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领导观念1、领导观念的基本内涵:专指领导者对领导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本质认识或反映,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其形成是选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2、现代领导观念的基本特征:第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备坚定的、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二,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既要摒弃或改变那些已经过时的、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旧观念,又要树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正确的、进步的新观念;第三,既要有中国的民族特色,立足本国与当前,又要面向世界与未来,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的需要。3、领导观念的重要作用:第一,领导观念指导领导者的思维活动,制约领导思维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第二,领导观念决定领导行为和领导方式,影响领导活动的成败。4、政治观念的基本内涵:是指领导者对国家、民族、阶级、政党、社会集团和社会势力等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制度、政策,活动、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看法或意识。一句话,就是领导对政治现象和政治本质的意识和看法。5、领导者树立政治观念的必要性:第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观念;第二,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需要正确的政治观念;第三,密切党群干部关系需要树立清醒的政治观念;第四,坚持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需要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第五,做好对外工作,有效抵制和平演变,需要坚定的政治观念。6、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的基本要求:第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第二,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的站在工人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甘当人民公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第三,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自觉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统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全局;第四,坚持严肃的政治纪律,保持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7、人本观念的内涵:以人为本是关于发展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关于发展目的、发展主体和发展成果分配的高度概括,要解决的是为谁发2展、依靠谁发展以及发展的成果由谁享有的根本问题。8、领导者树立人本观念的必要性: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是由领导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第二,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社会对领导本质要求。9、领导者树立人本观念的基本要求:第一,强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第二,坚定先人后事的立场;第三,坚持依靠关健人才的原则;第四,树立人尽其才的观念;第五,鼓励人才竞争的意识;第六,倡导人文关怀。10、权力观念的基本内涵:就是领导者对权力的来源、性质、内容及行使等方面的系统认识或根本看法,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11、领导者树立权力观念的必要性:权力决定了用权者的权力态度,用权目的和用权方式及后果。我国是实行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各级领导干部既是接受人民委托的社会“公仆”和人民的“勤务员”,又是处于各行各业的领导并拥有领导权力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因此,领导手中的权力既具有从属性,又具有腐蚀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对于领导干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2、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的基本要求:第一,对权力内容的正确认识;第二,对权力来源和性质的正确认识;第三,对权力行使原则的正确认识;第四,对权责关系的正确认识;第五,对用权监督的正确认识。13、法治观念的基本内涵:是人们对国家法律制度的性质、地位、作用等问题形成的认识和态度。14、领导者树立法治观念的必要性:第一,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第二,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切实依法行政的首要条件;第三,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条件;第四,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保障人权的需要。15、领导者树立法治观念的基本要求:第一,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第二,自觉抵制特权思想,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第三,自觉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树立人权保障的观念;第四,自觉坚持依法领导,树立依法用权的观念。16、市场经济观念的基本内涵:是指领导者对市场经济要有正确的、深刻的、全面的认识。17、领导者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的基本要求:第一,认清建立社会3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第二,熟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了解市场经济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第三,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性;第四,明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18、改革创新观念的基本内涵:是指人们对改革创新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19、领导者树立改革创新观念的必要性:第一,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第二,是应对时代变革的客观需要;第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第四,是保证领导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20、树立科学的改革创新观念的基本要求:第一,认识改革创新的性质和目的;第二,明确改革创新的价值和作用;第三,坚定改革创新的立场和方向;第四,始终保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第五,善于选择合理的改革策略和方法。21、政绩观念的基本内涵:是对领导干部或党政机关施政作为取得的成绩形成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22、领导者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的基本要求:第一,明确什么是政绩;第二,明确为了谁创造政绩;第三,明确看待政绩的标准;第四,明确怎样创造政绩。第五章领导决策1、决策的含义:所谓决策,其一般含义就是作出决定,是选择对策的决定。2、决策的要素: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备选方案、决策环境、决策后果。3、决策活动的基本特征:针对性、目的性、实施性、选择性、优化性。4、经验决策的特点:第一,这种决策方式一般来说是个人的决策活动,主要依靠决策者个人的素质作出决策;第二,这种决策方式本质上讲是以决策者的经验为基础,所能处理的信息量有限,一般说来是一种定性不定量的决策。5、科学决策的特点:第一,强调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注重集体共同决策,注意依靠各种智囊团组织,注重各种专家的横向联系,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共同完成其个决策活动;第二,强调将决策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广泛运用科学技术和方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可靠性。46、决策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分(一)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二)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三)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四)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五)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机构和风险型决策。7、决策的模式:(一)理性决策的模式;(二)渐进决策的模式;(三)综合决策的模式。同理性决策相比,渐进决策具有更强的现实性。8、科学决策的基本标准:第一,具有准确的决策目标;第二,,决策的执行结果能够实现确定的目标;第三,实现决策目标所付出的代价要小;第四,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相对较小。9、科学决策的基本原则:客观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程序原则、可行原则、先优原则、“外脑”原则。科学的预测是科学决策的前提。10、科学决策的程序:(一)明确目标,确立目标;(二)集思广益,拟订方案;(三)分析评估,选择方案;(四)实施方案,反馈修正。决策程序是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外在表现和核心内容。11、追踪决策的特征:第一,回溯分析;第二,非零起点;第三,双重优化;第四,心理效应。12、科学决策的方法:(一)德尔菲法;(二)头脑风暴法;(三)决策树法;(四)试验决策法。13、德尔菲法的特点:德尔菲法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有三个特点:第一,匿名性;第二,多轮反馈性;第三,最终结论的统一性。14、德尔菲法的实施步骤:第一,组成专家小组,按照课题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确定专家。专家人数的多少可根据预测课题的大小和涉及面的宽窄而定,一般不超过20人。第二,向所有的专家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及有关要求,并附上有关这个问题所有背景材料,同时询问专家的其他相关要求。然后,由专家做书面答复。第三,各个专家根据他们所收到的材料,提出自己的预测意见,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并提出预测值的。第四,将各位专家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列成图表,进行对比,再分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比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5和判断。第五,将所有的专家的修改意收集起来汇总,再次分给各位专家,以便作第二次修改。第六,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德尔菲法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把各位专家意见的分岐点表达出来,取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科学性较强。缺点是过程比较复杂,花费时间较长。15、头脑风暴法的含义:头脑风暴法又称专家会议决策法,或智力激励法,是指依靠一定数量专家的创造性逻辑思维对决策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状况作出集体判断的方法。16、头脑风暴法必须遵循的原则:第一,自由畅言;第二,强调数量;第三,禁止评论;第四,相互借鉴。17、决策树法的步骤:第一,根据决策问题绘制决策树;第二,计算概率分支的概率值;第三,计算各概率点的收益期望值,确定最优方案。18、试验决策法的含义:通过对几种方案进行典型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总结经验,正确分析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新情况,经过试验之后,再对各个方案进行系统全面的比较评价,从中选优。19、决策体制的内涵:决策体制是由承担决策的机构和人员所组成的组织体系,是决策得以进行的组织形式。20、决策体制的构成:(一)决策的信息系统;(二)决策的智囊系统;(三)决策的中枢系统。21、现代决策体制特点:第一,决策中的“多谋”与“善断”相对分工,智囊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参谋咨询,负责设计可行方案,中枢系统则负责作最后的方案选择。第二,决策制定与执行相对分工,重大问题的决策集中于核心领导者,由其选择方案,作出决定,而一般领导者则负责决策方案的执行。现代智囊系统具有集体性、科学性、相对独立性三大特点,能否发挥好现代智囊系统的作用,是判断科学决策还是经验决策的一条重要标志。22、领导者在决策活动中的主要职责:第一,考虑决策目标的确立;第二,组织决策方案的制订;第三,负责决策方案的抉择;第四,领导决策方案的实施。23、集体抉择是由具有决策权的领导集体共同作出抉择的一种方式;6个人抉择是由具有决策权的个人作出抉择的一种方式。分析评估、选择方案是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24、对领导者抉择的基本要求:领导者对决策方案的选择,不仅要有合理的评选标准和科学的评选方法,而且要符合一些基本要求:○1时效性;○2系统性;○3民主性;○4合法性;○5灵活性。25、领导者与智囊团的关系:第一,智囊团是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依靠力量,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是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保证;第二,在决策过程中,领导者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好智囊团的作用:○1对决策问题进行科学预测○2对决策方案进行具体的设计,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3对决策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咨询○4对决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反馈分析;第三,智囊团与领导者的关系是“多谋”与“善断”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取代,一方面,领导者必须保证智囊团的独立研究,甚至允许其唱对台戏,而不把个人的意见强加给他们,更不允许领导已经作出结论,而是让智囊团论证自己结论的正确性。另一方面,领导者又不能让智囊团代替自己决策,不能完全为智囊团的意见所左右,不能让他们代替领导者选择方案;总之,智囊团与领导者应是各负其责,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保证决策机构的科学性。26、领导者危机决策的基本要求:○1快速果断○2高效准确○3非程序性。27、危机决策的内涵:危机决策就是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完成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28、领导者进行危机决策的方法:○1要主动积极,镇定自若○2要迅速果断,协调合作○3要富有创意,灵活应变。第六章领导用人1、人才的特点:○1创造性○2历史进步性○3社会性○4专业性○5相对性。2、人才的类型:○1依据人才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将人才分为理论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2依据人才自身素质的不同,将人才分为发现型人才和再现型人才○3依据人才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将人才分为组织型人才的操作型人才。3、衡量人才的标准:所谓衡量人才的标准,就是指衡量是否属于合格人才的标尺或准则,这个标准,简言之,就是德才兼备。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