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座之二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帮助你通向新的境界。——题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所以要写好作文首先要用心去感受生活,这是我们上一讲的内容。但是写作不能照搬生活的原样,而必须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感悟,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深入思考,生活的原样才能变成写作的材料。深入地思考生活,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间接、概括的认识。说它是间接的认识,是说它是人通过某种事物作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如昨天还看到一座院子整整齐齐,今日则只剩焦门烂墙、断壁残垣,我们便知道这里失过火。“失过火”这个事实不是直接看到的,而是通过眼前的现象作为媒介经过思维间接反映的。说它是概括的认识,是说它反映的不是个别的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反映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写作就是要把从现实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感受,通过深入的思考,使文章具有深度,闪耀出思辩的光辉。我们来看一位同年龄人的作品《暴雨》中的两段文字:这时候的天空没有鸟,这时候的树上听不到蝉鸣,这时候的大街行人稀疏。难道暴雨竟是令人畏惧的么?我突然感到一阵悲哀。为什么没人尝试着去了解暴雨?也许有,但我不知道。这其实也是一种选择。选择什么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选择时人的勇气。在这暴风雨面前,勇气和信念意味着一切。人生有时亦如暴雨,谁会战胜这暴雨,谁就战胜自己。欣赏《暴雨》雨,打湿我的脸和身子。有凉凉的感觉,事实上暴雨并不是很可怕,在这夏天,它给予人的是一种特别的感受。除了雷声,也就少有太大的声音了。倒是这暴雨声美妙。没有人为此感动吧?暴雨生来就是忍受委屈、不被理解的么?不,这是它与生俱来的性格,一种高高在上拒绝逢迎的神秘给了它一生的孤独。我很喜欢暴雨这种傲骨,这种孤独。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很难,况且是暴雨这种变化无常的性格。尽管如此,我还是了解暴雨。虽然无语,却在彼此间有了心的默契。欣赏《暴雨》暴雨来临时天空没有飞鸟,树上没有蝉鸣,大街行人稀疏,这是极为平常的现象,作者却由此而感悟到人生面临选择时的态度,最重要的是勇气。当她被暴雨打湿了脸和身子,感到暴雨声很美妙却没有人为此感动时,又悟出了暴雨有一种“高高在上拒绝逢迎的神秘”和“傲骨”,并说“彼此间有了心灵的默契”。简析《暴雨》所以说,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要有所思才能作为写作的材料。同样道理,写作也不能照抄所阅读的作品,只有通过对所读作品的感悟思考,才能吸取作品中的各种精华去充实自己的写作能力。所以,生活也好,阅读也好,都必须通过感悟、通过思考,才能形成自己的写作材料和写作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感悟是写作的决定性因素,感悟是连接生活、阅读和写作之间的一道不可缺少的桥梁。没有了感悟就不会有写作,所以说,感悟是写作的生命。人的感悟是有差异的。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许多同学在观看同一个景物时,有的灵感顿生,有的却一片茫然;在经历同一件事情时,有的百感交集,有的却无动于中;在面临同一个问题时,有的思如泉涌,有的却木然无知:这就是感悟的差异。感悟能力强的人,耳聪目明,时时留心,处处在意,遇事敏感,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善于激发心中的情,写作富有“灵性”;感悟能力弱的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万事不感兴趣,一切无所用心,遇事迟纯,没有感慨,没有激情,没有见解,自然就会视写作为畏途。大家不用担心,感悟能力是可以培养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指出,人脑尚有90%的潜力可挖,人对大脑皮层的利用率只有1/5,因此开发大脑还大有可为,每个人都还有很大的潜能,如果能让你的潜能发挥出来,你一定会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感悟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上一讲我们说了,首先是要用心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轰轰烈烈、惊险奇特的大事,也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事。大事当然要关心,但毕竟为数较少,且引人注目;小事细小琐碎,为数很多,并不引人注意,我们更要关心。要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平平常常的事,用细腻的心灵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怎样培养感悟能力呢?例如起床后照镜穿衣,这几乎是同学们每天都要做的生活小事,但某个同学却能从中悟出了镜子的哲学:“你给予什么,他回报什么,得到与奉献是等价的。”“你付出了多少,就会有多少回报。”一个例子:其次,在用心观察的基础上,对生活要“多思”,在“多思”的过程中学会“深思”,然后在“深思”中掌握一些思想方法,做到“善思”。怎样培养感悟能力之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事物总是多侧面存在的,大家对生活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我们对生活一定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去展开联想、思考。比如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完全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认识:培养感悟能力:多思从齐王悬赏纳谏的角度:纳谏(接受意见)需要胆识和气度,更要和实际行动。从邹忌窥镜的角度:人贵有自知之明。从邹忌讽谏的角度:提意见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从妻妾客赞美邹忌的角度:对讨好恭维的言辞必须警惕。对《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思考再看一例:宋杨万里《小池》再如对宋代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也可以不同角度进行认识:可以说是“平凡的景物充满了生机。”可以从荷叶的角度看,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默默奉献精神。可以从蜻蜓的角度看,则有求新求美,充分展现自己的内涵。课外练笔:由“牛”去产生联想,尽量多地写出与牛有关的道理。多思课外练笔提示:1、深圳拓荒牛,昂首奋蹄2、牛吃的草,挤出来的是奶3、牛的“反刍”4、蛮牛的犟劲5、俯首甘为孺子牛6、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常说高中的作文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除了文句通顺之外,还要有深度。如果想写出认识深刻的的文章来,就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培养感悟能力:深思写作是一种创新,如果你写的总是与别人一样,比如一写到秋天,就是“秋风萧瑟,落英无数”,这首先与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就不一样,观察生活就没有仔细,就算是北方的人,这样写也不好,因为是别人说过的。西谚说:第一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是个天才,第二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是个庸才,第三个把美人比成鲜花的人则是个蠢才。培养感悟能力:深思怎样才能做到创新呢?重要的就是你比一般人思考得深,琢磨得透,才能从普通的事物中洞见其本质意义。古人说得好:“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这三番意思代表了认识逐步深化、文章渐次深刻的一个过程。培养感悟能力:深思要做到深思,就必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怎样做到深思?深思之由此及彼由此及彼就是将眼前的所见所想通过联想想到其它的事物,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妻、妾、客都认为他比徐公漂亮,他“暮寝而思之”,认识到妻、妾、客有“私、畏、求”的情况,而使他受蒙蔽,由此他联想到齐王作为一国之君,朝中宫妇左右、臣民百姓更有“私、畏、求”的情况,推想到齐王也会有受蒙蔽的情况,并且程度还更厉害。由此及彼一例我们再读一下毕淑敏的《素面朝天》:看看我们周围。每一颗树、每一叶草、每一朵花,都不化妆。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它们都本色而自然。它们会衰老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也是一种真实。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为何要将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作者由花草树木联想到人,质疑人类的某种行为,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深思之由表及里由表及里事物本身是很复杂的,要找出事物的本质是很困难的。正如和氏壁没有雕琢以前,外面包着一层石头,这层石头掩盖了壁玉的光辉。所以由表及里就是要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把握他的本质。欣赏管无初《湖心亭》江南多湖,湖心常立小亭。烟中,雨中,晨霭中,斜阳中,弄一番景致。只是,湖水有声,舟揖有声,绿荫有声,钓钩有声,然亭子无声,月月年年。但亭子无门,亭亦无窗。永远不会关闭,永远不会开启;从来也不曾有过拒绝,自然从来也不曾有过勉强的挽留。坦坦荡荡,不掩半点表里;磊磊落落,不藏一隅阴恐。四方水色,八面天光,东西南北的风,春夏秋冬的气,晴霞明荷,阴霾暗柳,渔唱三更,落梅笛怨,一概收容,一概接纳。让欢娱到达,让甜蜜到到达,让欣慰到达。也让失意进来,让惆怅别绪进来。随来随往,一切都予以包涵,一切都不必留下。欣赏管无初《湖心亭》不!会留下的。那揽月的翘檐,那簪霞的尖顶,那笼烟的扶栏,那枕云的倒影——会留在人们人生辛劳中一个或温馨或失意的小憩里。日复一日,湖心会积淀多少丰富的语言啊!然亭子始终沉默。是的,我爱湖心亭的沉默,我敬湖心亭的沉默。沉默是由于丰满,沉默是由于含蓄,沉默是由于深广,沉默是由于阔大。江南有许多的湖,湖中有平凡的亭——湖心亭,透明的心!愿人们的心湖也有这样透明的亭!赏析《湖心亭》作者所写的湖心亭,不是一座具体的湖心亭,而是江南许多湖中皆有的立于湖心的亭,因此其着眼点也就不在记景物之胜,道风光之美,而是由湖心亭的表象(无声、无门、无窗)向深处思考阐述人生的哲理:做人坦荡磊落,不强求什么,洒洒脱脱。由表及里一例再看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作者拨开花开花落,爱花赏花的表象,上升到生命的认识:因为“瞬间即逝”,所以才弥足珍贵。欣赏东山魁夷《一片树叶》如果花儿常开不败,我们能永远活在地球上,那么花月相逢便不会引人如此动情。花开花落,方显生命的灿烂光华;爱花赏花,更说明人对花木的无限珍惜。地球上瞬息即逝的事物,一旦有缘相遇,定会在人们的心里激起无限的喜悦。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同样如此吗?深思之由浅入深文章是因为其蕴含的内容的丰富而显得深刻隽永,由浅入深就是要把你所看到的生活现象或材料和你所积累的知识联结起来,一步步将思路纵深发展。比如一滴水,首先的感觉很容易是①一滴水是渺小的,随便一抹太阳一晒它就消失了。但思路可以纵深延展:②一滴水却可以反射整个太阳。③沧海是由无数个一滴组成的。④一滴只有在沧海才永不干涸。这样由一想到二,由二想到三,逐步挖掘,思维也就自然会深入下去。欣赏梅苑《墙》墙存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有人的地方,必定有墙。幸而墙是一种有形体的实物,我们随时建筑,又可以随时拆毁。因此,墙只能发挥它的功用,而不能恣意地贻害。然而,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无形体的墙,使我们束手无策,因为它建筑在人类的心里。这些墙,又比一切有形体的墙更厚、更高,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截开了无数个原该吻合的心灵。他们把墙作为一种庇护物,为了一份莫名其妙的安全感,常常在心中建起了一堵不必要的墙,又不愿意在墙上开一个窗,窥视一下外面的世界,只在墙内猜测墙外的变动,在墙内估计别人的用心。这样,人与人之间怎会不发生误解、仇视、纷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怎不拉得更长、更远?赏析梅苑《墙》作者在对生活感受的基础上,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实物上,而是由有形的墙联想到无形的墙,阐述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引起大家的共鸣。善思就是要学会一定的思维方法。常用的思维方法,从性质上分有同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从时间上分有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从逻辑上分有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过万重山漫想》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维范例。培养感悟能力:善思作者由万重山的险、奇而想到第一个穿过这里的人,再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想到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骑上马背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这种思维方法就是同向思维即是想到性质与之相同或相似的人或事物。善思:同向思维同时,上例又是一个发散思维,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许许多多的事物。善思:发散思维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骑上马背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历史上无数个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作者再由“第一个”——这些知难而进勇于开拓的人们想到那些不敢进取的清谈者、摇头者、叹气者、彷徨者、哭泣者,则是一个逆向思维,即是想到与之相反的人或的事物。善思:逆向思维再从时间来看,若我们由人类儿童时期的这些“第一个”,想到后来,第一个造纸的人,第一个出海远航的人,第一个飞上蓝天的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等等,那么这就是一种纵向思维。同理,横向思维则是想到同时期的人或事物。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由孔子想到其他诸子百家,想到那个人才济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灿烂的