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你的年华不寂寞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阅读,让你的年华不寂寞————浅议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张松梅明光市潘村中学1217631757@qq.com【摘要】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保证阅读的质量,提高阅读的效率,顺利达到阅读目的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可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使用不尽。【关键词】中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兴趣读书环境【引言】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新大纲、新教材对中学阶段阅读课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这是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精辟概括,而在实际上,新教材也很好地体现了阅读的精神。但就当前的教学实践来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并不容乐观,许多还是处于内容贫乏、兴趣被动、意识盲目、环境不善的状态,尤其广大农村中学更是如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多样的形式提高学生阅读兴趣,通过增加阅读量,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增强理解能力,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因为积累了大量素材,从而还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关于读书,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中提到,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引诱。中学课程很多,由于学生课业负担沉重,能够自己支配的时间少,较大部分学生基本不看课外书,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形成自觉阅读的习惯,而看的一小部分也只是看一些时下流行的书籍,如男生多青睐武侠玄幻小说,女生多迷恋言情穿越,这部分书籍往往与课堂教学无关。特别是对一些需要动脑思考而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他们更不感兴趣。许多学生家庭书籍不多,尤其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买课外书少或基本不买课外书。不少农村中学缺乏资金,不是没有图书室,就是藏书少或新书少,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受传统教育观尤其是应试教育影响,家长和部分教师反对学生涉猎课外读物,也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限制,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加强对中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成为亟需解决的一个大问题。那么应该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许多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是没有领略到阅读的丰富性、生动些和乐趣,从而觉得学习生活太贫乏、太单调。作为中学教师要大胆扬弃一切束缚和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条条框框,引导学生放心读,放心学,放心想。为此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数量上从“多多益善”到个性化选择阅读;在阅读质量上从“不求甚解”到“知其所以然”;在阅读方法上从“一目十行”到精细阅读。结合课堂教学,可以活用以下的学习方法: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人物的成才之道,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假期推荐几本适合的书籍,要求阅读并写读书笔记;利用自习课等课堂时间进行课外书籍欣赏,阅读心得交流,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让学生体验到阅读带来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2养成“每日必读”、“常读不懈”的习惯要使学生的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自觉行动,除课堂阅读教学外,学生还必须坚持“每日必读”、“常读不懈”的习惯。虽然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考试压力很大,但仍应要求学生挤出时间进行阅读。可利用午休、起床、睡前时间争分夺秒读,自觉课前、课后时间见缝插针读。每天总空出一小段时间来读书,哪怕就读那么几页,坚持下来就是一本了。每次读一点,每天读一些,习惯成自然。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感到一天没读书,生活中像缺少了什么似的。到那时,阅读的良好习惯也就自然形成了。这一习惯的培养最好由学校和家长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在这当中,教师和家长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兴趣、个性,要给孩子一些自由选择阅读材料的空间,循序渐进,慢慢进入正轨。要根据实际需要、接受能力、欣赏水平、个人爱好,辅导孩子制订阅读计划。教育部颁布最新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指定中学生课外文学必读的30种文学名著和中学古诗词背诵篇目,并具体规定初、高中学生的阅读总量。结合教材内容以及个人时间、精力、爱好等因素,制定阅读目标及大致阅读范围,科学地、完整地、有计划地读一批有质量的书,肯定会使他们受益匪浅的。除此以外更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观。推荐一些有益于开拓视野、开发智力、开动想像的故事性、文学性、趣味性等方面的书。3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动笔是我国传统的有效的读书方法,圈点批注法就是“动笔墨”读书的一种常用方法。古人读书从小要求自己断句和加标点,并且圈出多音字、假借字;稍大些时候读经书要能用不同颜色的笔加批语和注释。宋朝著名学者朱熹读书时就十分喜欢在书上作各种记号,他认为这样能“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先生读书的时候常用朱墨两色毛笔,在书上勾勾圈圈,有时还在书页空白处加上注解和批语,毛泽东深受影响,读过的书页上也总是画满了各种各样的符号文字,他青年时代读过的一本书《伦理学原理》,该书只有11万字,可是所写的批语竟有一万二千多字。许多古今名人运用这种方法读书受益匪浅。可是我们今天的教育中却丢失了这个传统,学生读过的书上除了摘抄老师的笔记,很少有自己的思考、感悟,更谈不上留下思想的痕迹。阅读停留于文字表面,不能直抵文本意蕴深处,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体悟深思,学会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从接受美学角度看来,圈点批注法充分调动了阅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综合运用各种思维能力,对文本符号进行解码,解译。圈点批注的过程不仅是对文章思考、品评、鉴赏的过程,也是消化、吸收、转化和运用的过程,是多角度、高层次的阅读活动。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生阅读能力差的原因,一方面是阅读太少,尤其重要的一方面是阅读不得法。多读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阅读方法的传授、阅读思路的点拨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曾尝试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效果颇佳。首先它教给了学生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研读文章的兴趣,培养了他们探求深思的习惯,并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其次,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潜能,调动学生的独有的知识经验和人生感受,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第三,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记忆,提高了学习效率。4、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应该做的是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图书、如何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如何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首先,可以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如举办学习小讲座、课前小故事、组织读书兴趣小组等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开设阅读欣赏课,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有益的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在有步骤、有计划的指导下读好书、好读书。其次,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循循善诱,例如,在学习《荷叶母亲》时,推荐孩子们看看《繁星春水》在指导学习《杨修之死》、《香菱学识》和《狼》时,不妨伺机诱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诸如此类,结合教材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与课本内容对接,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再次,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讲评。在学生的读书笔记中有许多独特的发现和新鲜的感受,但往往也表现出认识的肤浅和热情的低落,这就需要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讲评引导。从理性的高度提高学生对理性知识的认识,引导学生深究生活现象的内蕴,引导学生由此及彼、从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引出深刻的道理。5、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这同样需要双管齐下,除了优化家庭阅读条件外,主要要优化学校读书氛围。良好的读书习惯初始阶段还是靠着父母培养的,在家庭中就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如果在家庭环境之下能建立起这种自我学习的习惯,那将是非常令人欣喜的事情。学校是中学生接受教育的最主要场所,中学生绝大部分的阅读能力都是在学校形成的。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整洁优美、好学成风的校园,使校园成为学生悉心求索的情感动力场,使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去发展和培养自己的爱好、兴趣。优化阅读环境,让生活弥漫书香气息可以造就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学生必然会积淀更深厚的学校文化精神。我们可以着眼于以下几点:(1)营建书香浓郁的大氛围利用教学楼上方镶嵌的大字体现办学理念,教学楼前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宣传窗里,可以展示师生们的点滴进步,教学楼每个楼层的墙面名言警句,诗词歌赋,让学生感受到健康向上的浓郁氛围。这些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营造了“品位高、创意新、目标明确、时代性强”的学校文化环境,这些视觉上的冲击,让师生们呼吸着文化的芬芳,置身于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发挥着强大的育人功效。(2)班级文化浸润浓浓书香为了让每一个孩子能时刻浸润在书香当中,可以在每个班级开展各具特色的班级阵地建设。黑板报是最常见的,教室墙壁上张贴人生格言,对联,谚语,更可以设立一个展示学生优秀习作的文学芳草地,让学生浸润在浓浓的氛围之中,耳濡目染,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我们坚信,学生、老师、学校只要有书香浸润,就能行走万里。总之,语文教学要把阅读放在重要位置,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最是书香能致远”,只要有书香浸润,你的年华将不再寂寞。参考文献著作类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