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泵使用【目的】1、控制输液滴速,按需要提供病人所需输液量。2、避免药物浓度波动过大而产生的副作用。【操作前准备】1、护士:仪表端庄,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告知病人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技巧。3、评估病人的病情、年龄、体重、治疗情况及心理状态;病人局部血管情况;输液泵的性能及药物的作用。4、用物:碘伏、棉签、胶布、药液、输液器、血管钳、5ml稀肝素、输液泵、弯盘、输液巡视卡。【操作流程】1、执行医嘱,经两人核对后,备齐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2、固定输液泵,安装电源,打开电源开关。3、再次核对病人及药液,排气,检查有无气泡,关闭调节器。4、消毒肝素帽,预冲留置针。5、打开输液泵门,检查输液器内有无气泡,正确安装于输液泵上,关闭输液泵门。6、遵医嘱设定每小时输液量及该瓶药液输液量。7、打开输液调节器,按输液泵启动键,试运行。8、暂停输液泵,再次核对病人及药液。9、连接静脉通路10、按输液泵启动键,观察输液情况。11、固定留置针。12、再次核对病人及药液。13、安置病人,取舒适卧位。嘱病人不可自行调节输液泵。14、洗手,记录输液巡视卡。15、撤去用物。16、停用输液泵:(1)核对病人(2)按停止键暂停输液。(3)关闭电源,关闭输液调节器,打开输液泵门,取出输液器,关上输液泵门(4)撤去输液。(5)消毒肝素帽,用5ml稀肝素正压封管。(6)夹闭并固定留置针。(7)整理用物,撤去输液泵。17、安置病人,交待注意事项。18、终末处理。19、洗手、记录。【注意事项】1、输液时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掌握报警信号,并能正确、快速地排除。【沟通要点】1、操作前:告知病人使用输液泵的必要性、操作注意事项和方法,取得病人的配合;心理支持,消除病人紧张心理。2、操作中:指导病人摆放舒适体位,减少输液管理的牵拉。3、操作后:(1)向病人强调不可自行调节输液速度。(2)病人如出现疼痛等不适应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微量注射泵使用【目的】1、精确输注血管活性药物,调节血压、心率,维持循环功能。2、输注镇静、镇痛药物,微量给药,流速均匀,以维持药物最佳有效浓度。【操作前准备】1、护士:仪表端庄,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病人:告知病人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技巧。3、评估:病人的病情、年龄、体重、治疗情况及心理状态;病人局部血管情况;电源插头是否吻合;微量注射泵的性能及药物作用。4、用物:碘伏、棉签、50ml注射器、延长管、纱布、输液贴、注射泵、弯盘、输液巡视卡。【操作流程】1、备齐用物至病人床边,核对病人。2、固定注射泵,安装电源,打开注射泵电源开关。3、核对药液,连接延长管,排尽空气,检查有无气泡。4、将注射器正确安装入注射器座中,将注射器凸缘夹入凹槽内。5、遵医嘱设定每小时输液量,再次排气。6、连接静脉通路。7、按注射泵启动键,观察通畅情况,再次核对病人及药液。8、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反应情况,必要时重新调整输注速率。9、记录输液巡视卡。10、安置病人,取舒适卧位。嘱病人不可自行调节注射泵。11、停用注射泵(1)核对病人。(2)按停止键暂停注射泵,关闭电源。(3)取肝素帽,关闭三通,取下延长管接头,接已预冲好的肝素帽。(4)撤去注射泵及电源。(5)记录巡视卡。12、安置病人,交代注意事项。13、终末处理。14、洗手、记录。【注意事项】1、安装注射器时,注射器各部位必须与注射泵中凹槽吻合。2、输注时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穿刺部位情况,及时排除异常情况。3、更换药液时保持使用药物的连续性。4、掌握警报信号,能正确、快速地排除。【沟通要点】1、操作前:告知病人使用注射泵的必要性、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及方法,取得病人配合;心理支持,消除病人紧张心理。2、操作中:指导病人摆放舒适卧位;减少初次使用微量泵的焦虑感。3、操作后:(1)向病人强调不可自行调节输液速度;(2)病人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告知护理人员。简易呼吸器使用【目的】1、能够维持代谢所需的肺泡通气。2、持续给氧,减少呼吸功,纠正低氧血症和改善重要脏器血氧供应。【操作前准备】1、护士:仪表端庄,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病人:告知病人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技巧。3、评估:病人的病情、年龄、体重、意识状态、配合程度、缺氧状况、有无及口、鼻腔等气道情况;吸氧、吸痰装置是否完好;简易呼吸器的性能。4、用物:简易呼吸器(内有球囊、面罩、氧气管、储氧袋、接管及口咽通气道)、舌钳、开口器、纱布、压舌板、弯盘、吸氧装置、吸痰装置。【操作流程】1、备齐用物至病人床边,核对病人。2、安装简易呼吸器,移去鼻导管,关闭氧气,连接氧气,开大氧流量,待储气囊充满后放置于病人右侧。3、松解病人衣领,清除口腔中分泌物。4、开放气道。5、采用“CE”手法,拇指和食指形成“C”形固定面罩,其余三指成“E”形抬起下颌。使下颌与耳垂形成一直线与水平面垂直。6、用另一手规律地挤压球体,将气体送入肺内,挤压时间≥1秒,使胸廓抬起,挤压频率:成人10~12次/分。7、观察病人胸部上升与下降,经面罩透明部分观察病人嘴唇与面部颜色的变化。8、待病人病情有所改善后遵医嘱改用鼻导管吸氧。9、连接鼻导管。10、撤去简易呼吸器11、安置病人。12、观察病人呼吸及脉氧等,在确认病情平稳后方可离开。13、安置病人。14、整理用物,终末处理。15、洗手、记录。【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面罩,以获得最佳使用效果。2、外接氧气,调节氧流量8~15L/min。3、固定面罩时,面罩应与面部紧密贴合。4、气道必须充分开放,保证呼吸道通畅。【沟通要点】1、操作前:应详细向病人做好解释,演示操作过程,让病人掌握正确配合方法,头应充分后仰。告知病人使用原因,减轻病人对自身病情的担忧,心理支持,消除紧张心理。2、操作中:及时和病人进行沟通,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方面观察缺氧改善情况,操作时注意与病人自主呼吸的相互配合。3、操作后:及时询问病人感受,嘱病人病情变化时可通过语言、动作等表达其主观感受肢体保护性约束【目的】1、控制病人危险发生(如自杀、自伤、极度兴奋冲动、有明显攻击行为),避免伤害他人。2、对有意识障碍、谵妄躁动的病人防止坠床。3、对治疗、护理不合作的病人保证治疗得以实施。【操作前准备】1、护士:仪表端庄,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病人:告知病人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技巧。3、评估:病人的病情、皮肤情况、肢体活动度、意识、心理状态及理解合作程度;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查约束带是否清洁,有无破损,大小是否合适。4、用物:约束带2~4条,必要时准备棉垫数块、护理记录单。【操作流程】1、准备用物至病人床边。核对病人。2、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约束部位。常用约束部位为腕、踝关节。3、将约束带约束于病人腕部,松紧适度,以能放进1~2横指为宜,将约束带固定于床上。4、约束踝关节,并固定于床。检查肢体活动度是否适宜,以及末梢血液循环情况。5、同法约束对侧。6、记录监护单。7、安置病人,嘱病人休息。8、病人情况好转时,停用约束带。(1)、核对病人,观察肢体血运情况。(2)、撤约束带,观察约束部位皮肤情况。9、安置病人,交代注意事项。10、终末处理。11、洗手、记录。【注意事项】1、病人应符合约束带使用指征。2、约束时,病人平卧,四肢舒展,卧位舒适。3、保护性约束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治疗结束后及时解除约束。4、经常检查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及约束带的松紧程度,并及时调整。5、做好被约束病人的生活护理,保证入量,协助病人排便。6、约束带的使用一定要在护士的监护下,并保证被约束病人不受到伤害,更应防止病人挣脱约束带而发生危险。【沟通要点】1、操作前:告知病人及家属操作目的、注意事项、方法,要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清楚使用约束带的原因,让病人及家属意识到使用约束带和捆绑病人的区别,家属签知情同意书;提供心理支持,消除病人紧张心理。2、操作中:询问病人约束松紧是否适当,是否影响功能位的摆放,肢体是否舒适,有无约束带远端肢体发麻等不适的感觉。3、操作后:经常询问病人肢体感觉,如患者清醒表示配合可将约束带取下。非同步电除颤【目的】通过电除颤,纠正、治疗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操作前准备】1、护士: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病人: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技巧。3、评估:病人心律失常类型、意识状态;除颤仪性能,蓄电池充电情况。4、用物:导电胶、乙醇纱布、除颤仪、弯盘、吸氧装置、吸痰装置。【操作流程】1、呼唤病人,发现病人无意后,呼唤其他医护人员,准备抢救车、除颤仪。2、病人去枕平卧于硬板床上,暴露胸部。3、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胶。4、选择能量,单向波360J,双向波150~200J,充电。5、放置电极板合适位置(心底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与锁骨中线交界处;心尖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与锁骨中线交界处)。6、嘱其他人员离开病床。7、两手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放电键。8、观察病人的心电图有无改变。9、若除颤无效,立即充电,重复步骤。如恢复窦性心率,可将能量开关恢复至零位。10、安置病人:清洁病人皮肤,观察皮肤情况,安置病人,取舒适卧位。11、整理用物,终末处理。12、洗手、记录。【注意事项】1、定时检查除颤仪性能及充电情况。2、导电胶涂抹均匀,防止皮肤灼伤。3、能量选择:成人:单向波360J。双向波:150~200J。儿童:首次2J/kg,4J/kg。4、放电除颤时,注意病人与其他人、物绝缘。5、如室颤为细颤,除颤前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使之转为粗颤再进行除颤。【沟通要点】1、操作前:告知操作目的、注意事项、方法。2、操作中:因病人发病时有濒死感,待清醒时应加强沟通,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焦虑。3、操作后:病人发病突然,病情变化较快,在对病人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应做好和病人家属的沟通。呼吸机使用【目的】1、改善氧合。2、改善通气。3、减少呼吸做功。【操作前准备】1、护士:仪表端庄,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病人:告知病人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技巧。3、评估:(1)病人的年龄、性别、体重及病情;病人生命体征、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2)管道有无松动,插管深度,管道接头是否与人工气道接头吻合。(3)病室内的供氧、供气及电源接头是否与呼吸机吻合。4、用物:简易呼吸器、灭菌注射用水、碘伏、棉签、50ml注射器、连接管、气囊测压装置、模拟肺、听诊器、弯盘、记录单、消毒好的呼吸机管道及湿化罐、滤纸、呼吸机。【操作流程】1、备好呼吸机及管道。安装滤纸,注意安装方向与滤纸夹上所标方向一致,使滤纸眼与滤纸夹上的孔眼相吻合。安装湿化罐,安装短管,安装并连接集水杯。正确安装呼吸机管道,使气体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接模拟肺。2、连接电源、氧源及气源,开机,检测呼吸机性能,调至待机状态。3、关闭门窗,调节室温。核对病人,再次向病人解释。4、打开呼吸机,检测机器性能,使机器处于待机状态。5、向湿化罐内注入灭菌注射用水至水位线。6、遵医嘱选择通气模式、选择潮气量,调节吸呼比(1/E),调节触发灵敏度、通气频率等,运行呼吸机。·潮气量:一般为8~12ml/kg。·吸呼比(1/E):常规吸呼比为1:(1.5~2)。·通气频率:成人12~16次/分,儿童16~20次/分,婴儿20~30次/分。·氧浓度:一般不低于30%。7、检查气囊压力在25~35cmH2O。8、连接呼吸机与病人的人工气道。9、听诊两肺呼吸音,检查通气效果,检查参数。10、抬高床头30°。11、设置报警值上、下限。12、打开湿化罐电源开关,调节合适温度。13、记录参数,整理用物,安置病人,放置简易呼吸器。14、监测病人呼吸功能及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报警故障。倾倒集水杯中的冷凝水。必要时吸痰或遵医嘱应用镇静剂。15、30min后做血气分析,遵医嘱调整有关参数。16、遵医嘱停用呼吸机(1)核对病人,做好解释。(2)准备好给氧装置,打开氧气,充分吸痰,连接氧气,撤去呼吸机。(3)观察病人,安置并记录。(4)关闭湿化罐,使呼吸机处于待机状态。(5)确认病人短时间内不再需要使用呼吸机后,关闭呼吸机,断开气源、氧源、电源。17、安置病人。18、终末处理:卸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