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制图课的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要点:本文主要对建筑制图课的学生学习难易程度进行了剖析,并且介绍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关键词:建筑制图、剖析、激发、兴趣源建筑制图课的几何体表面求点、`线面分析、`补图补线等知识点,被普遍认为是教师的难教`,学生难学的一只拦路虎。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对学生如何学习,学习的效果如何则很少考虑,忽略了学法指导,笔者就此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一、教材教学难点分析下面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午吴舒琛主编的《建筑制图和构造》为例进行说明,难度系数以1为基准,低于1表示比较容易,高于1表示有一定难度,1.5以上表示比较困难,如表1表1《建筑制图》教材分析模块章节内容教学要求建议课时难度系数国家标准第一章第二节国标介绍了解国家标准规定20.2第四节尺寸标注掌握标注方法4(2)0.5第十二章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熟悉、掌握标准6(2)0.6制图技能第一章第三节几何作图基本作图4(8)0.8第十二章建筑工程图在制图教室实践8(28)1.2投影知识第二章三视图与正投影夯实基础掌握基本理论4(10)1.4组合体投影重点练习并强化4(6)1.8轴测图基本绘制3(6)1.2剖面图和断面图正确认识与理解2(2)1.1建筑构造第三----九章基础构造、墙体构造等正确识读构造图样28(8)1.0选学内容第十、十一章工厂及单层厂房参观50.3从表1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教材中的难点内容其实无非也就是那么几个部分,而难度最高的是“组合体投影图”,正投影与三视图,轴测图,剖面图和断面图的难度系数也超过了基准值。笔者认为,这些章节的难度系数之所以会超过基准值,主要是由下面几种原因所导致:1、知识点本身的难度从表1可以看到,“组合体投影图”一章难度系数高,其实该章的难点主要集中在”补视图和补缺线“上,至于其他内容的难度并不是非常的大。根据笔者的调查,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将着一节列为本门学科的最大难点,其原因是这些内容是对学生的综合考察,涉及到“建筑制图”国家标准中的图线,几何作图,正投影法,三视图,点线面的投影,基本几何体,组合体的组合形式等诸多知识,习题集和试卷中相关类型非常多,而难度并没有适当的分成相应的等级,学生如果长时间内无法独立完成相关习题或试题,自然影响学习信心,进而形成下面我门所熟悉的怪圈:教师对“补视图和补缺线”表现出极大的重视,边缘理论讲得深、渗透得广;相关习题讲得透,讲得细;补充试卷发的多,评的细,但效果却似乎不是很好。学生受教师影响,对教材中这薄薄几页看的非常仔细,大大小小的题目也做了不少,甚至还自费购买其他习题,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很多,但成绩却不见得提高。2、学科的特殊性该学科是工民建专业的第一门专业科目,没有其他学科的知识支持,也是高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缺乏空间思维能力,所以对于难度系数大于1的章节就很难理解,遇到陌生的题目自然也就错误百出了。3、缺乏前后呼应某些知识点并不属于全新的概念,如第2章“组合体视图”中的组合体视图画法,组合体的尺寸标住,这章内容早已前面的章节中先后出现,但为什么也成为一个难点呢?排除个别学生的自身原因,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在于缺乏前后呼应这一点,其中既有教师在教法上的原因,又有学生疲于应付的原因,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前后知识点的呼应,通过课前指导,课上提问,课后作业等形式经常性给予灌输,学生要勤于做笔记。4、师生认识上的偏差除了上面的原因,难点的形成有时也会由于教师认识上的偏差造成,毕竟师生对学科的理解不一,教师认为比较容易的知识点,学生可能认为非常难以理解和消化;教师认为需要花很多时间讲解的知识点,也许学生认为并不复杂,缺乏沟通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表2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材几部分进行简单分才析后的一些看法包括学生和教学建议。表2学生状况分析和教学建议知识点主要内容学状况生教学建议制图基础国标要求新鲜好奇保护兴趣几何作图兴趣激发规范作图基础夯实际点、线、面空间想象能力不够提供模型及多面体手段巩固提高形体分析已有基本几何空间形象用轴侧图作为辅助,用叠加、切割、综合识图线面分析法部分掌握学生无法假想剖切理解、模型展示剖面图、断面体实践应用绘制建筑工程图图样繁锁学生可能有畏难情绪强调国家标准,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二、破解难点的关键激发兴趣源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就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只有“爱学”和“愿学”,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是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教师如果能找准建筑制图课的若干兴趣源,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点自然也就不是难点而是快乐的搜索之旅了。根据笔者经验,下面几个兴趣源不妨做参考:1、入门有兴趣源{吸引教学}学生往往在学习建筑制图前面一部分内容,即制图的基本规定,几何作图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除了在图面质量上的一定差距外,几乎所有学生都兴趣盎然,当然这些内容的难度系数比较低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此时,教师不妨指导学生加强良好绘图习惯的养成,提高绘图的质量饿速度,同时可以适当的展示往界学生的优秀作品。使之形成一种期待的心理。2、补图补线有兴趣源{竞赛教学}补图和补线这些类型的题目,对学生的要求确实比较高,但这并不代表没有兴趣源,要告诉学生,补图补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克服困难的决心,关键是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如空间想象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借助轴测试图帮助理解,也可以运用线面分析法中的类似型快速解题。当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完成了一个补图补线的题目,特别是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那种成功的喜悦是难以言表的,对于补试图的题目,假如能够思考出不同的答案,那就更兴奋了,教师可以适当组织相关的题目,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来巩固相关的知识点。3、层次决定兴趣{启发教学}可以这样说,层次决定了兴趣的高低程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对那些尚未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搭桥”,即建立起新旧知识联系的学生,要给予更深一层次的知识建构方法,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有创新、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在讲授根据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试图的习题中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练习要求,在难易程度上分层进行:在画建筑工程图时候,给掌握较好的学生画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工程图,让基础稍低的学生画其中的1——2幅图。通过分层练习,各有收获,学生和教师共同建立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心理得到激励,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三、学法指导,突破难点学习方法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和途径,是学生在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过程中所采取的基本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对于第一次接触专业课的学生,学法指导的责任无疑应该主要由教师来负责。我们经常这样讲: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前面一句话则需要由教师和学生来负责,而后面一句话应该主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学法知道上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教师无可推辞的责任。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预习方法的指导每次课末,教师都应该向学生简单说明下节课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印发一份比较详尽的学案,其中包括教材分析、学习要求、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方法等内容,并提出2~4个问题或习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2、课堂听讲的指导笔者认为,课堂上45分钟的听课质量是最为重要的,同时一定要做好笔记。笔记的重点应该是课堂上教师重点讲授的知识点和讲解的例题,同时记笔记也可以避免学生出现走神、开小差等情况,只有保证了课堂45分钟的质量,才能保证课后的作业完成和复习预习的质量。3、教材理解的指导很多学生认为,建筑制图只要会画图就行了,复习是无关紧要的。其实不然,教材上的一些概念和口诀还是非常实用的,很多时候之所以会犯各种错误,其实根本原因还在于对概念的理解不正确,从而导致出现一些低级错误。圆体表面求点这一节里,列出辅助平面平行于轴线、垂直于轴线、倾斜于轴线的三种情况,其投影的形状分别是等腰三角形、圆、椭圆,但教师必须清楚地向学生说明:这里所用的辅助平面都是假想的,不需要把辅助平面的投影画出来。这样,学生在解题时,就不会出现投影图画成3个矩形、3个圆、3个椭圆的错误了。4、典型题目的指导笔者认为,对于典型题目的指导应注重方法的指导,最好是把学生典型的错误作业作为例题,一定要在下节课开始讲新课之前进行讲解和剖析,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解题步骤上的指导,还应该包括解题分析,要让学生养成分析后解题的良好习惯。四,作图习惯的养成教育需要指出的是,建筑制图课必须充分重视良好作图习惯的养成教育。好的作图习惯,绝对能够提高绘图速度和画面的质量。具体来说,作图习惯必须强调以下几个方面:1、作图顺序的要求从入门开始,教师就应当规范学生的作图顺序。如圆的绘制,正确的顺序是首先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细点画线,然后以它们的交点为圆心绘圆,细点画线超出圆的距离应该在2~5毫米之间。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同样应当按诈骗“细点画线→基准线→草图线→轮廓线”的顺序进行,这样就不容易遗漏某些重要的基准线了。2、辅助线的要求要教育学生纠正这样的错误观念:辅助线是可有可无的。这里所指的辅助线,主要是形体表面求点的投影连线、绘制平面图形时求圆心和切点的辅助线或辅助圆弧、组合体中的切点等等,不是指“长对长,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连线,这些必要的辅助线都必须被完整地保留。3、描深加宽的要求事实上,无论哪一种版本的教材,都会对描深底稿做出详细的要求,不过笔者认为似乎将其称为“描深加宽”更为适合一些,要求是先曲后直、先细后粗、先水平后垂直、先小后大,当然这些步骤必须在已完成检查校核的前提下进行,“描深”一般使用H或HB铅笔,主要是针对细点画线、虚线等细线,以使这些细线显得更清晰、不与其他类型的图线相混淆:“加宽”一般使用B或2B铅笔,主要是针对粗实线、粗点画线等粗线,要杜绝一枝铅笔用到底的情况,同时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我们经常讲“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题”。但要真正的在教学过程的整个环节中反映这个观点,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要将学习方法指导放到应有的位置。江干职业高级中学傅恭贵0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