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点专题最后预测专题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社会公平1.某班以“增加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为主题,收集到下面信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性学习。表一:注:GDP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是反映国民收入的主要统计数字之一。材料一作为“保增长、扩内需”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出台的刺激消费优惠政策,涉及汽车、家电等消费领域。比如,对排气量在1.6升(含)以下的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实行减半征收;在全国实施“家电下乡”,并在部分省市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试点,对农民和城镇居民购买家电予以补贴等。甲组同学讨论表一时,认为表一反映的问题不利于增加居民消费,材料一中的刺激消费优惠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1)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结合材料一,说明刺激消费为什么能促进经济增长。(8分)参考答案: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幅,尤其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低于财政收入和GDP的增幅,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特别是提高农民收入,让居民的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3分)②刺激消费能促进经济增长,说明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1分)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1分)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1分)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1分)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1分)乙组同学在讨论材料一时,认为政府在保增长、扩内需中功不可没。(2)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出台刺激消费优惠政策的理由。(6分)参考答案:①出台刺激消费优惠政策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由于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2分)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2分)②出台刺激消费优惠政策,促进了经济增长,是我国政府在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2分)材料二目前,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依然是中国经济的一块“短板”,同时,我国居民的消费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住房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过高、-2-家庭消费的比例严重不合理;消费行为不规范,超前消费、盲目消费现象比较普遍,超出个人实际承受能力;国人“多存钱、少消费”的传统观念;农村居民目前尚处于生存型消费阶段等,这些都限制了社会消费规模的扩大和结构改善。丙组同学在讨论材料二时,认为增加我国居民消费,必须解决好我国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3)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我国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8分)参考答案:①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协调家庭消费比例,优化消费结构,促进居民消费合理科学。(2分)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规范消费行为,与个人实际承受能力相适应。(2分)③树立正确的意识,发挥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逐步转变国人“多存钱、少消费”的传统观念,提倡适度消费。(2分)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2分)(其他言之有理,均可给分)2.在2009年我国实现了“保增长”的目标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调结构”确定为2010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某班同学围绕“调结构”这一主题,开展研究和讨论。同学甲:展示图表(材料一)注:最终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世界平均消费贡献率超过60%。评论:2009年尽管我们实现了保增长的目标,但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2010年,“调结构”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1)结合同学甲的材料,请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为什么“调结构”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12分)同学乙:展示材料(材料二)中国居民“勤劳而不富裕”凸显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从社会和政府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近几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94年的10.39%提高到2008年的19.99%。从劳动者和企业角度看,劳动报酬所占比重持续下降。1996~2007年,我国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而大部分国家这一比重基本上都在60%以上。评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调结构”的重中之重。(2)结合甲乙两位同学的材料和观点,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关系,谈谈应该如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12分)(1)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投资,出口和最终消费这三大需求和GDP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4分)-3-整体与部分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提高三大需求的贡献率,争取实现GDP的快速平稳增长目标。(4分)宏观经济结构还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我们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通过调整三大需求的合理比例,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和可持续性。(4分)(2)我国国内消费不足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居民收入所占国民收入比重过低。(2分)在初次分配中,政府要实施结构性减税,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4分)在再分配中,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3分)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3分)3.“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今春最温暖、最感动的一句话!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庄严承诺,让人振奋和憧憬,给人以力量和希望。材料一:追求幸福与尊严,是人的崇高价值取向。党和政府顺应这一必然趋势并针对当前客观实际的新问题,将“人民的尊严”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政府工作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和落实,是国家发展的最高思想理念的新变化,也体现了新世纪在取得巨大经济建设成就、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之后的新期待、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材料二:让人民活得有尊严,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这对政府工作和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时下有些地方,权力漠视权利、权力越界运行的现象屡见不鲜:“钓鱼执法”、“开胸验肺”、“灵宝帖案”等近年来出现的事件,无不说明了百姓的权利和自由受到了侵犯,活得没有尊严或者不够尊严。材料三:民生是尊严的基础,人起码的生存条件得到满足时,人的生活才会更有尊严。当前就业难、看病贵、上学难、房价高,收入分配不公,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保障不健全,食品不安全、环境被污染,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等,这些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都是政府必须应对的挑战。(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哲学依据。(10分)(2)结合材料二、三,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政府如何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12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为政府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提出合理建议。(10分)(1)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一国家发展最高理念的新变化,适应了新世纪我国取得巨大经济建设成就、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之后的新期待、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同时也是解决材料二、三中所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的迫切要求。(3分)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正是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体现和落实。(3分)③正确的价值观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党和政府顺应人们追求幸福与尊严的崇高价值-4-取向这一必然趋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所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4分)(2)①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尊重和保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做人民利益的捍卫者。②政府要贯彻依法治国原则,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合法权利。政府要依法行政,对“钓鱼执法”、“灵宝帖案”等各种损害公民合法权利和自由的违法行为要依法追究查处。③要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对“开胸验肺”等政府不作为的失职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全体公民公正平等地享有基本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④要建立和健全对政府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透明、高效运行,努力创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每要点3分,共12分)(3)①政府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加人民收入,为人民生活幸福尊严打下强大的物质基础。(2分)②政府要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着人民生活和人的尊严及价值实现。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努力扩大就业,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2分)③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国家要加强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强化税收调节,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过大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3分)④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财政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建设新农村,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3分)(若答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可酌情给分)4.材料一:2009年XX省居民人均收入状况比较表内容项目城乡行业地区城镇农村垄断行业一般性行业苏南苏中苏北数值(元)2055280045460518703762358363606增长(%)10.59.412.710.58.911.712.7注:2009年,XX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材料二:2009年以来,XX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力促社会公平: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落实沿海开发国家战略,促进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所辖地区加快发展;2010年2月1日起,又以超过12%的增幅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等等。(1)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XX省居民收入分配状况。(2)联系材料,请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分析,怎样才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参考答案:(1)2009年,XX省经济发展,财政收入与人均收入都有较大提高;(3分)但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人均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居民人均收入增幅低于财政收入增幅,说明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3分)(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苏北、苏中经济发展,加快农村-5-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分)②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2分)③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分配秩序,打破行业垄断;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取缔非法收入。(2分)5.读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