高,开发潜力大。据调查,渝东南地区共有1780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以“地文景观”为主的自然资源单体数占本地区单体总数的56.9%,以“建筑与设施”为主的人文资源单体数占单体总数的43.1%,构成了以生态山水峡谷为基调、岩溶地质奇观为亮点、民族民俗风情为内涵的旅游资源基础。截止2007年,渝东南地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1处;国家级资源区共25处,以及24处省(市)资源区。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评价,共评出主要旅游资源37个,其中,一级旅游资源16个、二级9个、三级12个。二、旅游产业基础。渝东南地区旅游产业化发展始于直辖以后。随着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渝怀铁路的通车,可进入性和旅游接待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截止2007年,全区共接待旅游者372.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82亿元;拥重庆市渝东南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修编)文本3有星级饭店19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6家、二星级9家、一星级2家;国内旅行社15家;以仙女山/天生三桥/芙蓉洞、小南海/武陵仙山、龚滩古镇、阿依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旅游景区相继推出,初步形成以“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为主体,其他关联产业为支撑,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未来随着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品牌影响和运作造势等,渝东南地区旅游发展后劲十足。第七条旅游发展环境一、宏观环境持续向好。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旅游发展外部环境更加有利;我国国民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大关整体步入中等收入国家,以及节假日制度的调整等所引发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和不断升级,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型经济和循环经济,拉动内需,扩大就业,赋予旅游业发展新的历史使命。二、中观环境更加优化。围绕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重庆三届三次党代会提出“中国内陆开放高地”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在以交通为重点的四大支撑体系构建,以区县为主战场的政策扶持和促进农村开放发展,以精心塑造重庆形象和综合环境为主旨的“五个重庆”建设,以营造良好开放风气为重点的行风、民风、党风“三风”形成等四大方面,为包括渝东南在内的重庆旅游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更加优化的综合环境。三、微观定位更加明确。《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渝府发[2007]129号)对渝东南地区旅游业发展作出了明确定位:围绕努力把渝东南地区建成“武陵山区经济高地,民俗生态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的目标任务,整合旅游资源,统一规划,整体开发,联合经营。突出民族风情和山水生态特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大民俗文化保护开发力度,有序开发旅游产品,配套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把旅游业作为渝东南地区的优势产业加以重点打造,力争旅游接待总人次数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建成全市和大武陵山区重要休闲旅游基地、国内重庆市渝东南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修编)文本4重要民俗生态旅游带。第八条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一、旅游基础支撑能力仍显薄弱。旅游交通建设滞后,公路等级及密度低、“断头路”多、交通衔接及路网结构不合理,旅游客流与交通“瓶颈”矛盾依然突出。水、电、环保、安全救援等旅游基础配套程度和保障度低,城镇、景区旅游接待服务功能亟待加强。自我发展能力低,旅游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二、旅游资源点散线长,有形载体同构明显。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较为分散,集中度不够,多数资源单体规模不大,精致度偏弱,震撼力不强。旅游资源同构性突出,致使低水平、近距离重复建设现象时有发生,缺乏个性特色和足够吸引力。三、民族民俗风情退化。整体氛围不浓,民族传统风貌变迁大,汉化明显。部分人文旅游资源景观完整性差,有形民族景观符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有效保护,自然破损消亡及人为“插花”明显,民族地区的整体风貌和乡风民俗退化严重。四、土地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受地质地貌条件影响,山地多,平地少,用地条件差,石灰岩分布广泛,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建设项目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开发规模受限,环境刚性约束强。五、条块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明显。各自为政的分部门归口管理体制,引发多头管理和相互掣肘,造成旅游资源开发举步维艰;分区县“画地为牢”的体制,造成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人为“肢解”和同类资源的近距离重复开发建设。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是制约渝东南地区旅游整合发展的内源性障碍。六、跨区域的周边旅游竞争激烈。渝东南地区东邻张家界、南连凤凰古镇和梵净山、西靠重庆主城、北接长江三峡。特殊的区位条件,使渝东南地区旅游既有“借船出海、借势互补、借名发展”的优势和机遇,也存在“边缘化、过境化、灯下黑”的威胁和挑战。重庆市渝东南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修编)文本5第三章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第九条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紧紧围绕促进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做特做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就业岗位和脱贫致富、增强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突出民族风情和山水生态的资源特征,突出区域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的比较优势,以大保护为前提、大资源为基础、大市场为导向、大项目为核心、大投入为保障、大营销为支撑,依托特有资源,整体打造国内重要的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特色经济,把旅游业作为支柱型优势产业加以重点培育;着眼特殊区情,加快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三区”建设。扩大旅游产业面,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延伸旅游产业链,综合发挥旅游产业功能;形成旅游产业群,全面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和旅游产业素质,推进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二、基本原则。坚持“整体开发与突出重点相结合,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自然造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四项基本原则。第十条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一、区域性质定位。国内重要的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二、产业性质定位。渝东南经济社会支柱型优势产业三、发展创新定位1、国家旅游度假区。重点将大仙女山旅游区建成国家旅游度假区。2、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重点将乌江画廊、黄水森林公园两大旅游区建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3、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重点将武陵山乡、边城古镇两大旅游区建成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重庆市渝东南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修编)文本6四、主题形象定位1、总体形象。武陵世外桃源,乌江风情画廊2、支撑形象。武陵仙山,乌江画廊、生态山水,地质奇观古镇边城,桃源故里、花灯啰调,民族风情3、主题形象口号针对国内旅游市场:神奇的武陵风光,峻秀的乌江画廊针对国际旅游市场:自然遗产奇观,户外运动天堂SoutheastChongqing:WonderthatMovesYouSoutheastChongqing:TheHiddenCharm五、客源市场定位1、基础市场。一是以重庆主城都市圈为主体的客源市场;二是以涪陵、万州为口岸的三峡库区客源市场;三是渝东南地区内本地客源市场。2、拓展市场。一是以四川、湖南、湖北、贵州等周边毗邻省份主要城市客源市场;二是与周边著名旅游区联动的互补性客源市场;三是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北方平原城市客源市场;四是依托黔江舟白机场、仙女山机场的临空型海外客源市场。3、机会市场。一是重大节庆赛事客源市场;二是过境型客源市场。六、战略目标1、近期“强基础”(2008—2010年)。以旅游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旅游区开发和配套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旅游产业格局初步显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逐步理顺;国内重要的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初具规模,整体旅游形象日渐清晰;“三区”建设全面启动;旅游经济增长明显高于全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到2010年,接待旅游者达到817.4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98亿元,相当于地区GDP比重达到5.08%。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达到5.00万人。努力夯实支柱型特色旅游优势产业基础大见成效。2、中期“增实力”(2011—2015年)。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接待服务体系趋于完善,支柱型旅游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基本建成,旅游形重庆市渝东南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修编)文本7象更加鲜明,围绕“三区”的精品化、品牌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并逐步向质量效益型转轨。到2015年,接待旅游者达到2209.2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5.72亿元,相当于地区GDP比重达到8.63%;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达到10.10万人。全力推进支柱型特色旅游优势产业规模扩张卓有成效。3、远期“可持续”(2016—2020年)。全面实现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目标:建成拥有“武陵世外桃源,乌江风情画廊”鲜明主题形象和知名品牌的国内重要的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旅游优势产业成为全面促进和支撑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三区”建设成果丰硕。到2020年,接待旅游者达到4843.6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3.77亿元,相当于地区GDP比重达到12.64%;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达到20.30万人。全面提升支柱型特色旅游优势产业素质持续发展。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