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防洪防汛培训资料培训时间:2013年6月5日培训人员:全员培训地点:沈家峁煤矿培训中心授课人:王令文培训内容:1洪水类型⑴暴雨洪水:由暴雨形成,取决于暴雨强度、笼罩面积及流域下垫面的影响。①暴雨:降雨量50毫米-100毫米;②大暴雨:降雨量100-200毫米;③特大暴雨:降雨量大于200毫米。⑵融雪洪水:由冰融水和积雪融水形成⑶冰凌洪水:由大量冰凌阻塞河道,在河道内形成冰塞或冰坝,使上游水位明显壅高,当冰塞溶解,冰坝突然破坏时河道槽蓄的水量集中下泄,形成冰凌洪水。2、洪水等级划分⑴一般洪水:重现期小于10年⑵较大洪水:重现期10年~20年(含20年)⑶大洪水:重现期20年~50年(含50年)⑷特大洪水:重现期超过50年的洪水⑸超标准洪水:超过工程设计标准的洪水3、降雨的等级⑴小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小于10毫米;⑵中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10.1~25.0毫米;⑶大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25.1~50.0毫米;⑷暴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50.1~100.0毫米;⑸大暴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100.1~200.0毫米;⑹特大暴雨:指24小时内降雨量大于200.0毫米。4、气候、水文情况该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其气候特点是冬春干旱少雪多风,夏秋温和多雨,全年夏短冬长。据中阳县气象局多年观测资料,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冬季多西风,夏季多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3.1m/s。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21.7℃,多年平均气温16.3℃。全年无霜期132天,每年11月底冻结,翌年3月初解冻,最大冻土深度0.70m,降水量为326.90~811.50mm,大多集中在7~8月份,蒸发量为1482-1941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5、防汛工作重点雨季来临之前,抓好矿井水仓、水沟清挖工作,地面采取防汛措施,保证矿井排水系统的通畅。5.1应急响应等级和程序⑴Ⅰ级洪汛响应(暴雨=50mm/d):应急救援小组组长主持紧急会议,所有成员参加,作出防汛应急工作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并将情况上报煤业公司。应急小组设置专人值班,密切监视汛情,工情变化,与水文、气象部门会商分析,做好汛情预报预测工作,重点做好救灾协调工作。定期向上级防汛部门报告汛情及抗洪抢险措施,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地面动员部署防洪工作,转移危险地区人员和设备、材料等,强化施工便道和临时场所的值班看守。⑵Ⅱ级洪汛响应(大雨25mm~50mm/d)应急救援小组组长主持紧急会议,所有成员参加,作出防汛应急工作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并将情况上报煤业公司。应急小组设置专人值班,密切监视汛情变化,与水文、气象部门会商分析,做好汛情预报预测工作,重点做好救灾协调工作。定期向上级防汛部门报告汛情及抗洪抢险措施,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⑶Ⅲ级洪汛响应(中小雨=25mm)应急救援小组组长主持会商,所有成员参加,作出防汛应急工作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并将情况上报煤业公司。应急小组设置专人值班,密切监视汛情,工情变化,与水文、气象部门会商分析,做好汛情预报预测工作。6、防洪避险常识⑴降暴雨时,要时刻观察房屋周围的溪河水位有无异常,注意山体有没有变形、裂缝,排水是否通畅。特别是晚上,更应十分警觉,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⑵观测到可能引发洪水、滑坡的降雨量,要立即采取鸣锣或打电话等预先设定的报警措施,迅速向可能受威胁的人员传递警报信息。⑶发生大暴雨时,要加强对水位、渗漏等情况的观测,如有异常,要迅速转移受威胁人员。⑷洪水迅速上涨时,不要沿着河谷跑,应向河谷两岸高处跑。山体滑坡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滑坡体两侧跑。⑸安全转移要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进行:先人后物,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要事先制定转移路线和地点,落实撤离组织人员和责任。⑹遭洪水围困,利用通讯及燃火、放烟、呼喊与挥动鲜艳衣物等发出求救信号,同时主动采取自救措施;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下水。⑺低洼处的住房遭洪水淹没或围困时,一是安排人员向安全坚固高处转移、二是想方设法发生求救信号、三是利用竹木等漂浮物转移到较安全的地方。⑻建房应选择在平整稳定的山坡和高地,要远离河滩、河谷等低洼地带和易滑坡地带。⑼严禁向溪流倾倒垃圾、工程渣土,堵塞山谷汇水面;严禁侵占河流滩地。⑽在汛期来临前,根据实际地形,提前做好排水沟,并保证排水通畅,避免积水。7、发生泥石流时的安全常识⑴泥石流与暴雨洪水结伴而生。当暴雨到来之前,居住的山沟有可能暴发泥石流,应搬迁到安全地点暂时避难。⑵暴发泥石流是由沟顶开始的,发出的响声好像“轰……轰……”的打炮声。白天或者黑夜,在屋里避雨时,只要听到这种声音,要迅速跑到室外向山顶转移。⑶暴发泥石流时间很短,只能轻装转移,来不及携带物品。⑷转移路线应事前选定,清除沿途的障碍物,避免急速撤离时,浮石、滑坡伤人。同时要防雷击、电线伤人。8洪灾案例分析⑴黑龙江宁安市沙兰镇“6.10”特大山洪灾害沙兰镇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部,距宁安市40公里,总面积2247.5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人,耕地15.6万亩。其中,沙兰河流域沙兰镇以上(含沙兰镇)有11个行政村(镇所在地7个、上游4个)。镇区以上流域面积115平方公里,其中和盛水库以上山区面积45平方公里,水库至沙兰镇区间面积70平方公里。该流域属浅山区,地形以丘陵为主,镇区地势低洼,当地人称之为“沙兰坑”。沙兰河由西向东穿过镇中心,中心小学位于镇里的低洼处,并处在沙兰河河道的拐弯处。①洪灾基本情况6月10日12时50分,沙兰镇及沙兰河上游70平方公里的丘陵岗地突降特大暴雨,暴雨汇集成洪水,沿沙兰河迅速冲往下游的沙兰镇,于14时15分到达沙兰镇,暴涨出槽,夹杂着大量泥沙、树枝和杂物,首先冲入沙兰镇中心小学。仅几分钟时间教室水位就高达2.2米。当时正在上课的352名学生和31名教师,全部被困水中,镇直及镇所在地治安、永明、新富、长安、进荣、青山、永跃等7个村屯同时受灾。这次降雨持续了2小时10分钟,经水文部门分析测算,沙兰河流域内平均降雨量为120毫米,降雨量最高的王家村达到200毫米,汇集洪峰流量为850立方米每秒,洪水总量为900万立方米,洪水重现期为200年一遇。由于降雨历时短,强度大,汇流快,造成的损失极其惨重。有117人遇难,其中学生105人,村民12人;受灾1830户、4583人,倒塌房屋324间,损坏房屋1152间。进水严重的房屋,室内所有家用电器、锅碗瓢盆、米面、被褥等生活用品全部被淹或被冲走。供电、供水及通讯全部陷入瘫痪状态,街道主次干道及进水住户庭院、屋内全部被淤泥堵塞,淤泥最深处达半米。受灾农田8.5万亩,其中绝产1.5万亩,5成以下收成的3.2万亩。财产损失1.36亿元。②洪灾主要成因这次特大山洪灾害是由于局地突发性强降雨造成的。降雨特点是范围小、突发性强、历时短、雨量大、标准高,属典型的突发性特大强降雨过程。暴雨中心区距沙兰镇仅4~8公里,河道比降大、汇流快,导致从降雨到形成洪峰抵达沙兰镇时间间隔仅1个多小时。加之沙兰镇区内河道狭窄,桥梁阻水,致使泄洪能力下降,水位迅速壅高,淹没了靠近河边且地势低洼的中心小学校园,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场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强、预报、预测和预防难度大的特点,具有不可抗拒性。③抢险救灾工作灾情发生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回良玉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搜寻失踪人员,抢救受伤学生和村民,妥善做好善后工作,抓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确保灾区社会稳定。国务委员陈至立率工作组深入灾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慰问灾民,检查指导救灾工作。国家防总、水利部、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都及时赶到灾区,给予支持援助。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宋法棠书记、张左己省长等亲临一线指挥,视察灾情、慰问死难者家属,与地方政府领导一道研究抢险救灾、人员搜救、家属安抚、恢复生产、学生复课、社会稳定等工作。牡丹江市委、市政府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抢险救灾工作。宁安市及时组织机关干部、老师、部队官兵、公安干警等2000多人,20多艘船只,20多台车,对受困学生进行紧急营救。④教训与反思这次山洪暴发,虽然来势凶猛,难以抵挡,但也必须承认存在思想上的麻痹和工作上的缺陷。要深刻反思此次灾害带来的血的教训,认真剖析工作各个方面和环节上的漏洞,坚决消除各种人为隐患,完善各种防范措施,不让类似的悲剧再度发生。教训之一:基层干部、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普遍淡薄,存在严重的思想麻痹。据沙兰河上游王家村村长于洪涛反映,6月10日中午12点50分开始降雨至下午2点40分左右,上游三个村子没有人查看河水涨势,也没有人员报告沙兰河水情。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意识到如此大的雨水会引发山洪,及早通知和组织镇中心小学师生转移,至少灾情不会这么重。正是由于沙兰镇的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缺少对山洪的防范意识,才失去了极其宝贵的救援时间,这是造成此次沙兰镇洪灾惨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客观上,这次洪灾发生在上汛前,在思想上还没有紧张起来。但各级干部长期思想麻痹问题也是十分严重的。教训之二:城镇多年的开发建设逐步挤占了行洪区。据沙兰镇1965年的航测图纸显示,穿过沙兰镇的沙兰河有两条河道,而在沙兰镇1977年的航测图纸上,只能看到一条河道。1987年靠近沙兰河南岸只有一个镇供销社招待所,而现在房屋已经建到河边,挤占了沙兰河行洪区。沙兰镇1996年至2010年城镇建设规划,仍然挤占行洪区。这次洪灾,与两岸房屋缩窄行洪断面,壅高水位有一定的关系。教训之三:中心小学一直没有迁出低洼地。沙兰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16年,过去沙兰镇中心小学与中学均处于镇里的低洼地带,而且中学地势比中心小学还低1米。1989年两所学校都曾进过水,小学进水10厘米左右,中学进水达1米深。为此,宁安市和沙兰镇政府曾筹划将两所学校同时迁出洼地。在争取国家支持后和全乡集资等对中学进行了异地新建,而中心小学由于筹集资金困难,加上学校地处镇中心,教师上班和学生上学方便,群众不愿迁移,致使这一计划没有落实。2002年省里拨款74万元,地方筹资30万元,对学校进行了翻修,垫高了操场,但一直没有迁出低洼地。除上述因素,也有政府决策不坚决问题,致使存在巨大隐患,成为这次灾害发生的一个直接原因。教训之四:防山洪预案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山洪特点是突发性强、损害性大,来得急,去得快。避险原则应当以“避”和“逃”为主。而沙兰镇制定的防灾避险预案,主要措施是筹集物资和抢险,并没有人员疏散的方案。王家村的防洪预案中只明确准备3000个编织袋,用来预防拦河坝决堤,却没有“跑”的措施。从救援看,这次山洪发生后,宁安市以最快速度联系镜泊湖调10只船,运往沙兰镇,用了两个小时,但船到时洪水已退。如果学生配备了救生衣或救生圈,洪灾造成的后果不会这么严重。说明防灾预案与防御山洪的实际情况有相当的差距。灾后调查中发现,王家村村长当时手头就有本乡镇几乎所有村屯负责人的电话号码。洪水从上游到达沙兰镇时雨已经下了一个多小时,可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上游的三个村屯没有人向下游村屯报汛,说明沙兰镇没有建立报汛机制和落实报汛责任,没有明确谁来监测洪水,遇到洪水向谁报告。教训之五:缺少降雨测量监测设施,山洪预警预报能力低。沙兰河在沙兰镇以上115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内,只有和盛水库一个雨量测点。这次降水恰恰集中在水库到沙兰镇14公里范围内,王家村降雨200毫米也是洪灾发生后测算出来的,雨量、水文测报站点少,预报手段落后,缺乏山洪灾害预警措施和必要的通信手段,贻误了脱险转移的宝贵时机,没能够通知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教训之六:河道行洪不畅,致使水位壅高。镇内洪水受阻是这次灾难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沙兰镇中心小学下游20米处有一座桥,经专家计算,最大过流能力每秒250立方米,但这次洪峰流量达850立方米每秒,是桥洞过流能力的3.4倍,桥梁阻水情况比较严重。加之居民在河道内滥倒垃圾、上游洪水冲下来的树木和柴草堵塞桥孔,大大降低了桥的实际过水能力,增加了灾害损失程度。教训之七:群众自救能力较弱,难以应付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