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传染病材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附:传染病防治知识按传播方式分类呼吸道传染病: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流脑冬春季高发。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副伤寒、菌痢、甲肝、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血液传染病:乙肝、艾滋病体表传染病:狂犬病、破伤风学校常见传染病流行特点(一)易感性高学生大部分均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少年,由于免疫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因而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差,容易感染致病。(二)人群集中接触密切学校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可能把传染源带入学校。一个班50余名学生集中在50m2左右的教室里学习、生活,相互间接触密切,如果卫生设备、卫生制度不健全和卫生习惯不良等,传染病极易发生和流行,甚至是暴发。(三)季节特点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除此以外,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寒、暑假过后的两次开学,所伴随的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不仅仅与社会上传染病流行季节吻合,更重要的是在寒、暑假中,学生的走亲访友的流动和活动,可能将接触的外地传染病带到本地,又随着开学而带进学校,通过学生间的密切接触而在学校中传播。常见传染病种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猩红热水痘手足口病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主要发生在儿童,以冬春季为主。一、传染源:水痘、带状疱疹患者是该病传染源。二、传播途径:水痘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三、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隔离期: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或不少于病后14天。四、典型症状:主要发生在儿童,其特点为全身皮肤分批出现散在的斑疹、丘疹和水疱疹,一般水疱疹结痂即愈,少留疤痕。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较少。流行性腮腺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点为一侧或两侧腮腺肿胀、疼痛、伴有发热及周身不适。一、传染源:腮腺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二、传播途径: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三、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具有普遍的易感性。★隔离期隔离至腮肿消退,至少隔离14天,最长隔离期不超过病后21天。四、典型症状:开始有畏寒、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持续数小时至两天后,腮腺即开始肿胀。常一侧先肿大(亦可双侧同时肿胀),同时伴有发烧、头痛、食欲不佳等全身症状。一侧腮腺肿胀以耳垂前下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大。局部疼痛,开口及咀嚼时胀痛较明显,吃干硬或酸味食物使唾液大量分泌时,胀痛更为显著,2~4日后累及对侧。猩红热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但常呈冬春季高峰。主要发生于5至15岁儿童。一、传染源:主要是猩红热病人和带菌者。二、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偶可通过被污染的牛奶或其他食物传播。三、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隔离期:隔离至症状消失或病后7天。四、典型症状:典型症状为突然发热、咽痛,24小时内出现皮疹。发热多为持续性,一般39℃左右。同时常有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典型皮疹为全身充血发红的皮肤上散在分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压之褪色。皮疹48小时达到高峰,2~3天后退尽,疹退后皮肤脱屑。咽部和扁桃体充血,扁桃体上常有点片状黄白色渗出物,易拭掉。其他特异性表现有口周苍白圈及草莓舌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季节性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播。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怕冷、发烧、头痛、全身酸痛,呼吸道症状较轻。一般持续3~4天。一、传染源:流感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二、传播途径:流感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存在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经咳嗽、喷嚏或说话等方式散播至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即受感染。人群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传播最快。接触污染的玩具或用具也可受染。三、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隔离期:隔离至症状消失,且隔离时间不少于1周。四、典型症状:病突然,患者畏寒或寒战、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40℃,全身无力,腰背和四肢酸痛,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等。少数患者可有鼻塞、流涕及怕光、流泪等症状。咳嗽、咽干、咽痛也较常见。面部潮红、咽部及结膜轻度充血。发热多于1~2天内达高峰,3~4天内热退,退热后呼吸道症状较明显并持续3~4天后消失,但乏力可持续1~2周。轻型患者发热不超过39℃,症状较轻,病程历2~3天。H7N9禽流感概况H7N9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已纳入我国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目前病例仍呈散发状态,所有的病例间均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命名流感病毒的H和N是什么意思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流感病毒中的甲型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的世界性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可能引起区域性流行,丙型只引起散发病例。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H和N是构成甲型流感病毒的两种成分糖蛋白(蛋白质),分别代表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H又可分为H1~H16十六个不同的型别,N又可分为N1~N9九个不同的型别,这就像同胞兄弟姐妹长相一样,既相似又不同。不同的H和不同的N会组成一个个具有不同抗原性和致病性的流感病毒,专业术语称之为流感病毒亚型。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什么是人感染禽流感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引起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其轻型病例仅表现为发热、咽痛、全身酸痛和乏力等流感样症状;重者可发展为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呼吸道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且病情逐渐加重、病死率较高。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H7N2、H7N3、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H7N9亚型既往仅在禽间发现,从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症状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体温大多持续在38℃以上,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等,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死亡。不过,目前对于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后可能产生的全部症状的认知仍是有限的。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属于高危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如何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1、锻炼身体,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接触;3、购买合格检疫的禽类产品;4、勤洗手,多通风,食用煮熟的肉和蛋类;5、如发生发烧、头痛、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尽快去医院就诊;6、打喷嚏、咳嗽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一、传染源:人是已知的唯一宿主及传染源。二、传播途径:消化道:粪-口传播。呼吸道: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主要途径):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三、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患者多为学龄前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3岁左右的婴幼儿。★隔离期:隔离时间不少于10天,直到退热、口足的溃疡及水泡结痂。防控采取措施控制传染源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传播途径1.空气、飞沫、尘埃-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2.水、食物、苍蝇-以肠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菌痢、伤寒等3.手、用具、玩具-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4.虫媒传播-蚊子、跳蚤等,如乙脑等5.血液/体液/血制品-见于乙肝、艾滋病等保护易感者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与学校卫生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条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条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二条规定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一、学校和托幼机构职责1、学校校长或者托幼机构主要领导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2、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制度,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制度、新生入学体检制度、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等。3、负责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本单位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4、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单位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促、检查;5、负责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全体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与监测学校疫情报告人的设置要求学校疫情报告人职责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一)学校疫情报告人的设置要求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优先考虑;必须为学校或者托幼机构的在编人员。(二)学校疫情报告人职责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协助本单位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定期对全校(托幼机构)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负责指导全校(托幼机构)学生的晨检工作。(三)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当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晨检午检应在学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因病缺勤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三、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一)、报告内容及时限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