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践行大学生“双服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校二班王玥学号:20143290101花开的日子里,我们走进了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这个快乐的地方,我也很荣幸参加了团校第十三期培训,在团校培训期间我也了解到了大学生礼仪,如何做好一名团干部等知识与经验。也深知一名大学生担当的责任与义务。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结合他们的热情、专长和社会需求,立足校园、面向社会,通过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构建志愿“双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有效开展。大学生志愿“双服务”是指:高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课题,利用人才智力优势,扎实开展服务学生、服务社会志愿活动,实现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目标。志愿“双服务”,既2是一种富有创新精神、时代精神的素质教育思想,也是一种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素质教育实践。在参与志愿“双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自身的社会价值,感受到志愿“双服务”对塑造自身人格的强大作用,实现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的要求。志愿“双服务”在“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原则指导下,始终坚持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为主线,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志愿“双服务”是青年认知社会,实现完整社会化过程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提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因此,志愿服务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智商与情商协调发展的手段。因此,志愿“双服务”和高等教育体系因为其教育的内在本质3而互通,也由于其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外在形式而相融。志愿“双服务”,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事业性是基础,大学生志愿者是主体,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是目标,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宣传和弘扬志愿者精神,普及志愿者“双服务”理念,实现人人了解、人人参与志愿“双服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