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湖北省应城市第二高级中学易辉最近由“钓鱼岛”引发的危机,已经牵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成为了时下人们议论的焦点话题。不过如果我们撇开这场领土争端,只从生物教学的角度来看,我发现我们美丽的海岛──钓鱼岛,在讲授“第四章──种群和群落”时是一个绝佳的教学素材,无论是讲授“第3节──群落的结构”,还是“第4节──群落的演替”,都可以充分地运用于教学中进行问题情境创设,不仅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了知识,又对他们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情感教育。现在就让我来和同行们一起来分享一下我的教学想法吧!一、在“群落的结构”中的运用:在讲授此节内容时,我开门见山地利用钓鱼岛进行了导入和问题情境创设:师:在最近几个月,有一座美丽的岛屿,它激发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大家知道这座岛屿的名字吗?生:钓鱼岛!师:可是我并不想和大家讨论这场激烈的主权争端,我想问一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和海域有生物吗?生:有!!师:很好!那么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钓鱼岛海域有一种著名的鱼类──巴浪鱼。如果说钓鱼岛海域所有的巴浪鱼(课件展示),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之为?生:种群师:但是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显然有很多不同的生物种群,要想从整体上去了解这座岛屿的生物状况,只在种群这个生命系统的层次上去研究,行吗?生:不行师:那这是否意味着需要引入一个更高的生命系统的层次呢?生:需要!师:其实这个比种群更高的生命系统的层次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群落,并板书第4节──群落的结构师:进一步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和海域所有的生物种群就可以称之为群落,那么能否群落下一个定义?生:思考并回答,最后由我进行归纳总结群落的定义。师:现在如果你是一名科学研究者,能够到岛上做一个生物群落的调查,你准备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呢?生:大笑!(因为现阶段到岛上考察很难),不过很快沉浸在思考中。生:首先要详细地调查一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和海域有哪些种类的生物?师:对!也就是调查一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有多少生物种群。但是每个种群在种群数量上会是相同的吗?生:不会,它们有的数量多,有的数量少。师:也就是说有的种群会在数量上占优势,这样的种群我们把它们称之为优势种群。其次这些种群在岛屿和海域上的空间分布会不会有什么规律呢?它们都在岛屿上能够生存下来,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就这样,学生们在我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兴致盎然地在我的引导下,不仅理解到了群落的概念,而且认识到了作为群落这个生命系统的层次水平上应该研究的问题。接下来,我通过多媒体展示早期由科学工作者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和海域生物研究的成果。展示之后,接下来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了一组问题:师:我们美丽辽阔的祖国有许多的岛屿,除了钓鱼岛之外,还有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中的黄岩岛等,这些不同岛屿上的所有生物种群都可以分别称之为群落吗?生:可以!师:那么如何能区分这些不同岛屿生物群,通过什么特征?生:不同岛上生物种群的组成不同。师:对!也就是说不同的生物群落往往有着不同的“物种组成”。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和海域的了解和热爱,同时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到了区分不同群落的特征是“物种组成”,之后我进一步通过展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和海域物种组成的表格,更为直观地认识它的物种组成。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和海域物种组成:植物山茶、棕榈、马齿苋、仙人掌、海芙蓉等软体动物剑尖枪乌贼、5种蜗牛(其中Nesiohelixsolida以及Zaptyxtakarai已被认为濒危)等昆虫类据调查有100多种甲壳动物高脊管鞭虾、细点圆趾蟹、诸喜田泽蟹、龙虾等爬行动物及两栖动物海龟、红斑蛇、石龙子等鱼类绿鳍马面鲀、黄鳍马面鲀、短尾大眼鲷、鲐鱼、竹荚鱼、巴浪鱼、鮀鲣、鲨鱼类,鲭鱼、红衫鱼、飞花鱼、鲣鱼、文鳐鱼、大小黄鱼、带鱼等鸟类燕鸥、短尾信天翁、黑脚信天翁、褐鲣鸟、红脚鲣鸟、蓝脸鲣鸟、黑脚信天翁等(约34种)哺乳动物钓鱼台鼹鼠、台湾狐蝠等此后我很容易地学生认识到可以用“物种组成”可以用丰富度这个单位来衡量多少,接着进一步提出钓鱼岛上的这些种群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如燕鸥和绿鳍马面鲀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样就可以钓鱼岛生物种群为实例去探究种间关系包括哪些方面……二、在“群落的演替”中的运用群落的演替本属于群落这个生命系统层次的研究问题之一,所以这节内容我依然利用钓鱼岛进行问题情境创设,让学生去认识什么是“群落演替”?初生演替的过程可以分成哪些阶段?师:上节课中,我们领略了我们美丽的海岛──钓鱼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和海域中所有的生物种群,我们可以称之为?生:群落师:不过现在我想问一下,极其悠远的年代的海洋中一直就存在着钓鱼岛吗?生:同学们都进入了思索,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师:我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了一下钓鱼岛的地质形成。钓鱼台群岛上的主要岩石是沉积岩,此外还有岩浆岩,它们侵入到钓鱼岛群的沉积岩之中。从大地构造学的角度出发,钓鱼岛等岛屿与中国台湾省属于同一地质构造,它与台湾、澎湖、舟山群岛同在一个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面上,主要形成于白垩纪(六千万年以前)。师:这些资料说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通过地壳挤压隆起以及伴随海底火山熔岩喷发形成的。那么在形成时岛上的无机环境怎样?生:岩石师:岩石上能生长动植物吗?生:没有师:可是我们看到现在的钓鱼岛上有没有动植物?生:有!茂密的森林!师:对!我们可以看到棕榈等这样高大的乔木,还有山茶等灌木,海芙蓉(防治风湿症和高血压的良药)等草本植物。那么钓鱼岛是如何由没有动植物的岩石环境,演变成现到的有着丰富动植物的茂密森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讨论的问题──群落的演替。就这样创设了“钓鱼岛如何由没有动植物的岩石环境如何演变成森林”的问题情境,由于能和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很好地激发了他们的探究热情。接下来我通过指出钓鱼岛“由没有动植物的岩石环境如何演变成森林这样的过程”属于群落的演替,引导学生总结群落演替的定义,在探究中形成群落的概念,更为合理地实施了概念教学。不仅如此,在讲授“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的这个知识点时,我列举了一个以钓鱼岛为背景的实例:“日本为了宣示主权,在钓鱼岛放养了山羊,山羊在岛上大量繁殖,结果造成到钓鱼岛上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影响了钓鱼岛的群落演替”。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总体来说,这两节课的课堂教学,学生热情高,课堂气氛活跃,不仅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而且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也使他们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资料来源:科学网博客网址:.sciencenet.cn/blog-504206-613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