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镇静治疗的应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重症监护病房镇静治疗的应用提纲1.镇静治疗概述–定义、方法和目的2.在ICU镇静治疗的必要性–烦躁的原因–烦躁的后果3.镇静治疗药物的选择–理想的镇静药物的特性–临床常用镇静药物的比较提纲4.镇静治疗的策略与评价–镇静治疗的使用策略–镇静治疗效果的评价5.镇静治疗的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依赖与成瘾问题1.镇静治疗概述定义:原则上是通过使用药物的方法镇静患者,使患者在精神和肉体上舒适,并利于诊疗措施的实施。1.镇静治疗概述方法:•使用各种类型的镇静剂,包括:安定剂---抗烦躁、谵妄抗焦虑剂---一般性的焦虑、神经官能性的焦虑、感情过激安眠药---抗失眠镇痛药---包括阿片和非阿片类的镇痛药•心理疗法:精神治疗、放松法、自我调节法等•物理疗法:按摩和理疗,如:超声、激光和电流等1.镇静治疗概述目的:1、改善患者精神与肉体的舒适度;2、保证烦躁患者及医疗人员的安全;3、利于诊疗措施的实施,保证最佳治疗效果;4、通过改善人机协调性,尽可能使严重呼吸功能障碍患者最大程度地受益于机械通气治疗;5、利于短时诊治措施的进行,减少医源性的危险因素。如:清醒患者的内窥镜检查等;6、降低应急反应。2.在ICU镇静治疗的必要性烦躁的原因:烦躁是指异常的或非合理的运动过激表现。在ICU的发病率约55%,其可源于原发性疾病或/和继发性因素。烦躁的原因:非器质性或病理性因素:•焦虑:机械通气、恐慌、交流不能等。•身体的不适:因监护或治疗而固定患者,所造成的不适。•周围环境的刺激:单调的机械报警声、经常性的睡眠干扰、情感的、社会的孤独等。•疼痛:恶性刺激、有创的检查和治疗、换药等。需强调,焦虑---失眠---疼痛---焦虑可形成恶性循环,加剧烦躁!烦躁的原因:器质性或病理性因素:•原发病: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各型脑病等;•代谢障碍: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低钠和低血糖等;•机械性因素:结石梗阻、肠梗阻、尿潴留等。烦躁的原因:其它因素:•戒断症状:镇静剂、阿片类等;•中毒表现:镇静剂、洋地黄类及其它药物(抗菌素);•药物过量或付作用:抗胆碱类、抗癫痫类、苯二氮卓类等。烦躁的后果:焦虑--烦躁的不良影响包括即时和远期效应。烦躁的后果:即时(近期)效应:•干扰器质性病因的诊断;•引起血液动力学的紊乱,如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输出量增加;•恶化气体交换、增加耗氧量和CO2的产生;(仅对抗呼吸机,机体就可消耗25%的氧运输量!)烦躁的后果:即时(近期)效应(II):•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增加患者自残发生率,例如:意外拔管(气管插管、气切套管、深静脉导管等).烦躁的后果:远期效应:•一项法国MICU(RéanimationMédicale)对ICU生存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5%的患者述在ICU期间存在明显的焦虑,其中78%患者表示在ICU的经历不同程度影响日后的生活质量(中国医学论坛报2002;28卷20期第3版)。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患有焦虑者高于上述比例。(CritCareClin2001Oct;17(4):821-42)。烦躁的后果:远期效应(II):•一项美国多家医院对曾接受过生命支持的患者,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尽管预计治疗后疾病转归良好,但是治疗负荷(指侵入性的诊疗措施,如机械通气治疗等。)的高低仍明显影响患者是否治疗的主观意愿。然而,当预计治疗后疾病转归差或遗留功能残疾,则不愿意接受高负荷治疗患者的比例达88.8%。•(NEnglJMed2002;346:1061)烦躁的后果:综上所述,不论从患者的近期或远期治疗效果而言,尤其对于接受高负荷治疗的患者,镇静治疗都应成为ICU患者整体治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镇静治疗药物的选择3.1理想的镇静药物的特性3.2临床常用镇静治疗药物的比较3.3美国急救医学会ICU使用镇静治疗的建议(简介)3.1理想的镇静药物的特性•作用迅速且持续时间可预测;•具有遗忘作用,以及抗焦虑和/或镇痛作用;•无副作用,尤其是对呼吸与循环功能的影响;•通过静脉给药能控制其药物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治疗指数高(TI: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LD50/ED50);3.1理想的镇静药物的特性•尽管存在脏器功能衰竭,仍无蓄积(即无肝脏的代谢和肾脏的排泄);•代谢产物无药物活性;•实施治疗简单;•药供方便且价格低廉;•可逆转性或药效消失快(半衰期短);•具有拮抗剂;•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弱。3.2临床常用镇静治疗药物的比较•常用镇静药物的分类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BD)非苯二氮卓类的安定药阿片类(镇痛药)异丙芬氯胺酮3.2临床常用镇静治疗药物的比较•常用镇静药物的比较安定(地西泮,Valium)与咪唑安定(力月西,Midazolam)共同药物学特点:镇静催眠抗焦虑肌松抗惊厥致遗忘作用其它:脑保护作用等安定与咪唑安定的差别:安定咪唑安定水溶性1.01.54分布容积(L/kg)1-2?分布半衰期(H)0.60.3血浆清除半衰期(H)32-472-3(约为前者的1/10)代谢产物肝脏代谢:去甲羟甲基有活性,但基仍有活性:T1/2短于原药。T1/230-150H剂量根据临床需要给同左推荐:0.1-0.2mg/Kg0.15-0.30mg/Kg作用起始时间1-5(min)立即副作用静脉的刺激低血压代谢产物较多(静脉扩张)药费(¥元)0.56/支26.1/支3.2临床常用镇静治疗药物的比较•常用镇静药物的比较吗啡(Morphine)---芬太尼(Fentanyl)疼痛:是与组织损伤、潜在损伤,或对损伤描述相关的一种情感和感觉上不适的经历。在镇静治疗中多与镇静催眠药联合应用。若明确为疼痛引起的烦躁或/和谵妄,则可单独使用,如手术后、癌痛等。吗啡与芬太尼的比较(I)吗啡芬太尼水溶性高低血浆清除半衰期(H)2-33.7代谢产物肝脏代谢:葡醛化吗啡肝:氧化(活性比原药高50倍)去碱作用去甲吗啡无活性剂量根据临床需要给予同左推荐:2-10mg/2-4H0.05-0.1mg/0.5-2H麻醉效果180-100药费(¥元)2.83/支4.11/支吗啡与芬太尼的比较(II)吗啡的副作用--抑制咳嗽反射、呼吸中枢;--HR、BP↓,颅内血管扩张→颅内压↑;--扩约肌收缩,而促蠕动的平滑肌抑制→便秘芬太尼的副作用--基本同吗啡,但低血压反应较弱。--特殊点:肌肉僵硬,尤以胸部为显著。(2%的发生率)3.2临床常用镇静治疗药物的比较•联合用药加强镇静作用的机理(I)阿片碱类激动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μ、δ、к三类阿片受体结合,受体则通过G蛋白介导而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含量下降;受体也可直接与离子通道偶联,激活K+离子通道和抑制Ca2+离子通道。总体结果是抑制神经元放电。这与GABAA受体激活后引起神经元超极化,有相似的电生理作用。3.2临床常用镇静治疗药物的比较•联合用药加强镇静作用的机理(II)内源性的阿片肽或外源性的阿片碱类激动剂,均可通过相应的特异性受体,高选择性的改变人类和动物对伤害性化学、机械和温度刺激的反应性。经典研究还发现,阿片碱类激动剂不仅对抗机体对于这种伤害性刺激的感觉,而且还包括其情绪、动机和厌恶感等成分,而这一点正是临床镇静治疗的目的之一。3.2临床常用镇静治疗药物的比较•联合用药加强镇静作用的机理(III)中枢阿片肽与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系统相互影响和调节是存在的,如:GABA能的中间神经元几乎都含有内啡肽;而GABA在新纹状体内又调节前强啡肽的mRNA。但是,针对中枢镇静作用的协同作用的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明确。3.2临床常用镇静治疗药物的比较•联合用药加强镇静作用的机理总之,即便不存在相互协同作用的机制,苯二氮卓类药物和阿片碱类通过不同环节,在抑制中枢神经对伤害性刺激的总体反应的效应方面呈相加作用。故此,这两类药物通常作为一线联合镇静治疗的药物。3.2临床常用镇静治疗药物的比较•其它药物:异丙芬–药动学特点:•起效快,持续时间短(小于1分钟);•停止给药迅速苏醒;•半衰期(H)1-7(药物分布呈三室模型);•对肝肾功能无损害。3.2临床常用镇静治疗药物的比较•异丙芬–适应症:•对苯二氮卓类药物镇静治疗效果差者;•需经常检查神经系统功能者;•颅内高压患者;•可在脱机过程中使用;•短时的镇静,如创伤性的操作、转运等。3.2临床常用镇静治疗药物的比较•异丙芬–临床应用:•起始剂量:1—3mg/kg(2mg/Kg)IVin30sec;•维持剂量:1—4mg/kg/h(一般2mg/Kg/H,可致遗忘)3.2临床常用镇静治疗药物的比较•异丙芬–副作用:•低血压明显气管痉挛•高脂血症偶见癫痫样抽搐•注射局部的疼痛可诱发感染•价格昂贵(200mg/20ml:86元/支)(Propofolormidazolam--whichisbestforthesedationofadultventilatedpatientsinintensivecareunits?Asystematicreview.AustCritCare2001Nov;14(4):147-54)3.2临床常用镇静治疗药物的比较•其它药物:氟哌啶醇(Haloperidol)属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物,作用同氯丙嗪,通过阻断中枢神经的多巴胺受体发挥抗精神病和镇静作用。3.2临床常用镇静治疗药物的比较•其它药物:氟哌啶醇–药动学特点:•起效快,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半衰期(H)21(药物分布呈三室模型);•肝脏代谢成无活性产物,由尿排出。3.2临床常用镇静治疗药物的比较•其它药物:氟哌啶醇–药物治疗学优势:•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小;•对肾功能无影响;•抗胆碱作用弱(锥体外系副作用);•无诱发癫痫发作的作用。3.2临床常用镇静治疗药物的比较•其它药物:氟哌啶醇–临床应用:•起始剂量:2-5mg(最大单剂应40mg),每20min,可追加5mg,直到烦躁消失。•维持剂量:5mg/4-6小时。3.3美国急救医学会ICU使用镇静治疗的建议(简介)(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96;17(2):65)3.3美国急救医学会ICU使用镇静治疗的建议(简介)•建议1:(二级文献资料)吗啡仍是ICU首选和常见的镇痛剂。首剂:0.05mg/kg,in5~15min,iv维持:4~6mg/h3.3美国急救医学会ICU使用镇静治疗的建议(简介)•建议2:(二级文献资料)芬太尼常用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需静脉持续点滴。剂量:1~2μg/kg/h。3.3美国急救医学会ICU使用镇静治疗的建议(简介)•建议3:(三级文献资料)氢化吗啡酮可作为吗啡替代药。急诊患者不建议使用杜冷定、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镇痛治疗。3.3美国急救医学会ICU使用镇静治疗的建议(简介)•建议4:(二级文献资料)咪唑安定和异丙芬是对急诊患者短期(24小时内)镇静治疗的首选药。3.3美国急救医学会ICU使用镇静治疗的建议(简介)•建议5:(二级文献资料)氯羟安定是长期镇静治疗的首选药。首剂:0.044mg/kg维持:0.044mg/kg/2~4h常需咪唑安定起步治疗。3.3美国急救医学会ICU使用镇静治疗的建议(简介)•建议6:(一级文献资料)氟哌啶醇是伴有谵妄患者的首选药物。虽静脉使用安全有效,但在美国尚未获准使用该途径。另外,安定、氯胺酮、苯巴比妥钠、氯丙嗪和硫贲妥钠等不推荐常规作为镇静治疗药物。4.镇静治疗的策略与评价4.1镇静治疗的使用策略4.2镇静治疗效果的评价4.1镇静治疗的使用策略•在对患者实施或加强镇静治疗之前,应首先:–正确评价患者的焦虑状态和镇静效果;–诊治引起焦虑的器质性或病理性因素;–必要时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用药量;–利用个体化的认知评价法,而非药理学方法;(见下文:Ramsay麻醉深度评价)4.1镇静治疗的使用策略•在对患者实施或加强镇静治疗之前,应注重镇静治疗的基础治疗,即改善患者的诊治环境,减少不必要的不良刺激。包括:•患者的体位、姿势的变化和防止耳的受压等;•预防褥疮的护理措施;•各种导管的固定和合理安置(防止牵拉所致的不适和疼痛等)。4.1镇静治疗的使

1 / 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