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谈》-1-《风景谈》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散文的“形”与“神”、“景”和“情”相辅相成的关系;。2.学习本文运用对照、烘托的手法,把写景与写人的活动结合起来,并在写景的过程中进行精辟的议论的写法。3.了解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军民的生活,体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激发爱国热忱,培养高尚情操。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把写景和写人的活动结合起来,并在写景的过程中进行精辟的议论的写法。2.学习文章递进式议论贯穿六幅画面,使散文的“形”“神”达到完美的统一。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从看《塞上风云》的预告片入笔的作用。2..理解个别有寓意的句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乌镇人,我国现代杰出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早期共产主义运动;长期从事革命文学活动,曾与鲁迅、郭沫若等人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子夜》,其他有影响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蚀》(包括《幻灭》、《动摇》、《追求》)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他的《春蚕》、《秋收》、《残冬》合称“农村三部曲”。与叶圣陶、郑振铎组织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组织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初中阶段学生已学过他的《白杨礼赞》。二、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1940年访问延安后在重庆写。1939年3月,茅盾赴新疆在新疆大学任教,1940年5月离开新疆返内地,归途中在西安喜遇朱德同志,应邀到延安讲学并参观访问,为期五个月。在延安,他呼吸了清新的革命气息,目睹了解放区蓬勃发展的景象,激发了对解放区的热爱感情。同年年底到重庆,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正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茅盾写了与《白杨礼赞》并称为姐妹篇的《风景谈》。三、朗读课文,疏通字词:1.生字:颀(qí,高)曳(yè,拉。摇曳,摇荡)掮(qián,用肩扛东西)姗(shān,走路缓慢从容的样子)坳(ào,山间平地)魆(xū,暗)坼(chè,裂)掬(jū,用两手捧)偎(wēi,紧挨着,亲密地靠着)碣(jié,圆顶碑石)氛(fēn,气)籁(lài,孔穴中发出的声音)荷(hè,扛)岚(lán,山中的水蒸气)履(lǚ,鞋)贻(yí,遗留)《风景谈》-2-2.词语:①汤汤(shāngshāng,大水急流的样子)②鬣鬃(lièzōng,马、猪等兽类颈上的长毛)③洋洋洒洒(形容写文章时思路活泼,挥洒自如)④调朱弄粉(旧时指妇女美容打扮)⑤百无聊赖(形容一切都不感兴趣,精神无所寄托,非常无聊)⑥贻笑大方(让有见识的内行笑话)⑦氛围(笼罩某种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⑧斑斓(灿烂多彩)⑨矫健(勇武强健)⑩幽远(幽静深远)(11)萧索(缺乏生机)3.典故:“下笔如有神”:形容文章写得好而快。出自杜甫诗《奉赠韦左丞丈夫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四、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和全文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1.全篇共写了几幅画面?快速阅读,分别为这写画面命名。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2.《风景谈》描写了延安军民的生活,我们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知道文章写的是延安?课文中的“黄土高原”,“北国”,指的是延安。多处写了“河”,那就是“延河”。人物活动的描写,诸如欢歌掮犁夜归的人,从“生产”归来、操七八种方言、唱雄壮歌曲的有文化的青年人,在荒山石洞读书的人,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聚会在“茶社”里的青年,还有清晨号兵,都可以让人想到写的是延安人。3.六幅画面,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试归纳,并概括段意:(1节)沙漠驼铃:写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揭示人类比自然更伟大。(2-4节)高原归耕、延河夕照: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5-8节)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写延安青年的学习与休息,表现高贵的精神境界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9-10节)北国晨号:展现北国清晨山峰上两个战士的雄姿,高度赞扬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4.这六幅画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排列的?这六幅画是按照作者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逐一深化的顺序组合在一起的,内在的关系是逐渐推进的。作者先写猩猩峡外的沙漠景色,经议论点明题旨后,提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一基本观点。文章接着描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写延安青年的学习和休息,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表现高尚的精神生活会给外界积极影响,最后描写战士的英姿,高度赞扬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文章写风景,谈风景,层层推进,步步深化,直到最后一段,画龙点睛,圆满地表现了主题。五、内容分析:(一)沙漠驼铃《风景谈》-3-1.是什么原因引起了作者要来描写沙漠?——《塞上风云》的预告片2.为什么《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会令作者想起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呢?影片写的是塞上,并且该影片反映的是抗战时期国内各族人民团结抗日的故事,正是这部爱国影片的主题引起了作者的深入思考,使他浮想联翩,情不自禁地忆起延安见闻,它交代了写作的缘起。同时作者又通过对沙漠的描绘,形象的告诉人们,即使最单调、最平板的荒原,只要有人的活动,面貌就会大为改观,为后文歌颂人类的伟大,歌颂抗日军民埋下伏笔。3.请找出具体描写沙漠和的语句并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沙漠特点的两个词语(最单调、最平板)。4.请找出具体描写驼队的语句。①沙漠的纯然一色与那一杆大旗的猩红构成什么关系?(对比。让人倍感驼队出现的亲切可爱。)②沙漠是寂静的,又有哄哄的火响,这是否矛盾?(不矛盾。这里以热空气的哄哄火响来反衬沙漠的寂静。)③沙漠的寂静与丁当丁当的驼铃柔声又构成什么关系?(对比。以沙漠的寂静来反称驼铃的柔声,这种声音的烘托,让人倍感铃声的和谐动人。)④当沙漠中驼队出现后人们的感觉是怎样的呢?(多么庄严、多么妩媚)5.探讨这一画面所蕴含的意义。沙漠这个大自然中最单调最平板的,加上了人类驼队的活动,就变成了妩媚的风景。作者用“完全改观”去写“改变”之巨大,又用一个反问句强调改观后的沙漠就是“风景”。说明了“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作者描写沙漠风光,描写驼队行进,突出景色的“完全改观”,就是为了表达“人类更伟大”这一观点。6.本文主要反映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一段写的是猩猩峡外沙漠的景观,并不是延安的风景,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作为第一幅“风景画”写进来?写“沙漠”的好处,可以从两点来考虑:①形象地告诉人们,即使是最单调最平板的荒凉、贫瘠的沙漠地区,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会完全改观,这就说明了“人类更伟大”的观点,是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的第一台阶;②这样写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适应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作者之所以要把篇名定为“风景谈”,所以要“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也是为了适应这一斗争的需要。)《风景谈》-4-7.弄清描写与议论的关系。“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是作者的观点。这一观点靠景物描写来支持。所以,文章具体写沙漠的单调平板,反衬驼队出现后的庄严妩媚,强烈的反差,证明“人类更伟大”。段末的议论,揭示了“沙漠驼铃”这一景观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描写是“画龙”,段末议论则是“点睛”。(二)高原归耕1.“黄土高原”上加上引号,前面又用上“所谓”,后面再加叹号,为什么要这样?明确:黄土高原加上引号是表示它有特殊意义,需要强调,用“所谓”也是为了突出强调,懂得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这“黄土高原”指的是革命圣地延安,感叹号是表示强烈情感的,用在这里是表示一种赞美之情。2、这一画面描写种田人晚归的情景,为什么要从山上“层层的梯田”、“颀长而整齐”的“高秆植物”写起,要以“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歌声可是缭绕不散”结尾?明确:①写山上的梯田,写山上的植物,是要写黄土高原的特色;②突出人的力量,穷山秃岭上开出了梯田,黄土高原上种上了庄稼,正好显示了人改造自然的力量。这些描写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的活动。结尾的歌声描写则着力去刻画“种田人”。“种田人心情愉快,表明他是以劳动创造为乐事的人,显示了延安人民的精神面貌。3.找出有关种田人的描写,分析其作用。明确:种田人的出现,描写得特别富有诗意。一个“长”字,一个“掮”字,还有“姗姗而去”,把歌声“飘”下来,这些词语用得准确传神,形象地把种田人的精神风貌表现出来。富有诗情画意的景和人互相映衬,融为一体了。(三)延河夕照1.文章在第二个画面中为我们描绘了高原归耕的情景,下面第三个画面将会为我们描绘怎样的情景呢?明确:这一段的最后说“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由这一句我们可知,这一段会描绘“静穆的自然”,描写“弥满着生命力的人”。2.请一位同学朗读描写“静穆自然”的语句:“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一天内所吸收的热,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却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分析:这里写的是延安的山,延河的水。作者用准确的、生动而又精炼的语言去描写景物,夕阳“将它的余辉幻成满天的彩霞”,“幻成”一词写出了彩霞《风景谈》-5-的绚烂多变,而这种绚烂多变又是由由夕阳造成的,用得多么准确生动。再看这一句写延河的:“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这个“跌”字用得极好。用人的动作去写河水,把河水突然从高处流向低处的态势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了。作者从水的颜色(“雪白的泡沫”)水的声音(“喧哗”)、水的态势(“急”、“冲”、“跌”、“喷”)等方面去描写,把延河流水写得充满活力,与满天的彩霞,构成了美丽的静穆的景色,更好地映衬那些充满生命力的人们。3.请同学朗读描写人的活动的语句。“这时候……准备齐全”,“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洗一把脸。”分析:“看他们的手,这是惯拿调色板的,那是昨天还拉着提琴的弓子伴奏着《生产曲》的,这是经常不离木刻刀的,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的”,说明他们是一群文艺工作者。他们操着“七八种不同的方音”,“又用同一的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曲”,说明他们有着同一目标,从四面八方来到延安,他们吃的是小米饭和青菜,参加劳动后,手“一律被锄鍬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但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在生产劳动中认识了生活和人生的意义,所以“兴奋地谈话”,发出“爽朗的笑声”,愉快地在河边戏水。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一点困乏、一点厌倦,他们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静穆的自然有了这些弥漫生命力的人,当然会织成了“美妙的图画”。4.让学生齐声朗读第4自然段,然后分析这一段的议论。这里的议论是对第二第三个画面而发的。“蓝天明月,秃顶的川,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正是这两个画面的背景。“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指的是夜归的种田人和从“生产”归来的知识分子们活动。他们是延安的人,具有崇高的精神。所以,有了他们的活动,就会有美妙的图画。这里的议论比第1段的议论推进了一层,由赞美“人的活动”到赞颂“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表达的情感也更强烈了,连用四个“伟大”,加一个“尤其”,还有句末的感叹号,对延安人民的劳动生活的赞颂,表达得十分炽烈。(四)石洞雨景1.在第1和第4自然段里,作者由赞美人的活动进而赞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在刚才读的第6自然段里,作者赞颂的又是什么呢?明确: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2.这一个画面里用了什么表现方法?明确:这一个画面跟其他画面一样,先描写了自然景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还有“黄褐色的浊水”,“怪石峭壁的崖岸”,然后写道:但是,有了那两个在石洞里读书的青年人,就使大自然顿时生色!使用了反衬法,用景物的荒凉衬托人的精神。《风景谈》-6-3.这里还写到公园里“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有什么作用?明确:构成对比,强调“只有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才能主宰自然。4.在这幅画中,作者认为公园里的一对和山洞里的一对“颇有点味儿不同”,这里的“味儿”指什么?怎样不同?明确:这里的“味儿”指生活情趣和精神境界,前者平庸,后者生命力旺盛,明白生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