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华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命题:李晓亮傅小玲校对:严美蓉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1.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有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其中的“国家政体”指A.王位世袭制B.中央集权制C.文官体制D.监察体制2.“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主张A.反对郡县制B.反对分封制C.改革中央官制D.建立中央集杈制3.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A.匈奴B.鲜卑C.突厥D.契丹4.下列朝代更替图示中,都城不在今南京的是北齐十六国——北魏西晋(包括南汉)西魏北周北宋东晋陈5.“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6.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D.清朝设置军机处7.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人之后,建立起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A.商业征服B.宗教皈依C.财富侵蚀D.文明同化8.西塞罗有句名言:“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对解读最确切的是A.执政官的地位很高B.法律至上C.法律由执政官制定D.法律就是执政官9.英国和美国都是近代较早确立代议制的国家,两国国家最高行政首脑的相同点是ABCD2A.都由选举产生B.都有召开议会的权力C.都对议会负责D.都是议会的最高领袖10.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A.暴力革命B.代议制民主C.先进的生产力D.科学社会主义11.右图展示了近代某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战役结束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12.“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13.某同学为某期黑板报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西安事变”。据此,你可以判断,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B.十年内战,烽火绵延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14.《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A.百团大战B.平型关战役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16.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17.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B.美国已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C.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胜利318.科学家竺可祯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C.解放军入北京城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19.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A.《共同纲领》封面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20.在美苏争霸中,苏联采取进攻战略的顶峰是A.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B.苏联入侵阿富汗C.苏联把导弹运入古巴D.苏联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21.下列关于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冷战思维依然存在B.局部地区冲突随之缓和C.战争的危险没有消除D.超级大国侵犯他国主权的现象时有发生22.1970年2月,尼克松总统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我们朝着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的方面采取我们所能采取的那些步骤,那些肯定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符合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的利益的。”尼克松说这番话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综合国力增强B.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C.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破裂D.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23.下列用图示法表示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关系的表现:①冷战②杜鲁门主义③对西欧国家经济援助④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⑤朝鲜战争正确的是24.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亚非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上海APEC会议25.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4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0分。)26.(2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分)材料二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摘自《凤凰网》)(2)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6分)材料三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1787年信)(3)依据材料三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3分)是如何解决的?(4分)材料四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6分)(5)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4分)5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国一政治文献节录关于政权组织的法律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第三条……总统有特赦权;大赦则只能依法律行之。总统统率武装部队。总统任命全体文武官员;……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第五条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第六条各部部长,关于政府的一般政策对两院负连带责任……关于参议院组织的法律第九条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关于政权机关间关系的法律第二条共和国总统宣布会议的闭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第九条共和国总统,非先得两院的同意,不得宣战。——摘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材料二某国一政治文献节录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皇帝。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六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摘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⑴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政治文献的名称。(4分)⑵根据以上材料,从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比较两国政治制度的不同点。(4分)⑶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种政治体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共同作用。(6分)6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梭伦诗作里有这样的篇章: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应当抑制你们傲慢的情怀,使它谦逊/不要以为要什么有什么,我们绝不会永远服从。为此,梭伦在雅典公民中推行以财产为依据、划分等级,以分享政治权利的民主改革。——《雅典政制》(亚里士多德著)材料二商鞅在变法过程中,废除世卿世禄制,“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分为二十级爵);为斗私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以致“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所谓“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引发了当时诸多议论,苏辙以为:“(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司马光认为:“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苏辙《栾城三集》和《续资治通鉴长编》请回答:⑴根据材料一,梭伦对贵族政治的态度是什么?为此他所采取的按财产等级分配政治权利的措施有什么影响?(3分)⑵根据材料二,商鞅变法对贵族政治又持有什么态度?为此而采取的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4分)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⑷上述材料所涉及的改革都针对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在事实上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它们给你提供了怎样的历史启迪?(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