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真情服务为民在我中心深入开展为民务实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展示了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取信于民的坚定决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这两件重大事情相互影响、有机联系,其作用和影响相得益彰。为此,我们应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同全面深化改革有机统一起来,着力探索和把握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规律。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和依靠力量,充分调动和凝聚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是贯彻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目的。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精髓,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关键。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我们要在服务于民、取信于民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自身都有很多不断发展的需求,但作为党员干部,就必须要有高于常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解决“四风”问题,培养广大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的作风,净化思想和行为。只有解决好作风问题,才能树立好党的威信,做好人民公仆,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拥护。践行群众路线,是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的具体体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党的宗旨,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把权力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践行群众路线,不是巧舌如簧、舌绽莲花,而是看工作是否符合群众意愿、代表群众利益。将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将他放在心上;踩在群众肩上,群众就会将他踩在脚下。宗旨意识牢不牢,具体表现就是看有没有在工作生活中践行群众路线。要坚持勤政为民,工作不讲得失,服务不讲简繁,时间不讲早晚,舍得吃苦,乐于奉献。要坚持把群众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为群众办事的责任感,增强自觉维护群众利益的使命感,真正做到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服务群众,一切让群众满意。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解决突出问题,让广大党员干部以《党章》对党员的要求和规定“照镜子”,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正衣冠”,以整风的精神“洗洗澡”,以惩前必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治治病”,真正培养出求真务实的作风,在思想和行为上得到净化,正是人心所向,民心所盼,是我们党顺应民意的英明正确之举,也是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必然之举。只有解决好作风问题,真正回归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让党员干部真正从内心把群众当“主人”,自己甘当永不褪色的人民公仆,才能树立好党的威信,从而永远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践行群众路线,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基本前提。“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回首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从“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革命根据地政权,到“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全国解放,从“根据群众创造搞起来”的改革开放,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不难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如一、历久弥新。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环境、对象、内容、方式都发生着变化,与此同时,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更趋复杂,社会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化,群众工作的难度也不断增加。当前,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让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在做群众工作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领学人:刘潇2014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